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次级债风波的风险本质分析入手,基于Arrow-Lind定理分析了金融创新机制设计的内在逻辑在于风险分担个体增加对风险主体风险态度的影响,并在总结"次级债风波"的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为金融主体风险态度的转变提供前提条件和投资经理人职责设计促使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催化剂"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对风险传导机制的影响路径,进而对金融市场如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的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哲 《中国外资》2009,(2):44-46
从次级债风波的风险本质分析入手,基于Arrow-Lind定理分析了金融创新机制设计的内在逻辑在于风险分担个体增加对风险主体风险态度的影响,并在总结“次级债风波”的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为金融主体风险态度的转变提供前提条件和投资经理人职责设计促使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催化剂”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创新对风险传导机制的影响路径,进而对金融市场如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的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房地产金融创新是化解风险、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创新建议,同时指出金融创新过程中要吸取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防范金融创新带来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次级债作为一种主动负债工具,是商业银行筹资的重要举措.我国次级债发行不论是在发行规模上还足在结构设计、定价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我国次级债发行成本较高、金融机构相互持有较为普遍.进一步发展次级债需要加强外部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并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形势下,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途径,但金融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新疆作为祖国边疆欠发达地区,为了满足企业和个人日益增多的金融需求、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竞争力,当地银行业机构也竞相创新,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开展综合经营试点、逐渐参与复杂的金融衍生业务,创新潜在风险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银行业金融创新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金融创新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创新既是促进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带来金融风险、导致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问题是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着重对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并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总体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的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以来,伴随着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升级,我国商业银行业开始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次级债发行热潮,如何看待本轮次级债发行热以及由此引发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和市场的关注。次级债作为附属资本,其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特别是银行同业间的过度交叉持有次级债和混合债券,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然达到了形式上的要求,而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整体的稳健性。基于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和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商业银行不能也不应过分“依赖”次级债补充资本充足率,应该以增加利润、提升业务量的方式来彻底解决资本金不足的困局。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7月底以来,"次级债风波"给美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系列震荡性连锁反应.追根溯源,美国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美国经济内部的潜在风险是深层次原因,"次级债风波"作为一根导火索让全部风险组合有了在相互传染中集体释放的机会.受此影响,预计美国短期和中期经济增长将放缓,美联储也有望转向"稳健趋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汪健豪 《银行家》2007,(12):38-39
金融创新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金融创新有别于其他领域创新的最大特点是: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风险管理是金融创新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新风险.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风暴将全球资本市场卷入一场新的危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到次级债危机,是伴随着金融创新风险不断产生并强化、扩散的过程。现代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承担和转移有可能加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我国的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金融机构面对风险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必须确立风险管理意识和观念。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注重风险监控,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目标、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有效的营销管理和市场导入机制、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必要的人力资源配置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创新机制,确保金融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美国的消费信贷迅速发展中出现的次级债风波及信用卡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研究美国次级债及信用卡市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从风险控制的视角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2.
翟光宇  唐潋  陈剑 《金融研究》2012,(2):88-101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现实背景,以数理模型和数值计算方式研究了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可能引致的潜在后果,发现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尽管能提高其资本充足比率,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次级债的市场约束功能,有可能加剧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持债银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持债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以及相互持有规模是导致次级债市场约束功能弱化的重要诱因,建议减少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数量.减弱银行资产相关性并促进次级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金融改革开放作为自贸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各监管机关和人民银行给予了大力支持,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都将给银行业带来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上海地区的银行机构正处于机构建立和业务筹备阶段,制度建设、风险防控、营销推动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序推进.未来上海银行业自贸区业务应进一步加强管理模式、专业化产品、营销模式、服务模式、风控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美国次级债风波笼罩全球金融市场,多家银行深陷其中。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次级债投资的机构众多,使得次级债危机出现之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石油市场等,都出现了大幅滑落。次级债风暴对我国银行业是一次警示。随着银行管理资产的日益复杂,银行越发需要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有:网点撤销过多,布局不合理,业务品种单一,金融创新中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差等.其深层次原因是农村经济的高风险性和收益的不稳定性.要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除了金融政策之外,运用财政政策的补贴机制,提高涉农银行性机构的收益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石治平  吴爱云 《甘肃金融》2002,(3):30-31,36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现存的"大银行"体制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这种体制虽然有集中信用的独特优势,但在集中信用于银行的同时,也把风险集中到了银行.防范和化解日益显露的金融风险,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后的激烈竞争,银行业的创新就势在必行.可以考虑的基本思路应当是:适度分散信用以规避风险,加快体制创新以提高竞争力,而体制创新必须坚持风险与效益对等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市场一体化、经营集约化.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次级债风波 2007年2月一场发端于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席卷全球.次级债危机,高不开滋生的土壤:次级贷款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后在对冲基金风险推动作用下,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本内涵、组织结构、激励相容机制、信息中心功能、负债结构、风险控制、市场研究和细分、国内外同业合作等领域需要进一步推动观念、管理和操作创新,并由此建立其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周琴 《时代金融》2008,(1):13-15
金融创新能提升金融结构,为金融机构增加收益,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效率,是引领金融业前进的永恒动力。但是金融创新也会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如果监管当局监管不得力,控制不当,会给金融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危害和破坏。中国已经迎来了金融创新的高潮期,我们在享受金融创新带来的好处的同时,监管当局必须熟悉潜在的金融风险,及时完善监管体制,更进监管创新,以此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环境分析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代表了国际金融创新的方向,由美国次级债“蝴蝶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来看,作为防御、转移银行系统集中风险的最基础工具,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规模和规范程度在次级债危机明朗化后将会加速发展。我国目前已开展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从优质的信贷资产开始,下一步可逐步推广到各种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实现信贷资产的拓展、信贷资产向非信贷资产拓展,可以在消费信贷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保险风险证券化等产品上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