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期三下午,东京下着细雨,柳井正在找汉堡吃。我们在东京中城,疾步穿过灯火通明的优衣库店——这只是优衣库在全球1100间分店中的一间,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柳井正一手打造了这个全球服饰连锁品牌。  相似文献   

2.
正营销者说做直营店虽然很辛苦,但可以快速赢得更直接的市场反应。优衣库的2013年不寻常。这一年,优衣库全球最大旗舰店在上海淮海路隆重开业;优衣库在快时尚品牌中领衔开店数量,并创下一周内超过10家店铺同时开业的巅峰案例;优衣库参加"双11"网购狂欢节,当天线上营业额在天猫排名第6。截至2013年11月末,优衣库在海外有512间店铺,其中中国市场作为优衣库海外最大市场,开有270家店,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1000家。优衣库中国通过天猫、自主APP等方式充分试水O2O,并为线下门店服务。第一,不抛弃或者减弱线下门店,并通过将线上、线下渠道结合的推广方式使线上平台为我所用。优衣库通过APP的推广,让更多用户知道我们的品牌,提升知名度,让更多用户产生期待优衣库  相似文献   

3.
刘勍 《现代商业》2012,(12):8-11
日本T恤制造商优衣库想改变其缺乏活力的本土形象。部分解决方法是:在东京最昂贵的商业区复制其纽约第五大道门店的奢华——由外而内重塑品牌。日本T恤制造商优衣库想改变其缺乏活力的本土形象。部分解决方法是:在东京最昂贵的商业区复制其纽约第五大道门店的  相似文献   

4.
胡馨元 《中国市场》2013,(21):25-27
优衣库是日本著名休闲服饰品牌,其以休闲、平价、舒适为特色,以"高品质,低价格"为经营理念,成功跻身全球第四、亚洲第一平价服饰品牌行列。近年来,优衣库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其经营以门店为中心,在门店经营管理方面积淀了很多成功经验,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本文从门店选址、商品陈列、经营模式、促销方式、店长的晋升与考核、店员的培训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优衣库这一品牌的门店经营管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商业科技》2013,(29):18-19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服装市场。日本企业正相继在中国发起攻势,例如优衣库在上海市内日前开张了世界最大门店。除了欧美和韩国企业之外,中国当地资本也在崛起,在这个激烈的竞争市场,该如何生存?优衣库的销售现场以及当地市民的真实声音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张思  虞立琪 《中国市场》2011,(12):18-23
当凡客诚品2010年销售额直指20亿元时,陈年发狠话:2013年要达到100亿元,就是要挤占ZARA、H&M、优衣库利用中国制造获取暴利的空间……这就是大多人眼中的凡客——陈年。当然他还有另一面。他还是一位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他是名商人;在成为商人之前,他是标准的文艺青年。直到他提出"人民时尚"的理念后,他顺了。从此,他把凡客经营得有声有色,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7.
<正>"亚洲品牌调查"中的服装领域的调查显示,优衣库在中国的"好感度"、"认知度"和"购买意愿"均超过H&M等竞争品牌,居于榜首。优衣库在中国的业务(包括香港和台湾)也表现出强劲的势头,2013财年(截至2013年8月)实现了收入和利润双增长。而中国业务的销售额被认为在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37亿元)左右,占优衣库海外销售额的约一半。  相似文献   

