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物权请求权的概念,分析了物权请求权的性质。我们认为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消灭时效。我们区分了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论述了物权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同时对占有保护请求权也有专门论述。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物权请求权的一般理论;二、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三、基于他物权的物权请求权;四、关于占有保护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物权请求权的概念,分析了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认为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消灭时效。同时还区分了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论述了物权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对占有保护请求权也有专门论述。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物权请求权的一般理论;二、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三、基于他物权的物权请求权;四、关于占有保护请求权。  相似文献   

3.
关于物权请求权的性质,理论界目前存在债权说、独立权利说和救济权说等诸多观点。物权请求权性质难以界定的原因在于对物权、债权权利属性的认识不明,应当摒弃物权属支配权,债权属请求权的传统观念,从请求权与基础权利的关系中推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是物权的一项权能或效力。  相似文献   

4.
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本文认为应当区别适用。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确认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在适用诉讼时效时应区别不动产和动产,以及登记和未登记的情形。从物权取得的方式来看,恶意取得物权的,有条件的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物权法》第37条规定的侵害物权产生的赔偿请求权一般称为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它不是物权请求权,是侵权请求权,其应适用侵权行为法规则.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法律实践中,对诉讼时效的客体即哪些权利应该适用于诉讼时效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议。本文首先对我国诉讼时效的客体理论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民事请求权,特别是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对我国民法相关规定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侵权行为法中,侵权物权的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六种;物权请求权的存在,使得法律没有必须规定侵害物权的六种责任方式,只须规定赔偿损失,返还财产和排除妨害等三种侵害物权的责任方式即可。  相似文献   

8.
废弃请求权一词在知识产权私法保护的范畴中出现,在学理上,其与停止侵害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获取信息请求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请求权等并列,成为知识产权请求权的一种。然而它的性质是否就是一项绝对权请求权,它的实施主体是否就是司法机关,仍有待讨论。本文从废弃请求权的源流、内涵入手,通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经济法上的行政责任等类似制度进行对比,结合国外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试图对废弃请求权概念中的上述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第一,"废弃请求权"并不是一项私法上的请求权;第二,行使"废弃"权的主体应该是行政机关。通过本问题的讨论以管中窥豹,折射出知识产权制度实施中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有关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目前学术界有四种说法,一是损害赔偿请求说:二是票据权利残留物说,三是票据法上的权利说;四是不当得利请求权说,其实,利益返还请求权是一种债务请求权,因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的基础关系而产生的,当票据权利丧失后,是持票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相似文献   

10.
票据法上的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为实现票据权利人与票据义务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二次平衡而设计的.理论上对于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存有较大的争议,主要有新票据权利说、票据权利残留物说、损害赔偿请求权说、票据法特别规定之请求权说、不当得利请求权说等观点.既然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上规定的一项权利,而票据法又是民事特别法,就不能割断其与民法上债的几个基本类型的联系,相反,只有将它在债的基本类型中定位和定性,才能准确地把握其性质.利益返还请求是基于不当得利之债而产生的,其性质应当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相似文献   

11.
请求权概念的产生与私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请求权概念的确立明确了民事权利保护的起点,扩张了民法典的内在功能,同时也整合了权利与诉讼时效的关系,对私权保护及私法体系构建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一项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克服资本多数决原则弊端的公司法制度。本文结合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规定,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问题作了探讨,并对我国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性质、法律关系、构成要件、权力行使及其效力、时效及其效力进行论述,分析了我国继承法对其规定之不足,提出完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有关当事人要求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对于当事人请求财产返还的依据,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看法,即所有权返还请求权或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本文通过对两种请求权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两者可以竞合,当事人在请求财产返还时,应根据需要加以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15.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是为了平衡当事人的权益而设立的制度,但我国票据法对此问题的规定却不太完善,给平衡当事人权益造成一定困难。本文试图从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基础理论和立法上加以探讨,试图弥补我国票据法的缺陷,正确确立我国的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二次平衡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实力的剧增,基于公众防御权的自由、公平和秩序价值,法律必须加强和完善包括更正请求权、答辩权、澄清请求权、诉权等权利在内的公众对媒体的防御权。  相似文献   

17.
预告登记为不动产物权受让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我国,当前一个观点认为预告登记亦可保障预售商品房购买人(预购人)于将来取得房屋所有权,但笔者在对预告登记、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及其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预告登记并不适用于预购人之请求权的保障,其理由为:一、在预售商品房中,缺失预告登记所必须的不动产登记簿;二、在预售商品房中,预购人之请求权不能成为预告登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由于责任保险本身之目的在于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因此域外保险立法基本确认了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和优先权。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和优先权体现了法律的基本价值——公平与效率。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却抛弃了这一为域外保险立法所广泛采用的制度,实为立法之一大缺陷,因此有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有关当事人要求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对于当事人请求财产返还的依据,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看法,即所有权返还请求权或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本通过对两种请求权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两可以竞合,当事人在请求财产返还时,应根据需要加以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20.
消灭时效是民法上的重要制度,我国现行民商事立法对消灭时效有较多规定,但远未达到体系化和严密化,首先“消灭时效”概念应代替“诉讼时效”概念,针对消灭时效的客体,本文考察了世界各国的主要立法体例,赞成以请求权作为消灭实习的客体,并对请求权进行具体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