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妮 《上海保险》2006,(3):40-42
按照我国《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应收保费是指保险公司应向投保人收取但尚未收取的保险费。应收保费是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产生的债权,是保险公司的一项主要流动资产。应收保费实际上是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它能够吸引和留住客户,加强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国银行业授信资产在总资产中仍占主导地位,风险资本占用在银行资本占用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心。通过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立含有客户和债项二维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对提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实现信贷资源有效配置,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适度原则,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指引》明确将“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控制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的情形规定为“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形。根据《指引》精神,各商业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最高信用额度风险控制标准。而以集团净资产为基数,以信用等级为调节系数的最高额度风险控制,成为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控制的主要措施(方法),即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集团净资产×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该指标将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额度与集团自有资金盈利能力和信用评级状况相结合,首次对集团客户授信总量进行了量化控制,在防范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集团客户交叉持股、偏离主营业务的大规模兼并扩张,以及盲目涉足境内外期货等现象的普遍出现,商业银行信用授信的风险日益多样化。现有的以净资产和信用评级为主要指标的风险限额控制模型的局限也就日益显露出来,从而对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风险限额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向东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7):40-42,50
一、评级系统建设的背景。客户信用评级,也称内部评级,是银行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把握授信风险,从源头上提高授信资产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信用风险估值的内部评级法(The 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下简称IRB)的推出。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行新一代客户信用评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评级系统建立的背景客户信用评级,也称内部评级,是银行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把握授信风险,从源头上提高授信资产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信用风险进行估值的内部评级法(IRB,InternalRating-BasedAp-proach)的推出。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巴塞尔新协议代表了新的监管趋势和要求,只有适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银行才能在日趋国际化、多元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资本协议对于银行风…  相似文献   

6.
“偿一代”与“偿二代”是我国两种重要的保险监管制度,两者在框架体系、监管内容和监管要求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均体现了保险业特定历史时期的监管要求。“偿二代”是我国保险监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从试运营到正式实施以来运行状态良好,能够有效反映我国保险市场的风险变化。然而,近年来保险市场频繁发生多起重大风险事件,考验着“偿二代”的监管功能和效率,也暴露出“偿二代”存在的部分问题和不足。保险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将资本使用效率纳入过程管控体系。监管机构应加强现场检查和稽核,加强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监测,加快推进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建设,启动“偿二代”二期工程,进一步完善“偿二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险资纷纷利用杠杆的方式“举牌”上市公司,与此同时,“偿二代”监管体系于2016年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以监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风险。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本市场的波动特别是极端风险对保险公司执行“偿二代”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ANP方法构建了衡量“偿二代”执行效果的指标体系,以此对12家代表性保险公司“偿二代”执行效果进行了量化考察;在此基础上运用LSDV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崩盘风险对保险机构执行“偿二代”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偿二代”的监管体系下,整体上保险机构偿付能力的调整是有效率的,能够增加保险机构的安全性,但对于不同类型保险公司而言,财险公司在极端风险情况下的调整却不如寿险公司有效;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吴鹏 《国际金融》2001,(12):44-45
自1997年以来中国银行逐步推行对客户的统一授信及信用评级。在解决多头授信、分散授信,控制授信风险、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及机制、明确授信各部门的职能及权责、正确评价客户信用风险、维护我行债权安全等诸多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部门片面理解统一授信管理中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价、管理理念,在实际授信管理及操作中存在漏洞,也导致了授信风险的加大。下面就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方法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银行应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对中小企业客户开展评级授信也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农信社与客户的关系,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防范操作风险发生.以往总是依靠个人经验判断的传统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级授信体系,从整体上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云  高垒 《上海保险》2009,(5):29-30
为有效解决财险应收保费问题,2008年1月1日,北京市针对机动车辆保险(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实施“见费出单”制度。6月30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保监局及各保险公司高度重视应收保费的管理,并建议推广“见费出单”,从源头上防范应收保费风险以及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授信管理与客户信用上限管理的关系 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控制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银行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趋势及信用状况设定的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的管理方式,是对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风险度等量化监控的补充和完善,目的是控制单个客户过量融资,防范和控制授信风险。客户信用上限管理设定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可称之为最高信用限额,这个最高信用限额仅供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人员掌握,是银行内部的商业机密,不能擅自对外泄漏。  相似文献   

