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校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记录着高校的发展历程,凝聚着高校的精神与灵魂.同时,高校校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进行大学生德育的宝贵教学资源之一.它不仅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步伐,也有利于激励高校师生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以高校校史文化为切入点,并探究其德育功能,从而探析高校校史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路径,以提升对大学生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延安大学为例,从校园文化的含义入手,对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做了探索研究。应用校训,校训承载着高校校园文化和高校教育理念;应用学校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树立榜样和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应用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校史进行宣传宣传,树立理想、激励奋进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亟需提高.为此,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重塑传统文化教育机制体制;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室;提升理工科院校教育工作者、任课教师以及学生辅导员的传统文化素质与育人能力;将传统文化教育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凝练大学精神;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在学习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理工科学生群体个性特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史反映了大学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精神积淀,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基本构成。高校校史促进了高校思想文化的建设,对人才培养,校园治理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对高校校史在校园文化传承中的功能进行研究。就是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能够向更高层次跃进,使我国高校在办学的水平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文化育人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以庐陵文化为例,提出了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文化育人过程的主要路径:确立理念,坚持文化导向作用;优化环境,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搭建平台,拓展文化宣传渠道;加强合作,构建多元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鄂豫皖边区进行革命斗争而产生和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革命精神、红色制度、红色艺术等的集合体,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我党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及传播技术的进步给苏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机遇,同时红色文化育人也面临着展示与教育相分离、不能深入群众内心、传播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力等挑战,严重制约着文化育人的功效。为此,要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场馆的展览实效,大力优化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亲民路径,持续推进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进学校进课堂,为红色文化传播打造良好平台环境,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校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史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是学校的精神脊梁。做好校史建设,讲好人物故事是传承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关键点。以校史人物的故事和精神为辐射点,引领学校风气,树立文化自信,是加强大学生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立德树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思想风帆。  相似文献   

8.
李婕 《发展》2017,(12):85-86
一、主要做法 (一)文化铸魂,构建精神文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该支行丰富央行文化建设内涵,做到廉政文化进楼道、文明用语进岗位、典型宣传进橱窗;大力推行文明礼仪,规范职工言行举止,强化职工文明服务意识;深入开展建"三室",争"三创",争"三当"活动,使"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特别是建成的廉政文化展厅,汇聚了支行取得的各项荣耀,谱写出团结奋进曲.  相似文献   

9.
李宁  董振文 《新西部(上)》2010,(3):177-177,182
高校校史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校史教育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就必须结合新生特点,改革教育方式,运用校史对新生进行爱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教育,以推进德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方根  郭玉琼 《理论观察》2014,(11):136-137
切实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任务。医科院校应紧密结合各自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特点,着力把医学生的共同理想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校训、校歌、校史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优良校风建设活动;开展对高校大师的学识与品格的宣传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的重要切入点和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运用SWOT技术,系统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的现状,从而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的的对策是:以学生为本,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化和人性化结合的育人模式;净化公寓区周边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公寓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跨国传播的新世界信息秩序时代,传播学与校史研究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辅相成,在传承文明、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在互动中进步,在传承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历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目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教育工作者欠缺传统文化素养、融入方式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从重视教育实践、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完善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实践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学党史,为我们以党史教育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之心、树立大学生的勤学奋斗之志等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党史要用党的历史故事感动学生、用党的优良传统滋养学生、用党的创新理论启迪学生、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学生、用党的苦难辉煌砥砺学生.在以党史教育催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中,应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突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发挥团学组织的活动育人功能、激活校园环境的文化育人功能、依托红色资源的阵地育人功能和用好网络思政的平台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导向育人、宣传育人、教育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城市型综合大学基层团组织的定位,并提出了开展团组织建设的途径:应以学生专业素质建设为核心,实现育人为本;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实践育人;以科技文化活动为导航,实现文化育人;以团组织建设为保障,实现服务育人,构建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以实现基层团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导杰 《理论观察》2013,(9):124-126
高校实践育人存在三大瓶颈:全体性学分化的全员瓶颈、专业人才成长的全程瓶颈、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全方位瓶颈。构建"学生代表实践活动——班级专题汇报交流——校园媒体推广——汇编成册充实教学资料"实践育人新模式,纳入《素质教育积分手册》考核,从而适应全体性学分化要求;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打造专业教学与实践育人共享基地,着力加强校企合作育人,从而保证实习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考察;整合组织资源、工作机制,依托素质教育基地,编制实践育人方案,从而实现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少数民族曲艺资源“立体化传承”即依托家庭、学校、社会三条路径,主要通过构建基础本真的育人平台、开展规范专业的育人活动和营造自然和谐的育人环境,为西部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的传承营造人、活动及环境三要素和谐统一的立体空间.“立体化传承”是保护和发展西部少数民族曲艺资源的根本举措,也是可持续开发西部少数民族曲艺资源的关键环节,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高校档案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育人价值.高校档案馆应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积极拓展文化育人功能.要开阔视野,依托校史馆建设,打造大纵深文化育人的精神家园,还要拓宽路子创造各种条件,搭建好多方位、宽覆盖的服务平台,并加强自身建设,精通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出自己的奉献.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的社会职能日益丰富,文化辐射的职能日益凸显出来.高校通过发挥先进文化的带动作用;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兼收并蓄,开放创新,产生科研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度开放校园等途径实现“人才辐射”、“科研辐射”、“实践辐射”、环境育人等功效,从而实现文化辐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