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决心、 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资源利用方式、 能源结构、 空间布局、 生活方式.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张掖.  相似文献   

2.
西部开发的有益探索:建设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卫晖  石玉亭 《发展》2006,(6):19-2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制约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水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然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是不争的事实,从西北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节水型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经济发展的路子,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为此,笔设想建设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以"利本位"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了重要部署,特别强调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本文以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为引领,综合责任政府理论、生态政治理论、当代西方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海洋资源管理实践来分析,研究海洋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其主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西北地区生态与经济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从黑河流域近20年来的发展看,上游地区超载过牧导致了草原退化和水源涵养功能的破坏,中游绿洲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盐碱化、沙漠化,下游地区生态用水短缺导致了草原畜牧业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为应对挑战,西北地区协调发展选择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以推动流域节水型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建设。  相似文献   

5.
鲁立泰 《发展》2014,(1):33-33
正一、强化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科技支撑加快祁连山生态系统、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推动生态持续好转,为宜居宜游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科技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和系统研发应用等,提高科技对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支撑能力。支持文化旅游科技企业科研开发和  相似文献   

6.
《发展》2012,(12):18-18
一、坚持生态引领,生态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大力推进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生态补偿等生态恢复和保护工程,建设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提高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工程,构筑北部荒漠区“绿色长城”;建设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由此成为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地处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6.4%的面积在张掖境内,这里由此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战场.黑河流域又是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核心区域,因此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于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 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建国家生态公园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加快推进美丽浙江建设的新构想、新战略,对于创造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秀美宜人十分必要,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生态崛起、绿色跨越、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生态建设模式创新、深化环境制度改革、释放改革红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把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文章首先分析了鄱阻湖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鄱阳湖经济区实际,提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和空间布局,即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和旅游业的生态化。为了实现生态化继而从产业规划制定、法律法规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晓敏 《发展》2012,(1):73-75
水是干旱地区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是荒漠绿洲形成、发展和稳定的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决定性因素。研究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是解决黑河流域干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生态城市运行的命脉,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实现金融发展的生态化。实现金融发展的生态化,既要完善金融内部的调节机制,又要优化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外部条件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3.
杨成林 《发展》2014,(1):44-44
正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资源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标准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努力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资源生态化。坚持实施"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湿地恢复等生态工程,高台黑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高台县城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坚持循环利用资源,按照区域大循环、园区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13,(10):5-5
近年来,北仑区以全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为抓手,按照城乡统筹、成片建设、集中配置、资源共享、社区治理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农村社区化推进等建设工程。着力巩固提升幸福美好新家园建设水平,2011年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电网、公路网、信息网、绿网,全面开展内河水质综合治理,村庄整治实现了从硬化、  相似文献   

15.
周健 《新西部(上)》2010,(4):28-28,17
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必将加剧水资源供求矛盾.因此,应改变发展模式,走内涵挖潜式道路,大力推进生态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杨自忠 《发展》2014,(10):37-38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甘州区顺应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需要,立足现有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发展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和矿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开发为动力,以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循环工业产业链,推进循环发展和清洁生产,努力推进工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走出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态工业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李茜  毕如田 《科学决策》2011,(12):72-83
煤矿区作为城乡经济发展集聚区,构建煤矿区城乡生态化建设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煤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内容,构建煤矿区城乡生态化建设内容:依据煤炭资源开发中经济变量,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及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发展规律,提出煤矿区城乡生态化建设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寻求山西省煤矿区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稳定协调。为优化资源环境经济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对保障煤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不仅是农村经济要得到新的发展,农民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富裕,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体制得到完善,生态意识得到提高。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制度缺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为此,必须从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以人类为中心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的文化,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形成有赖于生态文化建设的推进,缺乏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也就难以成为一种文明.文章以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新精神、新要求,对建设西藏特色的生态文化、推进西藏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建设途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渭河流域水环境问题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渭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渭河流域主要存在着水沙异源,产量不均衡;水资源严重短缺,利用方式粗放;水质污染严重,以及流域生态环境格局差异巨大等主要的环境问题.通过对渭河流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进行识别与辨识,为在渭河流域开展水资源综合治理,实现对流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