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资金的形态变化及其走势农村储蓄是农户间歇资金和节余资金的演变形式,探索农村储蓄的形态变化,需要首先探索农户资金的形态变化。当前,农户资金是一种动静交错、纵横流通的运动资金。从其态势分析,有作为动态的间歇资金,也有作为静  相似文献   

2.
研究农村储蓄变化规律,是探讨农村聚财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农村储蓄中的下列变化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储源结构的变化农村储蓄的储源主要由社员货币来源的三个方面构成:一是零星资金,二是沉淀资金,三是分配资金。零用资金来源于家庭副业和赡家汇款等其他收入;沉淀资金来源于历年积累和祖传遗产等;分配资金来源于夏秋两季的生产队收  相似文献   

3.
农村储蓄存款是农行、信用社的重要资金来源,组织社会闲散资金又是实现信贷自求平衡的一个主要出路,当前由于物价影响和储户心理的变化,使农村储蓄出现“滑坡”现象,组织资金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势必要我们从经济现象中把握本质,冷静思考,研究对策,努力开拓农村储蓄工作新局面。本文试从追踪的角度对如何搞好农村储蓄发表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4.
农村储蓄是筹集农业现代化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变化,农村储蓄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把握住它的规律,使我们的储蓄计划和种类、利率、网点设置等得以适应,更好地把农村闲散资金组织起来,壮大农村信贷资金的力量,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本文试就农村货币流向的变化和农村储源结构的变化这两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俊平  秦奋 《甘肃金融》2012,(12):64-64
主要问题(一)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信贷资金总量不足且结构错位。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和结构上的不足:一是农村金融存贷缺口大,且呈加大趋势;二是农村信贷约束程度非常高:三是农村信贷资金用途结构错位,农村金融机构只为农户提供的是储蓄、抵押类贷款和少量的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四是农村信贷资金额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储蓄存款,是农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放贷款的前提、因而是农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本文从当前农村储户的储蓄动机入手,探索一下吸储策略。 (一)当前储户的10种动机。 储蓄存款是一种经济行为,它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心理动机戚戚相关。储蓄的心理动机有其特定的规律,而储蓄行为则受储蓄心理动机所制约和支配。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住储蓄心理动机,才能够因势利导发展储蓄事业,壮大行、社的资金实力。就目前储户  相似文献   

7.
一、存在的“五个不适应”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民资金需求不相适应。目前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一般控制在10000元以内,只能满足一般的传统种植、养殖农户资金需求。这对于当前广大农村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不相适应。再加上有些农户的修房、产业结构调整、子女入学资金需求,其在额度内的贷款支持与需求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8.
陈方 《海南金融》2022,(10):79-87
当前,农村地区支付方式表现出跨越式变革,移动支付因其低成本、便捷性以及非接触性在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户移动支付偏好与社交方式密切相关,移动支付业务改变了农户支付习惯和储蓄习惯,支付体系的创新发展使得资金通过互联网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空间壁垒,农户的闲置资金的流动性和理财收益均能得到保障。但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还存在农村居民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能力不足,农村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和网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服务消费能力、移动支付的用途、首选支付手段等方面存在区域间差距等三方面问题。应加大农村基站建设力度,推广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增加相关宣传与培训,尽快提供移动支付业务,创新开发贴近农村支付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农村市场货币流通新变化及调节对策甘能平,冯静生一当前,农民占有货币向储蓄集中,农村企业现金偏好,资金漏损严重,农业投入不佳,农村市场货币流通活力不足,值得认真研究,探讨对策。1、城市市场持续高旺,农村市场呈现疲软态势。据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至19...  相似文献   

