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新疆哈萨克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华文学宝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其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的影响,文学主题多是草原文化的书写,对女性的关注和研究自古就比较少一些,在这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朱玛拜·比拉勒作为哈萨克族作家代表之一,特别关注女性和自然,在其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命运悲苦、积极向上、勇敢抗争的女性形象,研究探讨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探讨21世纪新时期朱玛拜当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丽  许芳 《魅力中国》2014,(15):364-364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对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建琴  陈鑫 《特区经济》2015,(3):124-125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各地调整经济结构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本文以新疆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产业为例,通过对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产业现状、问题的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族神话作为哈萨克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原始宗教文化密切相关,神话传说不仅反映了哈萨克先民们的游牧生活和草原畜牧文化,同时也呈现出哈萨克民族的原始宗教兼容并蓄、互补共存的多元性特征.这将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秩序转型和价值重构提供有益的启示,也为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老年人群的信仰现状及宗教信仰行为.指出,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信仰的民族,当前的哈萨克族老年人群全体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保留萨满教的一些教俗残余,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群体,哈萨克族更重视今世的生活,对宗教的依赖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甘肃省唯一的2700余哈萨范族。这个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了半个多世纪的民族,近年来纷纷要求迁居哈萨克斯坦,目前已出国291人,又有36户186人正式申请登记准备出国定居,还有40户200余人收到邀清书,准备申请登记,共计680多人,占全县哈萨克人口总数的25%。这股“西迁”风,引起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和酒泉地委、行署及居住在邻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洁琨 《发展》2008,(9):47-48
一、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大量的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如享誉世界的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江格尔》,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以及哈萨克族创世神话《迦萨甘刨世》等;传统表演艺术如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回族的花儿等;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主要聚居地位于新疆北部。天山、阿尔泰山和塔尔巴哈台山等山脉环绕四周,中间是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伊犁河、特克斯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和乌伦古河等纵横交错,高原湖泊点缀其间。盆地周围的群山,是良好的夏牧场,河流两岸和山谷丘陵,则是适宜的冬牧场。绝大多数哈萨克人世代在这里从事游牧。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现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哈萨克族聚居地伊犁,是名贵的伊犁马的故乡,也是新疆细羊毛、阿尔泰大尾羊的主要产地。用马肉灌的腊肠、马奶酿制的马奶酒是哈萨克族特有的肉制品和饮料。叼羊、赛马、姑娘追,是哈萨克族传统的马上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三)安置哈萨克族,实现民族和解青海的哈萨克族原居新疆阿尔泰地区,由于不堪忍受军阀盛世才的残酷统治,从一九三四年起,开始大批逃离新疆,向甘、青、新边界迁移,其中有一千一百余户迁至都兰牧居。哈族刚来都兰时,与蒙古族、藏族的关系是比较好的。大家在同一块草原上放牧,四时互有馈赠,遇到有关两族的较大事情时,各族头人能够互相商量解决。但是,马步芳政权为了达到便于统治的目的,在哈族、蒙古族、藏族之间极力挑拨离间,加剧民族矛盾。例如:马  相似文献   

10.
扶贫开发使新疆牧区大部分牧民脱离贫困线,但至今仍有部分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之内。基于对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族乡牧民贫困现状的田野调查,研究认为牧民“因病、因残、因学”致贫普遍,留守人口老龄化,保守传统游牧思想及居住分散等造成扶贫开发困难。针对当地现状采取一般层面与特殊层面相结合的扶贫开发策略,如进行牧区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资与社会投资,实施以新生产工具使用、大棚经济作物种植、野生贝母栽培及双语教育等为基础的技术培训和地方教育,开发以草原生态、哈萨克族文化及玛河碧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建设牧家乐特色安居房及哈萨克族传统饮食加工特色产业等。对实现牧区全面脱贫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新疆最大的游牧民族,主要聚居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却处于繁华的丝绸之路必经要冲。  相似文献   

12.
一、阿勒泰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邻,东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05公里.全地区辖六县一市,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0个团场,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9.27万,由37个民族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49.3%,汉族占43.53%.该地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总量小,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哈萨克族牧户民间借贷行为特征。调查研究表明,哈萨克族牧户民间借贷资金行为较为普遍且借贷规模较大,金额小;民间借贷借入资金主要用于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户以民间借贷渠道为主。  相似文献   

14.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对于其形成时代,各种文化类辞书或介绍性文章中都模糊地说大概在几百年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其形成年代的基本认识提出质疑,本文也就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卡拉角勒哈的源流陈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一、1940年前哈萨克族在青海1938年夏季,马步芳为了加强对哈萨克族的控制,决定在柴达木西部地区设立"诺木洪哈族设治局",局长由马乾禄担任,专门负责管理台吉乃、柯鲁沟、宗加、巴隆一带的哈萨克族;在柴达木东部设立"茶卡哈族设治局",局长由马忠孝担任,专门负责管理都兰、柯柯、乌兰、茶卡、切吉、八宝等地的哈萨克族。这两个设治局设立后,规定聚居在这些地方的哈萨克族牧民,只能在驻地范围内放牧,不能到处流窜;只能规规矩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前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PD干预模型。针对不同民族PD高危人群,采用健康宣教、改变环境及生活方式等措施对不同民族PD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干预,针对筛查的不同民族PD患者,将从PD宣传、功能锻炼、指导用药、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干预,延缓PD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构建合理的PD不同民族的社区干预模型,提出了切合新疆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民族PD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使患者获得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陇海——兰新经济地带的西端,具有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经济的明显特征。它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计20个县、4个县级市,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42个民族,现有人口340多万人,其中哈萨克族79万多人。伊犁州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是新疆宜农宜牧宜林的好地方。全州可耕地3000万亩,天然草场三亿亩,占全疆草原面积的42%.有森林2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水资源比较丰富,高山冰川积雪  相似文献   

18.
叶尔克西是哈萨克族当代著名的用汉语创作的女作家.本文主要围绕叶尔克西的文学作品,找到作品中常用的哈萨克族传统文学意象,像山水、风、河流、大树、狼、巫师、天地和动物等,并对部分意象进行举例、解读,挖掘出其背后的萨满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浩升 《发展》2010,(11):26-27
阿克塞县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全县辖2乡1镇10个行政村,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有哈萨克、汉、回、蒙、维吾尔、撒拉、藏族等12个民族,总人口9100人,其中哈萨克族376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3%,是甘肃省唯一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近代新疆民族教育经历了历史上的很多曲折道路,从11世纪知识教育思想产生到19世纪末最终形成了普通的学校教育。近代新疆民族教育,一直很薄弱,而且起点低,结构单一,发展相对落后。这种情况延续到20世纪初。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近代新疆民族教育虽然有了新思路和新改善。但在地方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民族教育教学仍然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