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农民工”,就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其身份还没有或未能得以转换又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可以说,农民工的进城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与贡献相伴而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随之出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也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重庆金融》2001,(2):8-12
“惜贷”,是近年来在我国微观经济领域中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经济现象。深究这一有良社会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我国微观市场主体——企业的构造并非真正的市场主体,但又以其市场主体的资格和身份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并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带入市场,由此而导致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微观不活、宏观调控失灵、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本文在对多家商业银行基层行和工商企业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惜贷”产生的真实根源,进而提出消除“惜贷”的对策建议,旨在使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企业停产减员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无业可就的现象非常突出,大量失业人员在无资金、无技能的情况下,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逐渐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富余劳动力并拥人到大中城市,形成中国独特的“农民工”现象。依靠价格相对低廉的农民工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工劳动力成本在构成、总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对驻马店市农民工劳动力成本要素构成、整体及行业分布变动情况的调查,掌握和了解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的相关度,从而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民工潮”,但流入城市的农民往往由于以身份甄别为特征的户籍制度的限制,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社会歧视,他们在城市缺少平等的竞争环境,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一切都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着的“农民工”这个称谓。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就有必要逐渐淡化“农民工”的称谓。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回乡创业,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民工回乡创业作为外出打工的一种派生现象,对拓展农村就业,发展县域经济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民工潮”之后出现的“创业潮”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认识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理论意义,这对城乡就业和农村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金融机构会在这股热潮中能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我们本期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合作推出的专稿——“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根据他们对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就正确认识和对待民工回乡创业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民工回乡创业作了客观的评价,并从影响民工回乡创业的因素入手,提出了适应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调整意见,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农民工城市就业现状及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少峰 《金卡工程》2010,14(5):255-255
今年春节后,国内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进城务工农民作为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因此,在享受农民工带来的综合效益的同时,政府应当履行责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以商业保险为平台建立新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华 《中国金融》2006,(11):57-58
古今中外,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在中国,领取退休金仅仅是“公家人”的专利,让几代农民羡慕不已。然而,当农民终于有机会参加养老保险时,却出现了随意“退保”现象。据报道,福州市10多万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累计“退保”达4万人次;广东东莞2005年有10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全年有40万人“退保”,基本都是外来务工者;在浙江,杭州参加养老保险的外来工在50万人左右,而每年“退保”人数高达8万~10万,目前累计“退保”的人次超过24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者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而另一项调查显示退保率已达到40%。面对汹涌而来的农民工“退保潮”,绝不能主观臆断为农民工不需要养老保险,而应深入分析其中原因,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满足农民工需要的养老保险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用工荒”问题,人民银行徽县支行选择50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在就业、收入、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使用工企业与农民工之间很难达到均衡,导致出现用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当前形势下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其实质则是这一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本文将针对目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权益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揭示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与改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秀亭 《中国外资》2013,(11):95-9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成为困扰企业发展和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问题。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短缺或"用工荒"现象,但是同时也出现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企业招工与农民就业的大背景,进而指出了近几年来农民工务工,就业以及企业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企业发展和农民工就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余云辉 《银行家》2007,(6):65-69
中国证券市场超涨和超跌的体制根源在于政府的行政管制,在于企业“资本自主权”的缺失。“资本自主权”的缺失导致企业缺乏资本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导致资本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农民工的就业能力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长三角为例,探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方式,通过对其就业能力供给与社会、单位的需求进行对比,找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缺口,进而分析导致就业能力缺口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并针对能力缺口,提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王海英  宋琨 《金卡工程》2008,12(12):62-63
近年来农民工工伤事故层出不穷、职业病群体规模惊人,导致劳资纠纷增多,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得到确立.但由于制度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推进步履维艰.本文就当前我国农民工伤保险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15.
"公司+农户"组织运行困境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当前,“公司 农户”组织运行面临矛盾与困境,其经济学根源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契约双方势力悬殊使农户易被“套牢”、道德风险与机会主义行为、以及组织与制度缺陷等。“公司 农户”组织的改革与创新方向是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不仅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还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然而近年来,农民工欠薪和权益保护逐渐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一问题呢?我们对吉林省延边地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时代的产物,农民工群体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民工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农民工的许多合法权益长期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农民工的养老问题,这已经成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不能回避的客观现实,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目前较为常见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分析和对比,辨寻其优点和缺陷,针对性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伤保险是当前农民工职业病最主要的保险补偿方式,然而制度设计上偏重普通职业伤害、忽视职业病患者特殊需求的现实,导致大部分农民工职业病患者都无法从工伤保险中得到足额的赔偿金来维持自身及家庭的正常生活。为保障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缓解因职业病而导致的致贫现象,建议根据当前外出务工农民的现实保险需求,完善这一群体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引入商业保险参与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保险补偿,构建以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为主体、商业雇主责任保险为补充的多元保险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作为经济违法违纪行为的一种顽症,之所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杜绝,其关键原因是检查难度大。为此,笔者从大量的案例资料中综合出一套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检查方法,归纳为“二十八”法,以飨读者,期望对监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一些人否定《土地改革法》基本原则的现实有效性,反对赋了乡村人民土地所有权,不承认乡村土地所有者自由“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所持的最主要理由,就是要给进城农民工和离土创业者留一条退路他们说,“农民进城失败时,他们要将返乡务农作为最后退路,正是这条退路的存在,才让进城,失败农民仍有希望”。乍一看,这个说法仔细考虑了农民的利益,进退有据,是一种万全之策。但如果进一步推敲,并稍作调查,就会发现其中包含双重的虚伪,根本未曾征询过农民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