8.
《成功营销》2011,(Z1):28
优衣库在2010年给自己定的远景目标是,未来10年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廉价且时尚的服装供应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虽然和日本消费者相比,中国的购买力仍然很有限,但是到2020年,他们的购买力会增大,那时候优衣库在中国的店面数量和销售额都会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9.
洪宇 《中国市场》2009,(20):38-38
<正>随着MNG、ZARA、H&M、C&A等一批打着"快时尚"招牌的品牌陆续到来,中国服装原有的销售链条正在被打破。在这些外来品牌中,日本品牌UNIQLO(优衣库)也"二进宫",恰到好处地宣展了自己的野心。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4月28日,优衣库将在中国有11家门店同时开业。其母公司FastRetailing的网站显示该公司在中国开第一家店是2002年。截止至今年4月30日,国内有127家店面。金融风暴中逆势崛起的优衣库一度被认为是日本最具活力的公司,创始人柳井正也曾问鼎日本首富的位置。这家日本公司身上有很多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奖学金制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校与大多数中国高校相同,主要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包含有学习奖学金,文艺体育优秀奖学金,学术成果创新能力奖学金,"考研"奖学金等;各种形式的助学金。评定方式是相对传统奖学金考核模式。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公平性。但任然存在许多缺陷。为了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同时注重全面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结合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对奖学金进行一些调整。适当增减奖学金的考核维度,增加奖学金的项目设置,突出出我校培养实践性人才和师范院校的特点,使这项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康迪  温宇 《成功营销》2014,(12):46-51
正每年80-100家的开店速度,2.6亿元的双11销售额、——"双升"的结果背后,所有的企业——不只是服装零售,都想知道:关于线上线下,优衣库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优衣库如何做到O2O"1+12"?当我们谈到"优衣库",我们要谈什么?零库存、基本款、数据化管理、旗舰店、快时尚……而现在最亮眼的,是两类数据:除了是中国快时尚的领导品牌之一之外,在实体店  相似文献   

13.
《广告导报》2007,(8):20-21
2007年6月7日和11日,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分别在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举办了“奥运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品牌机遇——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及2008北京奥运项目沟通会”。此次沟通会主要是向日、韩企业介绍中国的媒介现状、奥运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品牌机遇以及中央电视台的黄金资源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石海威 《创业家》2013,(2):35-36
如果把传统的安全产品比喻为站在明处的"保镖",那么"安全宝"就是让人真假难辨的"替身"。2011年11月的TechCrunch大会上,一家由创新工场投资的项目引来了高度关注,最终马杰和他的"安全宝"获得创业企业竞技场第二名。据说,这是TechCrunch历史上中国企业获得的最高名次。对于外行来说,"安全宝"从技术上解释可能会有些困难,但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网站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随着奇瑞的"瑞虎"在俄加里宁格勒州下线,中俄两国汽车领域开始了全面合作.这一事件也作为崭新的一页载人中国汽车国际化进程的史册.然而,进入2007年11月,中国在俄所有汽车组装项目全部"搁浅".这一"热"一"冷"的背后,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6.
《大经贸》2005,(8):53-53
7月15日至16日,中国(新兴)不锈钢工业博览会在广东新兴县文化广场举行。15日上午,来自国内外300多家企业和相关部门的800多名来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总投资额为18亿元人民币的13个新上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项目涉及不锈钢五金制品、工业园区开发、旅游、酿酒、饲料、服装等行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向新兴县颁发了“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牌匾。  相似文献   

17.
日本快速时尚品牌优衣库北京市场经营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楠楠 《中国市场》2011,(2):114-115
优衣库是日本迅销集团旗下的实力核心品牌。进入北京市场以来,优衣库迅速扩张,不断在北京中心商业街区开店,以平价时尚为特色,以快速、低价、齐全为经营理念,迅速占领北京市场,对国内本土服装品牌及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店铺选址、经营模式、卖场陈列等几个方面分析总结了优衣库这一品牌在北京市场的经营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基数大、服装需求量多的特点十分显著。几十年来中国服装行业不断发展,如今已取得了重大成就。近年来,快时尚品牌与国内自主品牌的兴起,以及各大服装企业为了迎合年轻消费群体开始推出物美价廉的低端线品牌,使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在激烈竞争中,国内品牌由于缺乏经验导致接连受挫,而优衣库作为外来品牌能够在一众服装品牌中脱颖而出,并且在中国市场中占据巨大份额,这与其不断调整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本文以优衣库(中国)为研究对象,运用4Ps营销策略理论分析优衣库(中国)在华的发展历程,学习其能够在中国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原因,以期从中获得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现代商业》2011,(1):8
寄望成为世界领先服装零售商的日本迅销公司,计划在发展迅速的印度和巴西市场推出旗下时装品牌优衣库(Uniqlo),同时极力扩大中国业务,预计到2020年中国境内的优衣库门店数量将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丹编译 《成功营销》2013,(8):I0032-I0032
很多消费者觉得"如果网上的商品能有一定程度的线下互动就好了"。优衣库抓到了这一点。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在网上买衣服,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可是随着网购的日益成熟,单纯"图便宜"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网购的需要。很多消费者都觉得"如果网上的商品能有一定程度的线下互动就好了,可以买得更放心"。优衣库就抓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