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从当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的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当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的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张晓梅 《发展》2009,(12):95-95
20世纪西方哲学上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在翻译研究领域引起了人们对翻译主体间关系的关注。翻译活动中涉及作者、译者与读者三个主体,主体间的对话应是平等的。对于主体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指导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一种全面的理论以协调翻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解决、预测翻译领域和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进行话语的传达,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翻译的核心是文化植入与融合.影视作品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翻译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本文在文化翻译观理论的指导下对影视作品的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讨论汉语成语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利用语言哲学基本命题在不同语境中实现成语的合理翻译,阐释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语言哲学观点。分析了成语的特点和常见的翻译误区,是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合理应用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6.
魏华 《发展》2009,(6):118-119
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翻译主体是译者,译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也论证了译者在翻译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俄文化的交流,俄罗斯的很多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看不懂原版电影的人来说,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字幕翻译具有口语化、瞬时性、大众化、本土化的特点.因此,在翻译俄罗斯人姓名、绰号以及影视对白时,应该考虑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采用音译、直译、意译和归化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翻译属于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都离不开翻译。而随着各国经济交流的加速,各国文化交流也愈加密切。影视是各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影视翻译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英美影片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同时中英、中美的文化差异也能够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出来,在英语影视作品翻译中如何让中国观众清楚的体会到西方的价值观,将影视作品原汁原味的呈现给观众,是当前英语影视作品翻译的工作重点。通过分析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对翻译要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为英语影视作品更加精准的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方哲学关于主体性研究的发展,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等各主体间需要以"理性交往"为原则,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最后各主体达成共识,形成合作、协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化翻译观是巴斯内特翻译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即将翻译的实质看作是跨文化信息转码,是译者通过语言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本文以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讨论了在影视作品中应重视文化因素翻译的重要性,皆在能够引起人们对影视翻译中文化层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俄两国接触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加强对俄罗斯影视作品对白的翻译力度。利用俄罗斯影视作品可以向中国观众介绍俄罗斯的文化和国情,从而促进两国文化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通过欣赏俄罗斯影视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能进一步了解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外宣文本承载较多的中国文化与哲学理念,文化特色鲜明,其翻译研究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中非长期保持良好合作交流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非外宣翻译研究和实践要求更加紧迫.现有外宣翻译研究大多从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社会视角,而对中国文化走向非洲这一多元文化社会的翻译策略研究较少.对非外宣文本的翻译要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宣传效果、构建与非洲各国文化形成互融共生互促的包容性文化生态为目标,创建从宏观到中观乃至微观的一整套翻译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翻译研究在理论形态、理论方法和理论问题等方面作出了调整,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问世.它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中专注于语码转换的分析模式的束缚,揭露了政治、权力、意识形态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探讨了翻译研究中意识形态、主体意识、文本阐释、性别等问题,因而澄清了翻译研究的诸多争端.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德育观下的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着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个性和独创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管理轻教育的问题。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培养师生平等观念、优化宿舍文化活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来提升主体间学生德育观下的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化普及的现代社会,影视作品呈现出快速传播、反响热烈的特点。英语影视作品的会话含义也成为研究的前沿和重点。同时,翻译的本质不完全仅仅局限于两种语言间逐字逐句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双重交际活动,吸收文化知识以达到利用影视作品提高语言和文化等能力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逻辑特别是数理逻辑的迅猛发展,现代逻辑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进而使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收到世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的探究,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逻辑的哲学反思在逻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从实践论角度解读马克思文化哲学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理解马克思文化哲学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说明其理论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说明文化创造主体和文化客体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其辩证关系,揭示文化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主体间性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让我们正确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有利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学生人格的完善。文章认为高校体育主体间性教学应通过树立明确的体育教育理念、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及实施科学化的考核评价等策略来实施,深化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曹刚 《魅力中国》2014,(26):252-252
在西方哲学中,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分别对人性和人的主体性进行思考,理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担当者,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异化。本文旨在从哲学的范畴讨论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定义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领域中凸现的一个概念.主体间性是指在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中体现出的相关性.研究主体间性为进一步思考网络交往提供了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