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正"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合作之前的三年时间,项英和陈毅一直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得知国共第二次合作后,项英和陈毅果断转变斗争策略,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游击队员想不通:共产党人怎么能与斗争多年的敌人"合作"?其中思想斗争最  相似文献   

2.
正1941年下半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引起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也重新确立抗日国际统一战线。自此以后,在周恩来的带领下,中共南方局努力争取与美、英建立合作,争取美、英了解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抗战建国的主张及中共军队的抗日实力,使之重视中共抗日力量,从而影响美、英政府的对华政策,通过他们牵制国民党的反共分裂活动,以便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3.
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对外工作方针。但中共中央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被国民党政府"封锁得铁桶似的",敌后抗战情形外界很难获悉。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抗战相持阶段的新形势而建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其根本任务就是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民主、争取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4.
华州 《当代陕西》2002,(1):40-41
1937年7月7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这一时期中共陕西地方组织的工作,在两个不同区域内进行,一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一是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共陕西组织适时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上,在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消极抗日的陕西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不懈的斗争,积极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和国民党第三十八军,直接参加或配合友军奔赴抗日前线与侵华日军进行浴血奋战,三秦子弟以血肉之躯,抗御了日军西进的锋芒,保卫了陕西,保卫了延安;在陕甘宁边区,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组织边区人民群众,为巩固和发展边区、支援抗战,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有步骤地推进边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治清明,人民丰衣足食,把边区真正建成了全国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主导、推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澜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老一辈民主革命家,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战友,积极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积极促成各方力量与中共合作抗日. 新时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体系,要求我们领会张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岩,红岩     
正1939年1月16日,在重庆,周恩来领导中共南方局开始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民主运动。这是抗战中的重庆。在红岩、曾家岩、虎头岩,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总是与团结中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入侵的日寇联系在一起。中共南方局,在整个南中国的统一战线、军事、文化、党组织的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红岩村的春夏秋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曲折发  相似文献   

7.
正抗日战争之初,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参与了党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国内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奔走的同时,他也是中共中央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中共中央确定抗日外交方针和"加紧对外宣传,力争国际援助,实现对日制裁"的原则下,周恩来于1939年4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内部正式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1940年12月后称南方局外事组),组长王炳南,副组长陈家康,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迫于形势和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与共产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南方八省14支红军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桂北抗日武装斗争,是中共广西省工委组织策划的全省抗日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共领导的轰轰烈烈的桂北抗日游击战争,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锻炼了一批具有军事、政治经验的干部骨干,获得了一些武器装备,赢得了桂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对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武装起义的爆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和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随着日军不断进攻和国民党发动的几次大规模反共高潮,解放区面临"粮食不足,油盐不足,被服不足,经费不足"的困难局面。面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号召边区和各解放区努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给。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获得一定发展,并与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起,推进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并最终在民族矛盾上升激化形势下,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位于西安市城内北新街中段东侧的七贤庄。自1936年至1946年的10年间,曾是中共中央先后设立的“交通站”、“红军办事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简称“西办”)所在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1937年8月至1946年9月)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党我军设在国民党管辖区的一个公开的合法机构。曾租用七贤庄一、三、四、七号院,工作人员200多人。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壮大革命力量;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领取、采购、转运物资。“西办”的建立,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胜…  相似文献   

13.
李苗  王凤环 《理论观察》2007,1(6):40-41
大革命失败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产,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遭受到成立以后从不曾遇到过的严峻考验.事实证明:中国革命已进入低潮,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危险.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临危不乱,对革命前途作出科学的判断,将革命任务转移到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上来,革命重心也随之转移到了农村.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毛泽东在领导根据地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强调文化教育工作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全市有99个老区乡镇,老区人口500多万人。早在1926年,周口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开始了党的革命活动。周口是抗日名将吉鸿昌的故乡。1932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至7月,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相继收复了康保、宝昌、  相似文献   

15.
1926年 年初中共西安地方委员会成立,书记黄平万 1月魏野畴等3名中共党员代表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出席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在北京、天津学习的陕籍学生乔国桢等16名党、团员,到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相似文献   

16.
褚杨 《改革与开放》2011,(22):41+43
<正>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根据中日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抗日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根据这一主张,我们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的实践。如何在民族矛盾和阶级关系非常复杂的环境下执好政,如何领导好抗日民主政权,如何协调好党组织与抗日民主政权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党搞好政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逐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从其酝酿、政策的提出到形成,经历了大约三年时间。它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先行操作和示范作用,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也占有突出的位置。“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仅仅3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于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迅速激化.救亡图存,武装反抗日寇的侵略和掠夺,成为东北及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动肩负起领导东北人民抗战的责任。首先,中共中央先后于9月20日和22日发…  相似文献   

18.
红岩,红岩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4,(17):16-18
1939年1月16日,在重庆,周恩来领导中共南方局开始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民主运动。这是抗战中的重庆。在红岩、曾家岩、虎头岩,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总是与团结中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入侵的日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正鄂北手纺织训练所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不但培养了200多名抗日骨干,发展了30多名中共党员,而且为新四军输送了大批枪支、弹药、棉布、药品等抗日物资,被称为"鄂北抗大"。借"合作"之名中共创办鄂北手纺所1939年春,经中共鄂西北区党委与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协商,决定以国民党行政院农产促进委员会的名义合作创办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所长由杨显东担任。杨显东自1937年与董必武、周恩来等取得联系后,一直以社会职业为掩护在中共领导下工作。按中共鄂西北区党委的计划,鄂北手纺所的公开活动是培训学员、生产棉布、为国民党第五战区提供军需物资,但真正目的是为中共武  相似文献   

20.
韩艳娟 《新西部(上)》2010,(3):113-113,117
1936牟8月到12月傅作史领导了著名的绥远抗战,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胜利.傅作义能够领导绥远抗战取得胜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傅作义受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二是国民党对日态度转变的影响.三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全国人民援绥运动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