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一些国有粮企转变作风,效法个体粮商随行就市、低质低价收购粮食的做法,深入村组上门购粮。对此大家褒贬不一,有的说这是损害农民利益;有的说这是无序竞争的结果。按理说,国有粮企应严格执行粮改政策,为什么非要向私商粮贩看齐?仔细想之,原来一切事物都是复杂的,国有粮企步个体粮商后尘,有其内在原因。一、按政策收购,粮农不愿出售。凭心而论,国有粮企是不愿收购高水分和多杂质粮食的,因为这些粮食储存不安全,费用开支大。但是现在的情况变了,农户有的缺少劳力(壮劳力外出打工去了),有的怕脏怕累,怕耽误时间(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围绕提高竞争力、增强控制力这个中心发挥主渠道作用。1.抓好粮源。国有粮企必须掌握60%以上的商品粮源,这是国有粮企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抓好了粮源,才能有效地调控市场。2.引导好价格。国有粮企可以通过现行的最低收购价这个杠杆来引导市场价格,确保不出现谷贱伤农和卖粮难。3.维护好流通秩序和粮食安全。国有粮食企业要坚决服从政府宏观调控,在调控粮食市场中发挥稳定平衡作用,在特殊供应中发挥保障作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二)国有粮企发挥主渠道作用应立足县域经济。由于国有粮食企业的主要设施都在县…  相似文献   

3.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手里有粮的粮农,正在跟粮企和粮商展开一场心理战。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同时要求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然本身包袱沉重的国有粮企面对发展势头如日中天的民营粮商,能否经受住考验,承担起主渠道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国务院推出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举措,对国有粮企提出了自1998年6月1日起不出现新的亏损挂账并逐年消化历史老帐的要求。然而,两年过去,大多数企业脱困不容乐观,尤其是粮产区的少国有粮企不仅没能脱困,而且陷入新的困境,老包袱未卸,新包袱加重,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究其原因,笔者通过对乐平国有粮企的现状调查,认为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从博弈的角度看新一轮粮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粮农、私营粮商、基层国有粮食部门以及打击私营粮商的“执法”部门之间的博弈形成了政府所不愿看到的低效率均衡,最多也只是一种被扭曲的收入再分配的结果。而不法私营粮商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新一轮粮体中,政府付出了巨额成本(直接表现为国有粮食企业的连年巨额亏损),农民利益也没得到真正保护,粮改的目标难以实现,这在很大制度上是穷国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行政性控制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作为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成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一、购销市场化,国有粮企主渠道地位面临严峻挑战购销市场化对国有粮企来说是一次根本性变革,因此,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十分严峻的。1.购销主体多元化,竞争将更趋激烈。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国有粮企垄断购销、独家经营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凡具有一定资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经营粮食的企业和个人,都将作为市场主体,在大市场、大流通中进行公平竞争。市场这…  相似文献   

8.
过去,各级政府把完成粮食收购任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农民认为完成粮食交售任务是自己应尽的义务。那时,每当夏秋粮食入库期间,农民争先恐后踊跃交粮,各收购点总是人潮涌动,粮食职工不分尽夜加班收购,对不符合质量的粮食经过整理才人库,保证入库质量。现在,一是由于粮食供大于求,粮价低迷,粮食购销企业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但农民仍认为粮价低于生产成本,影响农民的售粮积极性;二是各乡镇党在农业税征实上未像过去那样硬性规定必须收粮,所以在粮食收购任务上催收力度明显减弱,甚至有的乡镇党政认为粮食收购是粮食部门的事,明显不如以前那么重视,农民也认为交不交粮无所谓;三是农民认为粮食部门收购上卡质量、程序多,加之有些收购人员有收大秤的现象,有的个体粮商又在乡下偷偷收粮,不如卖给个体粮商方便。所以,现在粮食部门粮食收购入库无高潮,各粮站收购冷冷清清,粮食职工组织走村串户收购,质量上明显不如以前那样逗硬,严重影响了储粮安全和顺价销售。  相似文献   

9.
2001年的秋粮(玉米)收购,是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深化粮改意见(国发〔2001〕28号文件)后的第一季收购,是一些省市区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后的第一季收购,是国家玉米质量新标准颁布并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季收购,将直接实践粮改新政策和玉米新国标。在此,笔者谨就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地区国有粮企,在政策调整后玉米购销经营上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和大家共同进行研究、探讨。一、政策调整带来的机遇一是退出地区国有粮企将可实现玉米自主购销经营。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前,国有粮企玉米购销经营受政策束缚较多。在收购…  相似文献   