12.
金明  程华南 《金融纵横》2005,(12):29-31
据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调查,目前.除部分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外,省内各家商业银行都使用其总行统一开发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对贷款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把内部评级结果作为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客户准人和退出管理、授信审批决策、授信定价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依据:对外部评级结果基本不用,主动委托外部评级机构对其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则更为鲜见。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满的临近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银行就开始尝试建立“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确”的授信管理体制,后来又逐步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本文对我国当前银行授信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一、授信的定义和作用(一)授信的定义。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银行在对单一法…  相似文献   

14.
如何充分利用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规范银行授信业务,健全客户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改善信用环境,提高授信资产质量,发展优质客户,切实加快建立政府、银行、企业联手联动的有效机制,适应加入WTO后金融一体化趋势的要求,在政府、银行、企业共谋发展、共创效益、共化风险的"三共之路"求新突破,目前各行都在严格操作各自的客户信用评级办法,但在具体运用方面,评级的作用还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关联交易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在整个授信过程中都有可能承受集团客户关联交易所引致的信用风险,按照关联交易对银行授信决策与管理过程的影响特点,本文将集团客户关联交易引致信用风险的模式划分为信用决策风险、信用膨胀风险和信用转移风险,并分别对它们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信用风险限额的构建方法——内部评级体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银行授信业务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从理论上解析了公司授信业务中的信用风险限额(Credit Limit)的结构、层次;并从实施角度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办法。作者首次提出了条件违约概率的概念,并介绍如何应用条件违约概率构建风险限额。鉴于集团公司客户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作者重点讨论了集团公司限额制定的办法和规则,介绍了如何综合利用客户评级信息来计算信用风险限额。此外,本文围绕信用风险限额介绍了授信业务中的交易结构优化、客户评级系统相关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评级,即内部评级,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对诸如信用风险的量化、对运用资产进行的结构管理、被授信方运营方针的制定、合理利率的确定等"综合性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时,作为一个基本指标来使用的。  相似文献   

18.
保险公司资产配置需要同时考虑资产负债匹配和风险-收益均衡.本文在偿二代对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隐性要求和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对资产负债匹配的显性要求下,考察了资本占用和久期匹配约束下的险资投资策略,研究了保险公司的最优资产配置问题.结果 显示:负债久期较长的寿险公司很难同时满足偿二代资本要求和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要求;保险...  相似文献   

19.
<正>保险公司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其功能主要是协助被保险人管理风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偿付能力”作为保险监管的重要内容,是防止保险公司在遭遇不利事件或情形的冲击时,丧失持续经营能力或失去偿付债务的能力,以及保证保险公司达到的自有资本要求。欧盟从2001年就开始建设“偿付能力Ⅱ”(简称欧盟“偿二代”)。中国原保监会2015年2月公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17项标准,并且决定自2016年1月起正式实施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与“偿二代”配套的《精算实践标准:人身保险内含价值评估标准》(中精协会2016年36号文)于2016年11月也正式实施,此前的“偿付能力I”(简称“偿一代”)下《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宣布废止。  相似文献   

20.
李静 《会计师》2012,(4):34-35
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与其他行业的应收账款有相同之处,即应收保费的性质是保险企业的应收账款,同属于企业资产;但由于保险企业经营对象是风险,而不是有形的商品,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应收保费也具有特殊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是已起保但未收取的保险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较其他行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更大。笔者从事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多年,基于对应收保费风险的认识,故对应收保费管理高度重视,且在工作中对应收保费管理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