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和应对加入世贸组织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把握关键因素,有效促进我国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  一、核心竞争力是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的基石  核心竞争力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向。自1990年美国学者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尔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运…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需要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中国入世后,煤炭企业面临的国内及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入世为我国煤炭企业提供了引进外资、缩小差距、扩大出口、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中外煤炭企业将同享国民待遇,同场竞技;再加上我国入世后,在能源结构上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配置.这对我国煤炭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 ,经济和企业将全面纳入国际竞争的轨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我们要在国际经济舞台赢得一席之地 ,在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 ,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要建设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集团。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有的可以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要发挥这些企业在资本营运、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 ,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  相似文献   

4.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企业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密切融合以及长期不懈的努力。从我国煤炭企业现实情况出发 ,目前煤炭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应从构建“三个主体”的过程着手。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公布了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结果,国家电网公司名居榜首,并成为第一家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前50名的中国企业。上榜的中国企业在一些成长性指标上已经赶上或超过世界500强。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是在竞争性行业,而中国500强上榜企业仍然是国有垄断企业占主导地位。中国大企业在加强竞争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大型企业集团首先应追求同一业务的规模增长,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低度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团是企业联合的高级形态,是由若干个企业组成的多功能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集团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母公司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控股公司,子公司应当是母公司对其拥有全部股权或控股权的企业法人;企业集团的其他成员应当是母公司对其参股或者与母子公司形成生产经营、协作联系的其他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或者社会团体法人。  相似文献   

8.
9.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较量。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没有竞争优势,也就无法应对各种挑战。因此,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核心能力由文化、制度、技术、管理等四个维度构成,其中绝大部分具有“方法性”特征的隐性知识,具有难于仿制的、暗默的、集体共有的、深植的以及整合的特点。核心能力的技术、文化、制度、管理等构成维度的双重潜在性决定了核心能力同时也可能是核心刚性,核心刚性以范式刚性与能力惰性形式表现出来。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应从四个方面切入:在企业制度维度层面构建有效、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形成核心能力的前提;加强技术维度创新,致力于建立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并适时地变换渐进性创新及突破性创新两种模式以完成核心能力的培育与再造;塑造以创新、变革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文化,并不断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变革;加强管理维度的创新,对企业内外部的资源、知识、能力进行整合和协同,实现制度、技术、文化维度之间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国内有很多种解释,其内涵也非常广泛。企业伦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企业伦理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并且成为影响和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阐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无形资产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无形资产取得的研究成果入手 ,系统分析了无形资产经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尤其是无形资产经营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文章认为 ,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是无形资产的质与量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现为创造和提升无形资产能力的大小 ,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同时 ,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价值贡献的效应分析 ,提出了加强无形资产价值管理 ,培育、提升和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 ,为进一步深化无形资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构筑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对强化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酷,为了企业长久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中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以及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对创新的大力支持以及管理者对创新的重视使得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实践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发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创新投资。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地剖析了CEO权力、融资约束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力越大的CEO越倾向于增加企业的研发投资;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资;融资约束会抑制CEO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融资约束对CEO权力与研发投资关系的抑制作用也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提高企业研发投资水平、提升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借鉴前人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PSS17.0软件的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模块,从区域影响力、经营运作能力、成长发展力、经营安全能力、技术能力五个方面对兵团十四个师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发掘其核心竞争力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产品兼容、网络效应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网络效应较强的产业中,技术设置的兼容性是左右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兼容、网络效应对企业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计算机、电信、银行、旅游、媒体、软件等产业中,用户在购买时十分注重产品或服务的兼容性和网络效应。本文以差异产品竞争模型为基础,考察了产品兼容、网络效应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就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如何利用这两个产品差异变量增强其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st structure of a sample of local public transport companies operating in medium and large urban centres in Italy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roper network configuration for the servic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transit systems are analysed by estimating both variable and total cost function models. The evidence shows the presence of short-run and long-run economies of scale, as well as of economies of network density. This suggests that a suitable network design should at least include a large urban centre, while a regulatory policy aimed at fragmenting the served area would imply an efficiency loss.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乌圭多边贸易谈判的约定和转入WTO的需要,90年代以来国外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的改革。作中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各公司采取了资产重组,股票上市等方法,作为抢占市场的手段,各公司采取了控制资源,掌握油品市场主导权和发展合资合作经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