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遗产廊道是线性文化景观上形成的概念,与绿道紧密结合,集休闲旅游、文化和生态保护于一身。本文分析了潞城市现有的旅游业资源,指出其当下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城市绿地规划,形成遗产廊道系统来提升城市旅游品质的发展模式,并探讨了不同层面上遗产廊道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6.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价值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在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益等问题.分析了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北京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舞台真实理论在民族旅游研究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河西走廊民族旅游舞台化的构建应以求同存异为目标.各自治县要在前台做精做强本地旅游产品,以求异为目标,将河西走廊民族文化多元化展示.后台要以存同为目标,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和培训渠道,保障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11.
12.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历史遗存丰富,文化资源种类多样.在应用RMP理论梳理河西走廊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河西走廊文化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者行为方式、旅游者消费偏好和影响旅游者消费文化旅游产品的因素,从而提出开发遗产旅游产品、美食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等对策,促进河西走廊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旅游合同是私法主体之间确定权利义务保障和谐旅游的法律文件。但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国还没有一部规制旅游活动的基本法律,学界对于旅游合同的理论研究也很单薄,这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极不相称。然而在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旅游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的问题,已成为广大旅游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为例,对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人类早期工业文明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现在,发展工业不能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还要对工业遗产合理利用。把工业遗产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旅游资源,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曾因《我向总理说实话》而闻名全国的李昌平日前著文指出,中国的中西部省份应放弃“赶超东部”的思维模式,而应改为“以社会发展为中心”,靠为东部提供人力和矿产资源以及优美的环境来赢得可持续发展。因为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仅仅靠经济指标,而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已经不允许重走东部经济发展之路。本文作者对河西走廊城市化运动的探访为上述看法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薄弱的工业基础不足以支撑雄心勃勃的城市化方案,脆弱的生态环境又会因这种努力受到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文章通过梳理人的发展的内涵与特点,辨析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作为经济建设的指导,以发展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变革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以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为依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