10.
“农发行要都能像大丰那样就好了。”这是安徽省宿州市粮食购销企业的同志们看了《中国粮食经济》2001年第11期刊载的《大丰农发行支持国有粮企收购非保护价粮食》的文章后,发自内心的企盼。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农发行转变思想观念,从本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企经营非保护价粮食。仅两个半月,就发放贷款近2000万元,支持粮食企业收购粮油(料)1820万公斤,企业可实现利润108万元。108万元利润对现在粮食产区绝大多数县的粮食购销企业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是可…  相似文献   

11.
“身无分收粮难,谁为粮企解愁烦”。虽然国家早已明确“要使粮食收储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但普遍面临的资金困难,已成许多基层粮企自主经营前进途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构建多渠道粮食流通体制发挥主渠道作用卞正瑶粮食市场没有“主渠道”不稳,没有“辅渠道”(国有粮食部门以外的从事粮食经营的经济组织和个体粮商)不活,在实践中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主渠道与辅渠道如何有机结合,却是一个难题。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构建粮食多渠道流...  相似文献   

13.
组建粮食购销合作社初探孙通武所谓粮食购销合作社,是指以国有粮食企业为核心,面向社会个体、集体粮商及粮食生产、消费大户,按照互助合作,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建立起来的粮食购销经济组织。粮食放开经营后,个体、集体粮商异军突起,遍布城乡,数倍于国有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14.
【实施背景】2003年秋粮入市以来,吉林省德惠市粮食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出现严重收粮难问题。当时粮食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个体粮商收购30个水的玉米,价格在每斤0.38元到0.40元之间,每市斤高出国家确定的保护价0.07元到0.10元,价差较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不肯卖,如随行就市收购,绝大部分粮食企业又不能从银行贷到收粮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企业收粮难。二是农民惜售心理较重。2003年末市场粮价涨势较快,农民对粮食市场价格期望值过高,出现了严重的惜售心理。同时由于仅有少…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核心政策,一方面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另一方面也触动了粮企和农发行等多方利益格局。站在粮改的前沿,无论是国有粮企还是农发行都势必会迎来一场大风大浪。  相似文献   

16.
所谓“账面富、账户穷”说的是粮食购销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大部分摘掉了亏损的帽子,账面上逐渐有了盈利,有的盈利还较多,可账户上却没有自己可支配的资金,甚至连最基本的工资也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给职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企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财政方面:粮食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民以食为天”;“有粮则稳,无粮则乱”。这都说明粮食的重要性。国家为了掌握粮源,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再由财政给予粮食购销企业进行补贴,购销企业主要是政策性收购业务,因而补贴收入在许多国有粮…  相似文献   

17.
国家粮食安全是通过保持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来实现的。掌握和控制较大份额的市场粮源是国有粮食企业巩固和发展主渠道地位的前提,也是推动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掌握和控制市场粮源的关键不在粮食流通环节,而在生产环节。“粮企农庄”是粮食购销企业利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机遇,采取转包、租赁等形式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从事粮油种植,掌握优质粮源,并通过“粮企农庄”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农村粮油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建立和发展“粮企农庄”将对巩固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的主导地位,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随着粮改的深化,不少国有粮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但仍有很大比例的粮企回天乏术,在亏损的泥潭里苦苦挣扎。以笔者所在地区的粮企为例,虽然通过减员节支,减少了费用开支,但是,由于政策性补贴不到位,加上粮食顺销困难,很难实现扭亏增盈。就目前情况看,这些致亏因素不会很快消失,加入WTO后,不要说发展,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粮食经营不景气,不少粮企只得跳出粮食圈子兼营其他业务,走以副养主的路子。但由于有不少单位是从事陌生行业,不能发挥原有优势,再加上经营松散,难以对抗大集团的规模化经营,成功者不多。中央…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个体粮食经营者,习称个体粮商,是指包括个体加工户在内的农村个体工商户中的粮食经营者。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各个阶段,政策上如何对待农村个体工商户,无论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间,还是政策研究决策层与基层党政领导之间,一直是个分歧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粮油收购无法开展一是企业在分流富余职工时,挪用了粮食销货款,农业发展银行因此停贷,企业无收购资金,农民自然不卖粮。二是收购坚持质量标准,农民不愿将粮食卖给粮食部门,加之个体粮商不计质量,农民愿意卖给他们。消费者宁愿吃“价廉味美”的新粮,不愿意再吃“陈粮”。个体户收购量少,随收随加工,每吨大米的利润在10元~40元左右仍有利可图。三是收起来的粮食也是“Y”货多。要么是未经整理的霉变粮和高水份粮,要么是陈化粮。四是村、组干部为了收取农民的各项提留款,以高出每公斤2分~4分的价格把粮食收起来,然后出售给个体加工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