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郗伦 《人力资源》2013,(9):22-23
在微信上看到一则小故事:英国某小镇,一个青年整日以沿街卖唱为生。有一位华人妇女,远离家人,也在这座小镇打工。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屡屡相遇,时间久了,彼此熟识。一天,华人妇女关切地对小伙子说:"不要再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你完全可以拿到比现在高得多的薪水。"小伙子听了,先是一  相似文献   

2.
王松涛 《劳动月刊》2012,(10):58-58
被雪藏的小样很委屈26岁的方小兮为了开一家化妆品店,决定去化妆品专卖店打工,边赚经验边存钱。打工的这家化妆品店店主推兰蔻系列。在工作中,方小兮发现一件事让人疑惑。厂家经常会不定期地发一些化妆品的小样,随小样一起的还有一大摞客户调查表。这些小样和调查表本该赠送给那些进店购物的顾客,可不管是店主,还是其他几个店员对厂家的这...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麦客     
陕西蓝田县处在半山区,收割机没办法干活,只有请麦客,但麦客却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上这活,人家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农民张三记说:“而且割麦比打工累多了,有时候并没有打工挣的钱多,反而赔了路费都没挣上钱。”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收割机奔忙在田间,留给麦客的空间正在慢慢缩小。“麦客出来干活也就4、5天,运气还好”,张三记这么想,“一下车就能找到活干”。跟随雇主到家后,简单地吃了几个馍,张三记夫妇和另外的一名老乡王海娃就下地割麦了。地是在山坡上,总共有2亩多,按照他们和雇主谈好的价钱,割完这2亩地,他们总共能挣到80元钱,…  相似文献   

4.
顾客是上帝,但上帝也要学会推销自己,这是一个70多岁、容貌优雅的女士,在许多年以前教我的。她脸上只有两种表情,快乐或是非常快乐。有一天晚上,在讲授人际关系的课堂上,我正和学生讨论到店员使他们受气的情形。我们举了很多例子,有些店员对顾客根本不理不睬,有的则态度恶劣,没有礼貌。最后轮到这位女士发言,她说:“我并不责怪这些可怜的店员,有时顾客对他们也很不客气。我常常享受他们最亲切的服务,他们都对我很好,我有一套方法。”于是,她告诉我们她的方法:“我走到店员前面,向她微笑着说:‘你可以帮我忙吗?’我几乎从来没有被拒绝过。”…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地产》2003,(1):70-71
随着轻轨东线的畅通,无论是居住还是投资,望京已渐渐成为工作生活在北城的人们,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首选置业地点。本期特为两个不同家庭在望京地区选房进行全方位策划,力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好方案,如果您也有置业意向,不妨看看。 望京概况:望京居住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紧邻四元桥,是目前全国乃至整个亚洲在建的规模最大、各项设施最齐全的大型社区。目前,望京地区65%的规划已经建成,剩下的仅有十一二块地,其中居住型的用地可能也就是三四块了,望京房地产的竞争随着开发量的减少已逐渐趋缓,面临的是社区成熟问题,即商业配套、公建等配套的建设,其道路的调整、现代化的商业和现代化的服务设施都将在几年之内逐步建成。  相似文献   

6.
唐圣,一位87年出生的小伙子,典型的"80后",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初看上去有点腼腆。没有富裕的家境,也没有显耀的身世,作为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唐圣说,2006年高中毕业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是他一生最大的转折点,在武汉上了两年三流大学后,唐圣就早早地前往南方打工。  相似文献   

7.
揪心的母爱     
打工妹小菠菜稀里糊涂地和一个四川小伙子好上了,接着稀里糊涂地怀上了孩子。小菠菜不想要孩子,他们还没有结婚。再说,小伙子的底细,小菠菜还不怎么清楚呢。但小伙子说,生吧,我会好好养活你们的。于是,小菠菜就稀里糊涂地生下了这个孩子。是个男孩,很胖,长得像小菠菜,也有两个酒窝。孩子刚开始吃奶时,小菠菜痛得叫唤。但那是幸福的叫唤,嘴里喊着,脸上却溢出暖暖的笑意来。但很快地,小菠菜就笑不出来了。孩子两个月时,那小伙子扔下300元钱不辞而别。按他说的家乡地址去打听,竟无此人。小菠菜明白他们母子俩遭遗弃了。小菠菜没有哭,事到如此,…  相似文献   

8.
让农村孩子牢记自己的根据笔者走访的几个学生,他们在父母的感染下,说什么,就是考不上,跳不出农门,也不去种田,外出打工,当一名打工仔。聆听着他们的话,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深深地为他们担心。农业是国家的命脉,从小就有不想种田的打算,以后怎么办?不管怎样,地...  相似文献   

9.
《南方企业家》:“世界工厂”大环境下对中国一个村庄——梁庄,有多大影响? 梁鸿:村里孩子十五六岁就出来打工,为世界工厂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但是他们并不是城市的真正工人.他们在城市工厂打工几年,二十多岁结婚,有了孩子后,把孩子留在村里依然出去打工.这成了村庄很普遍的一种状态.工业化是一种趋势,而中国城市和农村二元对立的生活方式,很难让村里人真正融入城市,而大部分人又不愿意回到农村,世界之门一旦为他们打开,就很难再回到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了.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在席卷全国的打工潮中,阿莉毅然走出自己居住的小山村,踏上了开往浙江温州的列车. 当时,正值春节过后,火车上挤满了外出打工的人.望着周围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这位从未出过远门的江西妹子,心中不禁有点忐忑不安:到温州后能顺利找到工作吗?就在这时,车厢里恰好有几个青年人也在谈论打工的事情.于是,阿莉凑过去,听他们到底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轻松剧场     
女友的生日礼物 年轻小伙子想为新交的女友买一件生日礼物。他们交往时间不长,所以小伙子经仔细考虑,认为送一副手套最恰当不过——浪漫,又不显得过分亲昵。在女友妹妹的陪同下,他去百货店买了一副白色的手套,女友的妹妹也给自己买了一条内裤。售货员包装时把两件物品弄混了,结果女友的妹妹拿了手套,他给女友的变成了内裤。小伙子没有检查包装内容,封好后寄给了女友,并附上一便条:亲爱的:  相似文献   

