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路径的探析,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首先要提高高校教育队伍综合能力,这是实现理论认同的前提;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这是理论认同的保障;最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话语权,这是实现理论认同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思潮多样、教育乏力、机制缺失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突破"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需要实现培育内容整体化、教育对象的分众化、培育方式生活化、培育视野国际化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4.
当前,后现代主义、网络文化及政治现代化等文化和思潮影响大学生的价值思考和定位、价值思维和行为、价值思辩和选择。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思潮学习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自信、践行自信、选择自信。  相似文献   

5.
6.
刘贝贝 《理论观察》2013,(3):124-125
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引领当代社会发展、凝聚共识的重要思想武器。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增进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措施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孟德娜 《辽宁经济》2014,(11):92-93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几年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中热门的问题,诞生了许多新观点和成果。在梳理和总结了近几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的相关研究后,笔者发现,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的关系如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等问题,在学术界中的认识并没有统一。本文拟从这几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得到些许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贺燕 《改革与开放》2016,(2):100-101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关键,结合大学生认同规律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其在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引领学生的价值认同;注重校园道德风尚治理,能够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同;注重满足主体正当需求,能够启迪学生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产生双重影响。微文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掌控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巩固主流价值观在微文化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借助微文化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再次,要重视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的作用,形成对微文化内外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平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4.
陈丹 《改革与开放》2013,(12):188-189
树立全民族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适应了时代需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依托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将网络文化与建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我们要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晓勤 《理论观察》2015,(4):128-129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对学校、学生、教师和国家等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与意义。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还非常不理想,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主体与客体、教育平台等层面存在诸多的不足。鉴于此,我国高校务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目标,整合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模式与方式,开发利用好各种教育平台,以此形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生活化、大众化、日常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同时又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指导和理论核心。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理论创造,而是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充分利用以往的文化思想,并进行内涵的丰富和创新,使其为解决当前问题而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网络微时代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利用网络,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在争取国际话语权以及引领人类社会发展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成为中国当下越来越紧迫的任务。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元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世界各种文明都在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正当其时。这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增进国际认同感、树立良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姜仕华  汤勇 《理论观察》2016,(4):144-14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一切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和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法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