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重庆市微型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微型企业创业者家族社会资本和先前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在家族社会资本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微型企业创业者家族社会资本、先前创业经验和先前创业培训经历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微型企业创业者家族社会资本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鼓励和支持"拆二代"创业对于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业机会开发是创业行为的关键初始步骤,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拆二代"创业机会开发能力的影响以及创业环境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拆二代"的技能培训经历对其创业机会开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先前工作经验的作用并不显著;"拆二代"的亲朋中在政府任职人数和成功创业人数均能促进其创业机会开发能力的提升,并且社会资本比较人力资本的影响更大;整体上,创业环境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能够协同作用于"拆二代"对创业机会的开发,但是创业环境对亲朋中在政府任职人数与机会开发能力之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说明在创业环境约束性较强的情况下,"拆二代"不得不利用社会资本,而当创业环境有所改善时,对社会资本的依赖性将会减弱。因此,政府应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拆二代"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除了返乡创业,城市丰富的信息渠道和消费需求使得留城创业成为农民工创业者的现实选择.在背井离乡的条件下,能否嵌入城市社会网络来克服创业困难,不仅关系到创业成败,也关系到农民工留城创业的幸福感.本文基于206份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民工创业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均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业激情可以增强社会网络嵌入对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留城创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留城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加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规模和质量,还要努力开发高价值的创业机会,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政府应当加强创业教育和动员,提高农民工创业激情,还要根据两代农民工的特点为其留城创业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创新性创业活动起源于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探索了创业者创新性认知风格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者所识别的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混合利用强、弱关系相较于单一利用强关系/弱关系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在混合利用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作用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472个样本,剖析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融资可得性,实证分析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可得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家庭出资是返乡农民工获取创业资金的最主要渠道,朋友/合伙人集资和私人借款是其较易获得的外源性融资渠道;创业区域、创业方式、创业形式、创业团队成员数量、性别、一般社会资本、周围人支持、特殊社会资本会对农民工创业融资可得性具有显著影响;性别、代际、特殊社会资本、创业形式、创业区域、创业阶段和周围人支持会对其获得正规融资具有显著影响.为此,拓展创业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工规范创业形式,引导其提升社会资本以及落实本地金融政策,有利于缓解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陕西省24个城市社区233名社区就业者的调研数据为例,从社区就业农民工人力资本、农民工社区就业特点和社区就业者类型与收入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农民工社区就业者教育人力资本普遍偏低;经验人力资本偏低;迁移人力资本较高。二是农民工找工作主要靠熟人和亲戚等社会资本.但是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多数农民工有长期社区就业的打算;三是社区就业者类型与收入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模型,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中的文化程度、技能培训和健康状况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呈显著正相关,以农民工寻找工作时间、交往范围和参加社会组织情况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着显著影响。为促进进一步城市融入的实现,政府与社会均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丰富其社会资本,加快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落实。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城市融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利用1446个在沪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表明,以教育程度、职业培训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以老乡交往为代表的同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起阻碍作用,而与城市居民进行经常性互动建立起来的新型异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迈向新阶段,社会网络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的作用愈加重要。由此,提出一个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ENMC)模型,该模型涉及创业者在规划、构建和维持社会网络中的角色,通过创业网络质量的中介作用进一步与创业机会识别、开发相关。借鉴关系生成、公司网络管理以及社会能力理论,构建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网络规划能力(NPC)、网络构建能力(NSC)以及网络维持能力(NMC)。最后,实证检验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网络质量在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关系的中介作用,发现相比弱环境动态性,强环境动态性条件下,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通过创业网络质量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企业家的以往知识或经验、性别、教育水平和个性特征等一般人力资本要素在其机会识别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般人力资本视角的企业家机会识别机理模型。指出企业家一般人力资本与其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其一般人力资本各要素与组织外部要素(尤其是社会资本)对机会识别能力可能存在潜在的交互作用,这些是未来机会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与农民工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的关系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实证研究的相关变量和理论假设。