12.
一位名叫万小凡的农村小伙子,高考落榜后到城里打工,由于总是想到仅仅几分之差自己的梦想就破灭了,于是干什么都没劲,而且特别容易跟人发火,虽然找了好几份工作,但都是没干多久,不是自己拂袖而去,就是被人解聘了,很快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正在这时,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美国人“卖脸”的新闻,心里突然蹦出一个念头:干脆咱也来“卖脸”吧。他便学着那个美国小伙  相似文献   

13.
别太当真     
"厂家在利益驱使下‘太不当真’,想想监管部门也‘不太当真’,最后才会自欺欺人。"食品安全问题可不能算是新鲜事了,我从《现代快报》上就看到这样一段让我欲哭无泪的话:记者来到南京新街口工人影城卖爆米花柜台上指着爆米花桶外的号码询问道:"这两个号码是南京的电话号码,生产厂家是不是在南京呀?"站在柜台后的店员说:"这是我们影院的号码。"至于为什么桶上没有相关标识时,这名店员显得有些不屑一顾":这样的一次性纸桶,哪有那些东西呀。"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你好!我看了贵刊“乡村采录·我看打工”的几篇文章,鼓励青年在家创业,这固然是一条富民的出路,然而既然是谈论“我看打工”,为什么都如此认为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一个个的打工潮,一个个的打工者成了企业家该作如何解释呢?出苦力,当民工叫打工;同样做秘书,当经理也是打工,只不过是智力打工。我认为只要鼓励农村青年不要只为了两个钱而打工,而在打工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再回家创业也有一技之长就行了。假如农村青年都盲目回家,搞种养,也不见得就有出路,去年山东章丘大葱,今年的生猪,还有西瓜,虽…  相似文献   

15.
不归路     
绝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会涌入这浩荡的打工浪潮中。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打工绝不会是我的人生的所经之路。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打工族的队伍一年比一年壮大,外出打工的姑娘小伙子一个比一个来得潇洒,但我从不为之动心,更不会想到今天的我居然也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打工妹”。三年的技校生活终于落下了帷  相似文献   

16.
江苏小伙子周鹏飞在大学毕业后又攻读了比利时工商管理博士。2003年,周鹏飞回国后就在上海一家食品企业担任管理,年薪有20多万,在旁人的眼里,这无疑算得上是事业有成了。 2008年的一次,周鹏飞带着几个公司客户到阳澄湖边吃饭,他发现大闸蟹市场上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肢钳完整的大闸蟹要卖好几百元一斤,可是缺胳膊少腿的残次品却卖10元一斤都没人要,很多养殖场都只能忍痛把那些残次品当成垃圾倒掉了。  相似文献   

17.
有报道说,一对父子同为南方某城市的打工者。十五年前,父亲辞别还在蹒跚学步的儿子,从北方来到南方谋生,那时他每月收入五百元。十五年后的今天,他的儿子已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幼童,成长为一个小伙子。小伙子沿着父亲的足迹,也走上了南下打工的道路。小伙子在一家工厂找到一份差事,月薪是两个二百五。十五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多大改变,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不止一番,物价以几何级数增长,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盐水电等等,价格如同出租车里的计程表,一个劲儿跳跃;还有已变为巨额投资的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仿佛高不可攀的天山,普通百姓只能望而…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纪事     
<正>希望2月23日,山东农民瑞祥来到编辑部。他是杂志社的老朋友,笔者也记不清他是第几次来了。他们夫妻双双在京打工,三个孩子在京读书,一有空闲,他便来编辑部找笔者聊聊他打工期间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9.
馒头店外的招牌 两年前,福建石狮市繁华的市中心出现了一家免费馒头店,做的馒头一个也不卖,全送给贫困民众吃,很多人猜测幕后老板一定是亿万富豪,但店主从不现身,店员也拒绝采访(见羊城晚报《新闻周刊》2012年8月27日报道《神秘富豪的免费馒头》)。两年过去了,这家全国关注的免费馒头店,总共送出了80万个馒头。近日,神秘店主意外现身,竟然是个29岁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20.
菩萨也嫌烦     
有一个小伙子夕弛天天都在神像前不停她声念诵“菩萨’1、“佛爷 小伙子就故惫地‘“娘声。娘应了一声,’过会儿小伙子又叫:“娘!娘又应了一声;过一会小伙子再叫:“娘l”退三番五次地喊叫,弄摘娘不耐烦了,生气地i“烦死人了)没事竟“干什么?” .小伙子说:“是啊才叫了你几声娘尹你酬烦了;你每夭都念诵不多少通‘菩萨’‘佛爷他们若真有灵,难道才烦吗?” 娘忧然太悟地谁“吸,原来善萨也嫌烦。娘小 儿样他杏我我嫌知嫌菩萨也嫌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