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郑农龙 《发展》2000,(12):4-5
实施西部大开发.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基础条件的改善.加快农民收入增长步伐,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在这一前提下.加强梯田建设.对甘肃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环境复杂、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玉贤 《发展》2008,(3):69-71
一、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甘肃经济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甘肃开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普生  陈崇贵 《发展》2000,(10):18-21
西部大开发,给甘肃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甘肃应优先推出什么样的产业作为主角,才能演好这幕波澜壮阔的开发史剧 ?(一 )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甘肃经济的内在需求、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让我们先从农业入手。近年来,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农产品供应充裕,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变化很大。但与此同时,随着全国农业进入了新阶段,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新形势。突出地表现在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二十年,甘肃省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政治及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仍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以1998年为例,人均占有粮食仅为350公斤,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及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农业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一、农业资金投入减少,发展后劲乏力在今天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要素的投入具有独特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近年来,甘肃农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缓慢,农民收入增长有限,这是甘肃农业长期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农业开发资金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辽宁经济》2004,(6):45-45
对策建议。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综合利用资源,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农业开发资金的使用对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近几年的审计结果看,农业开发资金在管理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武毅 《发展》2011,(5):6-7
甘肃农业发展的历程,就是积极探索突破“水”瓶颈制约的过程。历届省委、省政府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坚持工程办法与节水措施并举,“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兴水利事业,不断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7.
张泽林 《发展》2011,(12):6-7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农业省份。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甘肃的农业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效益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甘肃的农业既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体制保障和政策环境,同时也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困难。  相似文献   

8.
浅议甘肃大力发展春蚕豆生产的意义白淑萍甘肃种植春蚕豆历史悠久,是全国春蚕豆的主要产区。大力发展春蚕豆生产,对发展全省农业经济,提高人民营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甘肃具有适宜春蚕豆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而使春蚕豆成为省内种植业中的优势作物。甘...  相似文献   

9.
张宇 《发展》1997,(11)
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张宇农业生产首先是一个自然过程,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只是人们做到了更巧妙地影响这一自然过程而已。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吃蛋得养鸡,喝奶得养牛。人们为什么要关心这一自然过程并千方百计改善这一过程,是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10.
袁景 《天津经济》2007,(9):63-64
天津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农业持续发展后劲,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如何在这一良好的农业综合开发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希君  张艺馨 《发展》2018,(11):25-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甘肃地形狭长,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根据甘肃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是当前甘肃省农村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从1996年到现在,娄底市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功走过了6年的发展道路,对改善娄底市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从完善投入政策入手,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最近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从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看,当前,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基本现状是:项目资金规模增长较快,与项目综合开发的实际需求差距仍然很大,市、县财政配套奖金落实难。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投入有偿资金比例…  相似文献   

13.
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展了大规模、跨地区、综合性的直接扶贫到户的活动。主要组织实施了中国西南、秦巴山区和西部三期世行贷款扶贫项目。项目覆盖贵州、云南、广面、四川、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9省区94个国定贫困县,总投资98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约6.1亿美元。项目内容包括: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乡镇企业、劳务输出、教育、卫生、小额信贷、移民、机构建设和贫困监测等。项目建成后将稳定解决约8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显著改善项目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受益的这800…  相似文献   

14.
走出贫困迈向小康——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温友祥陈崇贵(兰州730030,甘肃省政府研究室)改革开放以来的10多年,是甘肃农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和农民生活改善、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全省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  相似文献   

15.
燕胜三 《发展》2002,(1):45-47
定西县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农业县。农业是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县范围内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是从总体上看,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雨水决定丰歉、天时左右形势、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农业产出低而不稳,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依然很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化解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尽快走出一条适合干旱山区的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定西县被国务院…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11,(3):44-45
宜春是座著名的"春城","十一五"以来,市扶贫和移民工作象一阵春风春雨吹过人们的心田,给这座"春城"带来了勃勃生机。一、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宜春市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整村推进资金1 5406万元用于重点村的开发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 0748.2  相似文献   

17.
概况甘肃是一个农业省,农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的产量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然而,甘肃每年都有重大病、虫、草害发生或流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以病、虫、草灾害较为严重的1989年为例:全省农物播种面积总共...  相似文献   

18.
一、重新认识甘肃经济的现状就甘肃当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呈现出如下特点:1.生产力水平低。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基础薄弱,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现代化程度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自然资源蕴含的发展潜力尚未发挥出来,工业基地的部分优势也正在消失。当前,全省农业生产中大部分作业是依靠人力、畜力和手工工具完成的。在工业领域,全省180多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约有2/3以上的企业设备总体上还处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多属传统产业技术和装备,低层次的技术结构所占的比重高达90%以上,技术设备老化,效率低下。至于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采…  相似文献   

19.
《四川经济研究》2006,(2):10-10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马俊 《发展》2002,(5):44-45
甘肃省从1996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到2000年底,项目区已发展到全省10个地区的27个县(市、区),4个国营农场。“九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2.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30亿元,省财政配套2.94亿元,专项贷款3.05亿元,自筹3.57亿元。几年来,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紧紧抓住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造中低产田、培育龙头企业、推广示范农业科学技术等目标任务,使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整体效益有较大提高。项目区总投入产出比为1:2.56,项目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