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道德虚无风险的产生,它不仅加剧了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倾向,消解大学生道德精神的标杆,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情感维系.应对历史虚无主义下大学生道德虚无问题,必先要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批判,优化高校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教育,坚持信息传媒的主流价值导向,立足并解决现实问题,做到"破"与"立"结合,拒斥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弘扬道德的崇高与良善,实现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复归.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蔓延的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探究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的内在机理可以发现社会转型期导致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突出等现象是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的宏观背景;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具有隐蔽性与迷惑性是其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外在因素;青年大学生历史知识呈现"碎片化",没有完整、全面的历史观是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的主体动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漠视学生主体性、重说教轻实践、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的现象是大学生容易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本质原因;便捷、开放的网络则给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和普世价值的基本内涵,认为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下,普世价值论充当了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史的思想武器。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与普世价值的关系,认为两者都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历史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为宣扬普世价值提供历史论证和依据,其本质在于向全球推广所谓普世的现代社会价值及制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期的表现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思想的指导;旗帜鲜明地对高校内的历史虚无主义观念做出批判;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悦文 《理论观察》2022,(9):165-169
艺术创作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如若不能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则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从小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创作中历史思维出现一定偏误,加之当今艺术创作环境的泛娱乐化,导致艺术类大学生中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历史虚无主义以其思想破坏性、价值欺骗性和渗透隐匿性,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方向、价值观念、创作方式等产生消极影响。为矫正艺术类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现象,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善用优秀艺术作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抓好社会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6.
从"抵制华货"的原因、主体、范围、手段、目的和实质等方面看,它与抵制日货重新爆发明显不同,这给企业经营者、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者、支持和反对抵制日货的国人以及全球化语境下主张经济国际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人带来许多警示。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省,总共约有1.4万人.鉴于目前裕固族并无对其自身道德生活历史的总结,也没有系统研究裕固族的伦理学专著,我们主张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引入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运用道德社会学与叙事伦理学的方法,用视阈、叙事、德行的分析架构,并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察研究了裕固族的道德生活史,总结出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政治目的的社会思潮。现试图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泛起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危害,让人们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从而能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政治目的的社会思潮。现试图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泛起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危害,让人们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从而能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革命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今天,它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党的建设、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学术思潮。回首2015年的意识形态领域,在各种错误思潮中,历史虚无主义是危害最大的。从本质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敌对势力与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工具。历史虚无主义是有着明确现实目的的政治思潮,是在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错误思潮影响  相似文献   

12.
历史虚无主义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制约性。他不仅会冲击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动摇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影响中华文明的传承还会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以法治的方式来管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3.
墨子主张言必立仪,重视确立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他在其著书立说中明确提出言有三表,即本、原、用.后世概括为"三表法",但众多学者历来对"三表法"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并不好轻易做定论.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以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为方法论支撑,拟对"三表法"三个方面的内容作辩证分析,肯定它在早期历史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充分认识其在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各种思潮汇聚交锋的重要场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传统思想系统学习少、西方思想接触早、对各种新知反应敏捷、发散性思维较强、专业学习创作受意识形态潜在影响巨大等特征,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更大。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促进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主体间性和客观性为主线,梳理了中外有关学者关于历史的客观性的相关论述,认为历史的绝对客观的标准是难以寻求的;同时,也不能认为历史缺乏客观标准而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并指出历史认识的绝对客观是不可能达成的;历史认识的主观主义显然也是行不通的;笔者更倾向于采取一种相对客观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尼采的原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采取了文学式的阅读,抓提其中重要的意象,认为其中"三次变形"的故事是思想的核心部分.它阐述了精神战胜历史上种种虚无主义的形态,重获活力的过程,实质上是尼采全部哲学努力的图解,也是其思考的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17.
刘亮 《改革与开放》2016,(23):62-63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肆虐,给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由于主客观原因,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关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从学生自身、高校主体、社会环境、网络监管等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有效地抵御这一思潮的冲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中很多人不能科学全面客观公正地看中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对中国要有清醒的认识.看中国可以运用实事求是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群众路线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要传递中国在文明、自强、人权、民主、法治、生态、创新、使命方面的巨大正能量;要认清全盘西化或美国化、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面目,并加以坚决抵制.只有这样,才有益于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西方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后引起国内学者极大关注,部分群体由于过分追捧甚至动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发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倡导批判、多元、大众,追求自由平等"上与后现代主义具有共通性,同时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后现代主义"反文本、反主流、历史虚无主义"还具有规避指正作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理智地看待两种思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后现代主义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个人住房房产税问题是税收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观点的比较分析,试图梳理出在个人住房房产税开征原因、面临问题、沪渝方案缺陷、国际经验借鉴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不同主张和分歧.论文较全面地总结了个人住房房产税的研究成果,为个人住房房产税推向全国提供了启示,并指出了个人住房房产税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