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目前有马克思1845年的原始稿本和恩格斯1888年的修改稿两个版本。二者的差异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恩格斯所做修改的讨论,并对此褒贬不一。对此发现,恩格斯修改后的版本可以归为三类,即错误的更正、格式的修改和用语的修改。前两类修改主要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根本立场、观点上的高度一致,尤其是第一类以及第二类修改中绝大多数没有更改马克思稿本原意的同时,使得文本的逻辑性、可读性和流畅性得以提升,体现出恩格斯修改稿的重要价值。而绝大多数的第三类修改则呈现出二人在表述习惯、行文风格和对于某些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上的差异性,这也体现出了马克思原始稿本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明钊 《魅力中国》2010,(6):322-322
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思想深刻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在继承和吸收了费尔巴哈从社会关系角度界定人的本质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对费尔巴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观念给予中肯批判并且超越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的唯物主义解释视域,首创从实践关系视域认识人的本质问题,使马克思的人学观趋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本文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理论内涵人手,从美学的角度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慧敏 《魅力中国》2014,(17):28-2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确立了一种主体的、辩证的全新实践观,并以此为线索,回答了历史的主体、历史的使命等问题,揭开了历史发展之谜;同时运用马克思的全新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的不断强化,全社会乃至公民个人自身的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然而当前,在校大学生中违法甚至犯罪的情况却时有发生,暴露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薄弱的问题,亟需我们去加以解决.而高校作为法制教育的最重要承担主体,对法制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行解读,寻求其实践观、人的本质理论、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理论等内容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实践论》作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他们之间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也正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才对实践观解读出了新的内涵,而这种内涵在实践基础再次发生改变的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又将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卞亚琴 《理论观察》2007,(2):170-17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这里,马克思强调哲学的任务和功能不仅仅去解释世界,而更主要是要去改造世界,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我们不断地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发展理论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发展理论,进而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的逻辑关系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变世界”是实践指导下的对像性…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突破,必然会引起人们在各个社会领域实践的变革。整个西方哲学是在“形而上学”的传统下最终走向了终结,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也完整地影响了西方整个现代化进程。对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是继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过程开始于费尔巴哈,最终完成于马克思。正确地理解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在对“形而上学”批判所做的努力,正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从整体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人学思想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都是从人的“对象化”关系入手揭示人的本质与人性问题的,但是,由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对人的存在的“对象化”事实与“对象性关系”所指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因而决定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学思想的根本分野。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潮存在本质的区别。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曾力求借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构建现实市民社会的批判方案。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开始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超越了人本主义。文章在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继承的恰恰是历史观上的半截子唯心主义,而非本体论上的半截子唯物主义,进而从社会历史主体性质和市民社会批判方案两个方面说明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在《费尔巴哈论》一书中,恩格斯在肯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为人类找到一条扬弃异化和自由全面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人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问题。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把握,才使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转变。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探索才最终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马克思的人本观启示我们:要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尊重人的精神属性、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写于1845年春.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作为附录首次将其公诸于世,"从此那些唯心主义者包括机械论者们都为之胆怯".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了这一<提纲>,认为这是一份"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①.这一包含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点.  相似文献   

14.
15.
从古至今,有无数哲学家殚精竭虑地探索人的本质的奥秘,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正是对人的本质理论的探索具有开拓意义的哲学家.黑格尔站在理性人性论的角度,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精神,更是把这种精神理解为绝对精神外在的、自为的运动,因而他把人的本质主观抽象化了.而费尔巴哈则完全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物,并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黑格尔的理性人性论予以了坚决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对象的变迁,自然日益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马克思的自然观更成为学界近年来研讨的对象。作为马克思自然观重要来源之一的费尔巴哈自然观,也逐渐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在批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然主义的人本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存在的感性实体,这捍卫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地位,开创了西方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先河.本文将通过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分析,给予其思想以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收入分配问题在我国一直是重要话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派宣扬的"平等的权利"和"公平分配"等错误言论,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本文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要遵循均衡原则,收入分配要合理化,资源分配要有针对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称为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文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概括。批判了费尔巴哈从宗教的角度来确定人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摆脱了传统的实体论思维方式的束缚,从人的本质属性与现实性的维度来理解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于1875年4月——5月写的《哥达纲领批判》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集中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批判了拉萨脱离生产关系而空谈分配原理,阐明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分配理论。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政治纲领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