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的水源短缺将震撼世界的食物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食物安全与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显著地位,其食物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许多研究已证明了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水资源的短缺可能成为维护其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建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体系,是确保中国的食物安全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可持续食物安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了能反映食物安全水平、质量、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可靠性的指标体系 ;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 ,提出了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方法 ,并从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个方面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估 ,得出了初步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莱斯特·布朗布瑞恩·哈勒维中国农业灌溉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向世界粮食市场的安全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国12亿庞大人口所需粮食的70%产自需灌溉的土地,但是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正在而且将耗用越来越多的水。河流干涸...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层面的食物安全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 ,从粮食角度、食物角度、国际比较等诸角度对中国城乡居民食物安全状况作了估计和判断。结论为 :1 978年以来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安全程度不断得到提高 ;2 0 0 1年 ,中国居民食物安全处于较高的水平 ;与相近人均GDP水平的国家相比 ,中国的食物安全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虽然中国在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充足的衣食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近年来人们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却产生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的目的是试图对中国当前和未来的食物和粮食安全做一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不但不存在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因素,而且中国还是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食物和粮食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国也能够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保持高水平的食物安全。中国需要重新审视粮食安全问题,建立粮食安全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物安全是各国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如何解决由人口增长引起的食物需求增加并支持城市工业化,这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界定了中国食物安全内涵,选择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食物自给率,粮食储备率,按人口平均的食物产量和低收入阶层的食物保障水平等五个指标对中国的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实现我国食物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4,(7):54-55
针对当前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结合我国的特点,要解决好食物生产与居民营养健康的关系、实现食物数量安全与食物质量安全的协调发展,解决居民健康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后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不断提高食物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食物数量安全1.抓好良种工程建设。农业良种工程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程。要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与中国食物安全保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及可持续性安全三个方面对保证食物安全的制度创新做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在食物的生产和流通方面 ,价格机制没有起到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原因在于我国从政策层面到观念的认知层面上都压制了食物市场的发育 ;在食物质量安全问题上 ,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 ,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管制力度不够 ,应该扩大政府对食品管理的职权范围 ,加强对食物质量安全的监督、管制 ;在可持续性安全方面 ,建立一套公开的土地征用协商机制是防范工业化过程中土地大量非农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民以食为天。对食物的需求,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最为基本的需求。一部中国历史,彰显的是食安则兴,食盛则昌,食危则乱,食空则亡的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食物安全战略应当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首要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农业与农村发展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上,意在保证人民群众有充足的食物供给,保证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维持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非常态因素影响不断蔓延、地缘格局突变及西方宣称经济脱钩之大背景下,中国食物安全的脆弱性问题愈发凸显,如何提高食物安全韧性成为食物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方法]文章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的基本框架,分别从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建立食物安全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层面食物安全脆弱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运用重点移动方法分析了食物安全脆弱性空间迁移特征。[结果]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指数总体处于下降通道,但存在阶段恢复性的反弹特征;在食物安全脆弱性评价的权重中,食物生产维度最大,且其中的气候因素的权重相对较高;东部地区、主销区和东部沿海经济综合区是食物安全脆弱性较高的区域;天津、宁夏与上海的食物安全脆弱性问题突出;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重心呈向西南迁移态势,年均移动距离为90km。[结论]有必要建立具有更具前瞻性、更高韧性和更强适应能力的食物安全战略,从减轻暴露性风险和敏感性及提高气候因素等适应能力入手,强化食物安全较为脆弱地区的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提高食物安全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深入分析食物安全、家庭食物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利用12个国家挟贫重点县的农户调查资料,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贫困农村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和程度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食物安全广度不断扩大,但是食物安全深度却出现下降;食物获得能力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粮食自给能力有助于降低家庭的食物不安全发生概率;食物可获得性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影响,市场方便度越高,实现家庭食物安全的概率越高;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复杂程度和家庭温饱负担程度的提高,农户面临的食物不安全风险的概率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3.
欧盟食物安全及其法规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物安全问题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和认识欧盟食物安全法规及其机构的角度出发 ,介绍了欧盟食物安全管理机构及其分工和职能 ,描绘了欧盟食物安全法规体系框架和演化过程 ,分析了欧盟食物安全法规的执行机制 ,并得出了欧盟食物政策已经从 2 0世纪 60年代以生产为导向转向了 2 1世纪以公众健康为导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迎接“蓝色浪潮”保障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面对的新课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当前全球的动物类食品生产正在迅猛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在动物类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肥料、饲料和药物,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引发了动物的病害,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疯羊病”、“禽流感”、“口蹄疫”、“二恶英”等,以及因食用不洁毛蚶而大面积暴发的“甲肝”和粮食与果蔬类食品的农药残留,使消费者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食物生产与消费的安全,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伊拉克的水产养殖情况,指出了水产养殖对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建立可持续国家农业和食物系统的必要性、基础、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40年建设,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10年的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温饱的基础上,正在从温饱向小康水平发展,使人民膳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我国人多耕地少,人口和食物的压力在不断增加,食物结构的调整也面临着相当艰难的局面,需要寻找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食物系统峰会的中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系统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联合国食物系统峰会的中国方案能够在全球食物系统治理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推动中国和全球食物系统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渐进式地选择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和政策,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推广,大力实施减贫和国民营养计划,积极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动减少食物损失与浪费,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增强食物系统抗风险能力。这些措施使得中国在推进食物系统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农业生产增速放缓且小农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多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并存、水土气资源约束趋紧和灾害频发、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进口依赖持续和国际市场波动、部门间缺乏有效协作等。为推动中国食物系统向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环境可持续、更具韧性、更具包容性的目标转型,应构建跨部门的综合管理决策机制,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农业支持和科研政策,建立营养导向型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同时应加快乡村振兴,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食物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18.
切实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总规模巨大,要是不能依靠国内生产守住食物供给的主要部分这个底线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食物安全关系着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政局稳定。食物安全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必要从脆弱性角度,分层次多角度探讨区域食物安全演变趋势及区域差异,揭示造成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以便寻找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来确保区域食物安全。[方法]通过构建食物安全脆弱性评价框架,建立一个包含多层次及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再用加权KL-TOPSIS方法计算样本的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指数,然后用它们来判别各地区的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程度。[结果]1990—2015年,食物主产区、平衡区及主销区资源环境、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子系统均为微脆弱,平衡区各子系统最脆弱;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水平在区域内与区域间存在差异,各省(市、区)食物安全演变方向也存在差异;大多数地区总体状况是暴露水平低,敏感程度高,尤其是对资源环境高度敏感,且适应能力弱,食物安全处于微脆弱状态。[结论]依原始数据及计算的指数值的变异系数确定权重,不仅客观,还可判断各指标或指数对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性的影响程度,从而为降低区域食物安全的脆弱性提供参考;加权KL-TOPSIS方法能够定量评价食物安全各子系统与系统的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性;导致暴露、敏感、适应及脆弱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不同,可为寻找降低食物不安全的对策指明方向,如降低资源环境敏感度与提高经济发展适应度,可显著降低资源环境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脆弱性;为降低资源环境暴露度,主产区要合理与节约利用水资源,主销区则须严格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物安全的短期预测与预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VAR模型和主成份分析法,对我国1980—2003年的食物安全进行了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