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被誉为“自然的崇拜者”,他同时也是一位湖畔派诗人。《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也是其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这篇诗歌的重点是语言运用在华兹华斯诗歌中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深深的爱。通过赏析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简单性和纯洁性,他的诗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2.
归隐石湖的我国南宋诗人范成大与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虽身处东西方不同时空,却同样关注生态,有着相近的生态保护意识.范成大的《范村梅谱》 《范村菊谱》 《桂海虞衡志》和华兹华斯的《湖区指南》作品都主张亲近自然,呼吁人们保护珍爱生态自然,提高生态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3.
威廉·华兹华斯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他一生中创造了许多描写大自然和普通老百姓的诗歌。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对比。本文试图寻找并分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对比元素。  相似文献   

4.
徐媛媛 《魅力中国》2014,(20):86-87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诗人。其131首的组诗《悼念》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哀歌之一,因而继华兹华斯之后荣获桂冠诗人的称号。创作于1851年的《鹰》是一首怀念亡友哈拉姆的抒情诗。此诗因其动静结合的音韵美、贴切的诗歌表现手法、丰富的意象成为经典之作。本文以诗歌独特的意象创造、和谐的音乐美作为切入点,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5.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水仙》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该文解析了这首诗的内容,着重分析了华氏孤独的性格特征和爱好沉思的诗人气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华氏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表现"及时行乐"主题的诗歌在中英诗歌中都十分常见,而且中英诗歌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异同点也十分突出.本文选取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马维尔的<致他娇羞的女友>与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两首诗歌,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在中英诗歌中的艺术体现,分析了这一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结合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儿童教育的启示.认为儿童教育应借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改革应试教育模式,给儿童自由的空间和一定的独立性,重在教会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相似文献   

8.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统一性主要体现于对自然的观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以及自由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系.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倡导的追求自由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华兹华斯认为,追求自由必然要回归自然,而儿童的灵魂最接近自然,所以儿童是回归自然的媒介.而庄子认为,追求自由的重点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的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两个经济发展程度接近的国家。一个秉承了英国式的政治,再加上伊斯兰式的秩序和华人不倦的商业创造;一个传承了古老的佛教传统,自然主义的生活方式中,融合进西方生活的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20世纪英美新批评的“张力”理论阐释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约翰·济慈的诗歌。济慈诗歌的外延美,表现在济慈的每一首诗歌里,都有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所描绘的意向来自于自然和心智的结合。济慈诗歌的内涵美,对关和爱情的追求是济慈诗歌内涵的核心,济慈擅长于运用梦幻般的想象来表达其诗歌的深刻内涵。各种各样的外延在济慈的诗中与其内涵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1.
马力 《黑河学刊》2011,(11):23-24
自然主义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在文学艺术上主张"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在西方19世纪的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作品中,自然主义风格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以及斯顿达尔.本奈特和斯苔芬.海勒等在钢琴音乐的自然主义风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创作思想和技法对后来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们和他们》(We and They)是英国诗人吉普林的一首诗作。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英国和印度两种文化的不同。对诗歌的语言予以解释,对其文化意义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维基·菲伍尔是英国著名的当代女诗人,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通过诗歌作品给予被压迫的女性言说的机会,揭露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地位,生存状况等诸多问题。本文以维基·菲伍尔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为基础,对其诗歌中的女性进行解读,探讨其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特·斯·艾略特不仅为我们留下了 2 0世纪英美诗歌中部分最伟大的作品 ,而且留下了许多的困惑 :应该将他视作英国诗人还是美国诗人 ;他的诗歌语言及其风格该如何归类 ;他究竟是现代主义诗人的代表还是传统诗歌的继承者 ,等等。文章就艾略特的身份、诗歌语言和风格及其“现代性”展开探讨 ,尝试对这些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5.
英国剑桥西南方向2英里处有一个名叫格兰切斯特(Grantchester)的小村子.那里人烟稀少,牛群低吟,草木萋萋,河水潺潺……来此地的除了剑桥学子,大概只有像我这样来寻觅失落的人文精神的人.当我走在木栅栏围着的牧场中留有的唯一一条通往村子的小道上,一首诗歌在我心头回响:那些花儿哪里去了?很多很多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两个经济发展程度接近的国家。一个秉承了英国式的政治,再加上伊斯兰式的秩序和华人不倦的商业创造;一个传承了古老的佛教传统,自然主义的生活方式中,融合进西方生活的各种要素。对中国人来说,两国都有一个让人感觉亲切的地方,那就是华人比例都很高,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影子。漂泊南洋的华人,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故事,经过了几百年的书写,成就  相似文献   

17.
杰克·伦敦关于狗的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体现了自然主义创作手法。本文通过从遗传和环境两个角度,揭示了作者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阐述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动物生存的双重影响,及作者对人类社会生存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主义文学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它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拥有两次辉煌,这两次辉煌都是出现在中国文学失去现实性,甚至划入低谷之时,自然主义都不失时机的扮演起死回生的角色。新世纪,中国文学又出现了新的文学形态,但又一次重演文学失去现实性的历史,自然主义这次能否再次担任钟馗之职,纠新世纪文学之不正之风,本文将试图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写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女主人公奥罗拉·利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瑰宝,对诗歌的教学,笔者认为主要可从导之以趣、诵读诗歌、品析诗歌、拓展延伸、仿写成文这五大策略入手,让学生亲近诗歌,真正领会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