经对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证明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的作用。对研究结果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迈向新阶段,社会网络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的作用愈加重要。由此,提出一个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ENMC)模型,该模型涉及创业者在规划、构建和维持社会网络中的角色,通过创业网络质量的中介作用进一步与创业机会识别、开发相关。借鉴关系生成、公司网络管理以及社会能力理论,构建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三维结构模型:网络规划能力(NPC)、网络构建能力(NSC)以及网络维持能力(NMC)。最后,实证检验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网络质量在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关系的中介作用,发现相比弱环境动态性,强环境动态性条件下,创业者网络管理能力通过创业网络质量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省24家孵化器274家在孵企业为样本,运用层级递归模型,验证在孵企业创业导向、社会资本对孵化网络协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孵企业创业导向、内外部社会资本对孵化网络协调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在孵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在其创业导向对网络协调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外部社会资本调节效应不显著;3在孵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混合调节作用,即当在孵企业同时具有高内部社会资本(高中心性)和高外部社会资本(高外部桥接水平)时,其创业导向对孵化网络协调绩效的影响更显著,而当外部社会资本(外部桥接水平)较低时,低内部社会资本(低中心性)在孵企业创业导向对网络协调绩效具有更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省24家孵化器274家在孵企业为样本,运用层级递归模型,验证在孵企业创业导向、社会资本对孵化网络协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孵企业创业导向、内外部社会资本对孵化网络协调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在孵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在其创业导向对网络协调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外部社会资本调节效应不显著;③在孵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混合调节作用,即当在孵企业同时具有高内部社会资本(高中心性)和高外部社会资本(高外部桥接水平)时,其创业导向对孵化网络协调绩效的影响更显著,而当外部社会资本(外部桥接水平)较低时,低内部社会资本(低中心性)在孵企业创业导向对网络协调绩效具有更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对于降低融资约束和创业成本,推动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影响,并使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促进返乡农民工非农就业概率提高0062个单位~021个单位,并使其农业就业概率降低0071个单位~022个单位。数字金融能够降低融资和创业成本,吸引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地区开展机会型创业,由此创造就业岗位,促进收入提升;相比之下,数字金融对进城农民工创业及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低物质资本、低人力资本的返乡农民工开展机会型创业,并对高儿童抚养比的返乡农民工有更强的普惠性。本文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稳就业”、推动农村信息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帏  陈琳纯 《技术经济》2009,28(8):22-27
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新企业的创建和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关系,就它们对机会识别、新企业创建和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和研究,总结了其中的机制,并指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互相影响,不断形成资本的积累和增值,进而促进或抑制新企业的成长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创业过程整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7.
员工内部创业行为是成就和保持公司创业的基础。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构建以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的任务不确定性、工作控制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任务不确定性、工作控制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在工作控制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对工作控制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间关系有正向调节效应,员工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工作控制对其内部创业行为直接影响越大。这对企业正确认识任务不确定性、工作控制对员工心理和工作行为的影响,有效利用这两个工作特征因素促进员工内部创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并检验了创业资源共享对创业绩效影响的模型。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基于共享平台的信息、科技资源共享显著正向影响机会创新性与创业绩效;机会创新性对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在信息资源共享、科技资源共享和创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对机会创新性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智力资本提升创新水平,基于人-组织契合理论,构建智力资本跨维度契合影响创新战略理论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法,对中国246家高技术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组织资本与人力资本辅助性契合对利用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社会资本正向调节组织资本与人力资本辅助性契合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充性契合正向影响双元型创新。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业对社会高质量发展、初创企业知识和人才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多数创业者会经历技术员工到技术创业者的职业转换,完成任职组织到创业组织的流动过程。技术创业者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流动后的情形,但根据高阶理论,流动前任职经历作为技术创业者的独特背景特征,势必通过个人特质影响创业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和组织活动,并表现为绩效差异。鉴于此,以2009—2020年创业板上市的253家由技术员工创立的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创业者流动前多维度任职经历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流动,原结构资本消失且影响个人思维模式的国企工作经历显著负向作用于创业企业绩效;原结构资本依然有效且分别影响技术能力和眼光视野的非职务发明与海外工作研究经历显著正向作用于创业企业绩效;公司年龄负向调节非职务发明经历与绩效间关系;技术创业者创业前研发合作网络的中介中心度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