10.
1.在1989年储蓄增加数中,属资金向货币转化的储蓄比例是很大的。其中有正常的收缩,但更多的还是由于对当前若干政策的疑虑引起的。个体工商户最为突出,他们错误地认为现在中央对个体经济的政策变了,将大量资金从生产流通中抽出来,转为储蓄。据小商品市场比较活跃的黄岩县路桥镇某金融机构统计,7~10月该单位储蓄上升130.53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江西省部分乡镇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展示当前农村基层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农村金融中资金使用情况,资金供求关系、资金供求主体和资金流动方向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特别是针对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户金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不通畅的情况,提出改进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对策建议:一是农村金融要熟悉“地方知识”,二是广大农户要了解“国家知识”,三是固定成本就一定不能降低吗?四是农村金融要“雪中送炭”,五是金融不是唯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江西省部分乡镇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展示当前农村基层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农村金融中资金使用情况,资金供求关系、资金供求主体和资金流动方向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特别是针对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户金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不通畅的情况,提出改进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对策建议:一是农村金融要熟悉“地方知识”;二是广大农户要了解“国家知识”;三是固定成本就一定不能降低吗?四是农村金融要“雪中送炭”;五是金融不是唯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市场货币流通新变化及调节对策甘能平,冯静生当前,农民占有货币向储蓄集中,农村企业对现金偏好,资金漏损严重,农业投入状况不佳,使得农村市场货币流通活力不足。1.在城市市场持续高旺的情况下,农村市场呈现质轨态势。据统计资料1991~1993年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4.
之一:中国农村是否存在金融压抑?我认为中国农村存在金融压抑现象。证明这一问题有三个衡量指标,包括:农村资金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农村储蓄能否有效转化为资本、农村资金流出情况。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村金融机构存差超过50%,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农户、企业金融需求中,生活需求大于生产需求。虽然农信社在农村推广小额信贷,只是5000元以下的贷款能及时等到满足,因为数额较小,难以满足农户的生产需求,从覆盖面上看,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率仅为40%多。农村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不到10%。面对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没有资金实力,一般只提供5万元以下的贷款,至多贷一二十万元。而国有银行只给农业产业化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提供贷款,一般贷款额在二三百万元以上,相对于农村食业的特征,使很大一部分农村企业金融需求难以满足。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信社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农户的基本生产资金需求.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向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村专业户不断增加,小额农贷已不能满足专业户资金需求,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此,我们对南昌辖内县(区)31户农村专业户资金情况作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存款继续保持迅猛增长,贷款增长势头放缓,新增存贷比大幅下降,部分观点认为农村贷款需求已趋饱和.为了深入摸清真实情况,笔者通过在某县区域内组织的农村资金需求状况调研活动发现,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没有饱和,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分析农村资金需求不能满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户联保贷款性质变异、操作不灵活,导致贷款需求不足.二是信贷创新滞后,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信贷管理考核机制不科学,制约了信贷人员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四是信用社自身观念陈旧,服务不到位,导致农村资金需求市场开拓不够.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拓农村信贷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一、 贫困地区组织储蓄 资金的四大难点 1.地处边远,居住分散,思想守旧,参加储蓄资金的流量相对偏少。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手头上的闲散资金也不断增加,其参加储蓄存款的倾向也会增加,这是必然的。但是,贫困地区多属于交通不便,地处边远且居住分散,如大新县昌明乡仁化村,全村有农户275户,1736人,其中劳动力771人。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农民已经跨出了温饱线并有节余,但到1989年8月止,这个村在昌明银行、信用社储蓄存款只有27户,金额224.54元,且较大的两户是常到乡里办事的教师和村委干部。原因是这里地处边远,交  相似文献   

18.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及其绩效阐释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促进了农村自发金融创新.农户资金互助合作社,就是这种创新的典型案例.基于一定社区或村组的、限于成员间不断借贷的资金互助,不同于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以轮转储蓄信贷协会(RoSCA)形式存在的互助会,是一种重复博弈.在满足成员的小额贷款需求方面的绩效显著,并有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它资金实力有限,并在股权设置等方面需要完善,最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其更加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生产发展,经济活跃,社员收入增加,资金潜力随之加大的新形势。山东胶南县1981年农村社员储蓄2,608万元,比1978年增长2.2倍,三年中平均每年增加602万元。这对于回笼货币,稳定经济,积聚四化建设资金,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村储蓄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目前农村资金潜力和农村储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如何组织好农村储蓄,提出一些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抑制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经济主体资金仍显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一是需求主体不同导致需求结构差异较大。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大致可分为农户、乡镇企业和政府,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