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加强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代替,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向。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芳 《宁波经济》2004,(2):24-25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从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世界严峻的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现状,国际社会普遍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具体有效的实践模式。知识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用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强调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投入较少的自然资源,得到较多的回报,符合传统的思想观念,取得了快速发展。而循环经济强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强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要求人类应转变长期以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的难题,碰到许许多多的挑战。但是,基于中国内部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外部日益严重的国际环境公约和绿色贸易壁垒压力,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新经济”概念中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即知识经济。如果说知识经济主要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那么循环经济就是指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亮点.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则真正解决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的、环保型的经济形态把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因素融于一体化的系统工程之中,对原有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用生态经济学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规律来重构经济系统,实现了一次技术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循环经济要求人们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发展,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固有症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各国政府和世界环保组织研究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  相似文献   

8.
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港口经济发展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君 《港口经济》2004,(4):48-49
“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促进了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国际研究;80年代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90年代兴起的知识经济研究,使循环经济研究又包含了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目前是全球性的难题。根据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有效发展模式。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是根据不同的客观情况和发展阶段,我们在选择发展模式时,还是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晋城的客观实际,我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地区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最佳选择。晋城是一个典型的以煤铁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和丰富的煤铁资源,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实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1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废弃物,它要求以废旧物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生成量也越来越多。据世界环境卫生组织统计,世界废…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的资金循环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国情分析了循环经济实施的资金循环障碍,提出解决路径,并分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低价甚至无价使用资源环境,不仅导致资源快速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客观上阻碍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实施刺激循环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对缓和资源消耗过快和环境问题是必要的,而且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的解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也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日本发展循环经济是客观资源条件、经济快速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多年来,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本在建立循环型社会方面的运作方式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实现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发展。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政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主要是通过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的排放,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率。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的中小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支撑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工业经济引发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严重问题,因此在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一是替代型的,即知识经济,强调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二是循环型的,即循环经济,强调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关注的是资源减量、循环及再利用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本文从曲靖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对曲靖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曲靖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网站刊登《甘肃深入推进巩固提升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向全国宣传推广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效。报道指出,甘肃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要求,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逐渐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型省份的循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关于循环经济的理念,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其重要标志有两点:一是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国策:二是2005年国家启动循环经济试点,确立了包括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在内的十三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园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开始在全球兴起。“循环经济”理念乘着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第一次撞入人们的视野。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