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三峡库区外迁山东移民的经济状况,文章利用定量调查表对三峡库区外迁山东的320名移民和320名当地居民进行测评,并结合定性调查结果加以分析,得出结论:三峡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总体经济水平明显偏低,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增加明显.移民安置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移民的长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国智力外流现象严重,以致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热逐以及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研究中国不同教育层次移民对 FDI 流入影响的经验文献仍较缺乏.本文考察了中国在经合组织各国的移民网络是否促进了来源于该国家的 FDI 流入中国.实证结果显示:当地移民网络为中国 FDI 的流入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其中,高等教育移民在 1%的水...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等因素的作用,福州、泉州和三明的海外新移民在出国方式、移居目的地、海外生存发展状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移民模式。从这些移民自身的构成看,他们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结构状态。两者在移民时间、移民途径、思想观念、工作就业、生活社交以及与当地社会的相适和融入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桂金  刘小敏 《南方经济》2018,37(11):121-136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八城市社会融合数据,文章分析了影响乡城移民乡土文化认同的三种机制:市民化、社会排斥与乡土联结。结果表明,总体上,三种作用机制共同影响了乡城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其中市民化机制降低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而社会排斥机制则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与家乡的互动联系也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市民化能力的移民,其乡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水电站建设会导致移民。由于移民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少数民族移民文化的巨大变迁,民族移民的文化变迁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滇西地区、黔中地区移民文化变迁的调查和文献收集,总结了水电建设中的少数民族移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变迁情况,并介绍了文化变迁可能对少数民族移民产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从1932年至1936年,为稳定"满洲"的治安,协助关东军镇压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主要以退伍军人为主,这一时期的移民被称作武装移民.1932年10月至1936年,先后五批近三千名退役军人入殖黑龙江辖区的绥棱、 依兰、 密山等地,劫夺当地农民的土地、 家园.其目的即是将全体移民编为军队配合关东军镇压抗日武装,形成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强化统治.  相似文献   

7.
禁牧与生态移民工程促使部分世代居住于边境牧区的牧民定向流动至旗县,迫使牧民的经济生活和“表面身份定义”直接转换为城镇居民.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视角,结合实地调查研究与相关历史资料,针对当地牧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实时政策——禁牧与生态移民工程与当地牧民传统的“生存心态”之间的互冲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态移民作为一种经济政策行为,同时也触动了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重大问题.文章试图从人类学视角下对生态移民实践中的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加强移民社区的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等人类学方面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9.
库区移民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地区经济文化阶段,在党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指导下如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的人文家园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文章以三峡库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为论述核心,具体阐述土家族传统文化在移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及其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导致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农耕文化与渔猎游牧文化共融,影响了区域发展.渔猎游牧是黑龙江流域土著居民长期以来的传统生活方式,渔业历史悠久.从清朝实行“封禁”到“开禁”政策的转变,移民实边、开埠通商等因素影响下,黑龙江流域渔业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的经济融合面临巨大困难,出现了部分外迁移民“返流”的现象,要顺利实现外迁移民的经济融合,将移民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关键,教给移民新的劳作方式是手段,树立典型是方法,淡化“移民身份”是根本。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是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的地域之一,四面环海,但拥有众多岛外移民.海南岛原住民的地域文化、 移民各自带来的自身地域文化、 岛屿文化、 海洋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等,在这座美丽的小岛上碰撞、 交融,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海南文化.作为岛屿文化典范的海南文化既有其保守的一面,更有着内陆地区少见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田旭敏 《魅力中国》2009,(22):289-290
南宋时期,原北宋京城开封等地大批移民迁入江西。许多移民的迁入不仅提高了江西地区人口的素质,而且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从南宋江西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看,北方移民与当地的教育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论文从北方移民迁入江西、移入地区教育的发展、学校与书院的设立和影响及其特点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军坡村地质灾害、贫困等问题,当地政府于2015年开始启动生态移民工程。文章利用描述统计方法,清晰地反映出军坡村生态移民工程的现状。为研究军坡村村民对生态移民不同意愿的影响因素,事先提出五条假说和预计的作用方向。然后,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探讨村民参与生态移民工程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村民们对当地生态移民工程的参与率较低,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健康状况、受灾程度等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了顺利推进军坡村生态移民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剖析西昌市"青年彝族移民"的日常生活.处于都市场域中的"青年彝族移民",一方面或多或少地继承着传统,信仰和宗教仪式成为父辈生活的象征符号,而家支和血统观仍在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在和主流文化的互动中,"青年彝族移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他们具有群体特色的社会生活,甚至影响了城市原住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外来移民的迁入往往会给安置区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因而许多行政区域不愿意接纳外迁移民.事实上,外来移民的迁入也会从多个方面产生正面效应,有助于安置区的发展.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从迁建过程的移民活动中,可以看到在土地承包、农村建设、二三产业发展等领域,移民迁入安置点给安置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相似文献   

17.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便将宁夏西吉市、 海原市、 固原市的南部山区的居民有计划的迁出,以改善当地居民的严酷的生存条件和贫困的生活状态.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南部山区部分居民陆续迁往现银川市西夏区团结村附近,对当地进行了改造并定居于此,团结村及其周边的发展由此开始,且经济发展总量逐年增长.结合迁入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经济,移民后经济发展良好,宁夏自治区移民安置过程中发展经济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特殊生态区。该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区内社会稳定及流域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如何选择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是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根据这一特殊贫困地区(藏区)生态移民的生存与发展要求,首次应用PRA方法,提出了目前适合当地的不同类型生态移民可供选择的后续产业发展项目体系,以期对生态移民及早实现二次创业及产业调整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模型对四川省移民机构工作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群众对四川省移民机构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扶持标准是否合适、项目管理公开民主度、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四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在移民工作中应该制定合理的直补资金扶持标准,进行多种类项目扶助增强移民经济增长动力,并加大后扶工作的公开透明力度,让移民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德兴市万村乡新屋村新村位于万村北3公里,建节水畔上德公路沿线,是一个以“两江”水库迁赣移民集中组建的移民村组,于1970年初二次迁移至德兴市万村乡新屋村插队落户,冈与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不同,移民们提出建队的要求在得到当时的公社党委和政府批准后,于1972年在建节水畔杨林洲田畈东侧山脚下辟出了二十多亩地,通过规划建房筹建了建队移民生产队,全队38户,173人,均为童姓村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