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战争和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服饰产生了巨大变化,男装追求彰显个性的褒衣博带服饰的魏晋风度,女性服装呈现奢靡异常的风貌,整个时兴胡汉交融的新样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有六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从民族形成的角度看,朝鲜族、 俄罗斯族是因为迁徙而形成的跨境民族;蒙古族、 赫哲族、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则是因为国家重新划界所造成的跨境民族.在政治和社会形态,以及文化生活方面已经因为所属国家的不同而有了鲜明的差异,但是在文化传统上、 在民族习俗上,以及文化发展传承上,这些跨境而居的民族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和相同的文化DNA.因此,探究和创新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特定的意义,同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平稳定、 与中国合作的周边环境,也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是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这是一段民族灾难史的首页.太多太多的痛苦、屈辱和义愤熔铸于其间.然而,当我们超越这场战争来看待这场战争,不能不承认: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战争相比,这场由几次沿海战斗组成的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所造成的破坏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战争和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服饰产生了巨大变化,男装追求彰显个性的褒衣博带服饰的魏晋风度,女性服装呈现奢靡异常的风貌,整个时兴胡汉交融的新样式。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中华女性与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顽强斗争,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战争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战争观,战争观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其中战争经历具有重大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西欧)和美国战争经历的差异塑造了战后不同的欧美战争观。正是在这种战争观的指导下,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中二者的对外行为差别很大。从这种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能忽视一个民族的历史观和战争观。  相似文献   

7.
战争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战争观,战争观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其中战争经历具有重大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西欧)和美国战争经历的差异塑造了战后不同的欧美战争观。正是在这种战争观的指导下,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中二者的对外行为差别很大。从这种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能忽视一个民族的历史观和战争观。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历来是我们生活中的大事.由于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探讨民族融合问题便成为民族溯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西南地区民族融合和具体实现的方式主要有:民族迁徙,相互聚集;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等.  相似文献   

9.
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心议题,西方女性主义深刻揭示了妇女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各种不同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战争观。作者尝试在探讨西方女性主义在妇女与战争问题上的共识的基础上,从认识方法、分析视角和解决路径等角度对三种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战争观进行梳理和比较。在分别评价其贡献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妇女与战争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对女性真实体验的研究;性别认同与其他认同的相互联系及其对战争认知的综合影响。最后,对这一议题的研究提出建议:一要深入研究战争中女性的日记、书信及二战后的口述等材料;二要通过跨学科的努力,为性别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真实关联建立系统性的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0.
妇女与战争——对西方女性主义战争观的理解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心议题,西方女性主义深刻揭示了妇女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各种不同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战争观。作者尝试在探讨西方女性主义在妇女与战争问题上的共识的基础上,从认识方法、分析视角和解决路径等角度对三种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战争观进行梳理和比较。在分别评价其贡献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妇女与战争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对女性真实体验的研究;性别认同与其他认同的相互联系及其对战争认知的综合影响。最后,对这一议题的研究提出建议:一要深入研究战争中女性的日记、书信及二战后的口述等材料;二要通过跨学科的努力,为性别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真实关联建立系统性的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刺绣作为女红活计的典型代表,并在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中不朽的传承发展.它颐养了中国古代女子的轻灵秀丽的绝美性情,代表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勤劳善良和聪明智慧,诠释了中国古代女性的思想感情和全部生命,是一部活生生的女性史.  相似文献   

12.
曾有一位研究世界战争历史的美国专家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历来的外来入侵者,不但没有灭亡这个伟大的民族,反而被这个民族的文化所同化.事实如此,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3.
1904—1905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综合实力虽不及俄国,但在伐谋、伐交的决策方面明显高俄国一筹,这是它取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疆哈萨克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华文学宝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其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的影响,文学主题多是草原文化的书写,对女性的关注和研究自古就比较少一些,在这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朱玛拜·比拉勒作为哈萨克族作家代表之一,特别关注女性和自然,在其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命运悲苦、积极向上、勇敢抗争的女性形象,研究探讨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探讨21世纪新时期朱玛拜当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杨斌 《环球财经》2013,(7):36-41
近代史上中国的衰落、民族的苦难始自鸦片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其实并非单纯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运用“智能帝国主义”谋略的战争,人们研究历史时往往重视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而忽视英国运用“智能帝国主义”手腕的重要作用。今天中华民族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时刻,重新研究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智能帝国主义”谋略,对抵御西方故伎重演和历史悲剧再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宫晓丽  叶樱 《魅力中国》2011,(20):329-329
中日佛教之渊源,前期中国向日本输出佛教,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强盛,日本佛教则反输出中国,近代以来随着日俄战争、侵华战争的不断加剧,日本佛教在东北地区大力扩张,本文拟就对近代以来日本佛教在东北的布教机构的分布数量、布教人数、信徒人数及宣教方式做介绍,以求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在历史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研究界影响颇大.蒂利认为,国际战争的压力导致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民族国家所要求的直接统治方式与资源汲取能力,改变了原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激起了各社会阶层广泛的"抗争",这种抗争反过来又塑造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并对政治民主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学在诞生至今的二百多年中,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和杰出作家.但是美国文学从哪里起源?这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事实上,独立战争可以说是美利坚合众国一切的初始.这场战争,促成国家、民族、政治制度、文学、习俗等等破茧而出.美国文学在这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已经遭受了半个多世纪的侵略,由于晚清政府的消极应战政策和自视“天朝”的盲目自信,到了19世纪末战争爆发的时候,旧中国基本已经走到了内忧外患的亡国边缘,幸而战争的失败终于让莫谈国事的书生和一众爱国人士们开始怀疑“天朝的威力”,并开始思索国家未来的命运。10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纵然已成过去,但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仍是是一场巨大的历史灾难,战争给中国留下的阴霾也曾长期弥漫在人们心中,当今的中国正在快速发展,但我们没有理由忘记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教育意义。本文试图从民族灾难和民族觉醒,以及这场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分析这场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从而鉴史知今,警醒后人。  相似文献   

20.
海从 《新财经》2002,(8):42
在两性战争中一直存在着关于哪一方更适合理财的争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合理支配财产是实现家庭目标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弄清楚一个人要在投资方面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以及男性和女性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