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学燕 《全国商情》2009,(16):140-141
芭芭拉·金索沃是美国70年代以后的畅销书作家,她的作品深入普通女性的生活,揭示了她们在男权社会诸多不平等中艰难的自我成长的历程.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解读她的代表作小说<柴藤>中的泰勒·格雷亚等主要女性人物,揭示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反抗传统束缚的心声和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时尚与身体     
在这个视觉和听觉主导的公共空间中,我们经常被广告、影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用性感、完美的身体形象刺激着,女性的身体日益成为时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消费社会、性别与身体的联系、男权意识形态主导三方面分析出时尚之所以总拿身体做文章,是由于消费社会下商家和媒体把身体作为推销商品的"卖点",同时身体引起的争议又与传统的性别观念、男权意识形态主导等社会因素相关,进而得出身体是时尚世界最美丽的"噱头"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国社会所认可和赞美的女性形象是具有忍、柔、美的女性。而活跃于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的女作家张爱玲则向我们展示了同时存在的另一类女性形象——女巫:就是被男权社会所压抑扭曲变形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在戏剧《麦克白》中构建的麦克白及白夫人角色时,隐去了各自应有的性别特征,展现的是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建构的双性气质,即"双性同体"。他们各自的性别身份并不由意志主体决定,而是在社会性别规范之内通过不断的性别操演的行动而生成的,反映了西方传统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相似文献   

5.
希腊神话中男权意识建构下的妖魔化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权意识形态通过性别制度和话语霸权秩序构筑起男性社会的文明大厦。在这样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中,女性只能以一种异化分裂的形式存在。古希腊神话作为世界神话中的一朵奇葩,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真实镜像,并揭示了父权制度建立以后,男权意识通过对妖魔化女性形象的建构来维护其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6.
权力与妥协--《佛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符号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学符号学中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的深层关系是当前外国文学研究不常用的方法。本文尝试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对乔治·艾略特的《佛洛斯河上的磨坊》进行阐释。通过分析,文本的深层结构显示:在维多利亚时代,家庭、性爱及女性群体都成为传播男权意识形态的“媒介”,主流社会通过这些“媒介”界定了男性理想中女性的角色、地位及气质,迫使女主人公接受传统女性概念,把她的行动限制在男权文化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最终导致男权意识在女性心理上的内化,从而彻底阻碍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从背弃到妥协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意识与主流社会意识对抗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肖班在《觉醒》中解构母性神话,揭露父权制意识形态下的母亲身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母性淡化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及母亲价值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汤亭亭的《女勇士》是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杰作,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挪用和改写,塑造了五位女性人物。这五个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被压抑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向男权社会的挑战和报复。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以两个女性人物的故事为例来分析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鸽翼》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翼》的女主人公米莉.希尔,在公主—王子童话模式中的心理发展历程中,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她的独立,自尊,对自身及他人的洞察,超越了传统童话中消极被动的睡美人形象。从女性主义视角上看,这是对男权社会的积极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考古—文化学角度,探讨西安"黄帝都邑"杨官寨遗址并佐证着西安古都史当在5000年以上,认为杨址"陶祖"的出土可证明,在史前女权社会逐渐被男权社会取代的黄帝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关中已出现男权社会。在黄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在总体上是晋陕豫"金三角"地带依然高于辽西。辽西女神庙在社会文化层面上落后于杨址,在文化学上应无疑义。苏秉琦先生以辽西女神庙为据,明确提出黄帝时期"关中落后论",显然不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妻妾成群》中的颂莲与《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小姐形象分析,揭示造成两位女性人物悲剧人生的共同的社会根源:在男权社会中男权意识与婚姻重压她们的精神和肉体,最终葬送了她们的幸福,使这些原本天真纯洁的女性不得不进行苦苦地挣扎.甚至绝望地报复直至精神崩溃。  相似文献   

12.
选择的痛苦     
通过普拉斯、德拉布尔等英美当代妇女作家的作品,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社会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简爱》以及《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都突破了以男性为中心人物的视野,体现了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社会仍然以男性为主宰,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或者成为男权社会潜意识的迎合者,或者成为男性作家笔下无意识的依附者,这一切为女性主义在男权社会里步履艰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
《喜福会》描写了几位母亲在旧中国的悲惨婚姻生活,她们都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来到美国后,教育女儿们要肯吃苦,多学本领,才能实现梦想。但西方社会仍然是男权社会,女儿们对丈夫温柔顺从,但婚姻中仍然危机四伏。母亲教诲女儿坚持自我,维护尊严,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婚姻。  相似文献   

15.
哈代笔下苔丝的悲剧性结局有着多重的成因。在性格上,苔丝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牺牲,坚持自己纯洁善良的本性,即使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也不与之妥协;在性别上,苔丝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为男权思想服务,否则,即被人们所嘲笑。另外,苔丝家庭的不幸、亚历克的罪恶及克莱尔的错误均是导致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小时的故事》以多视角叙述手法和重复叙事的叙事技巧揭示主题,反映了作家肖班的精湛写作艺术,使读者看到了美国男权社会中女性心底的彷徨、困惑和失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民间集体智慧产物的"白蛇传"传说,往往带有不可规避的男性中心视角,而李碧华的中篇小说《青蛇》对民间传说"白蛇传"的重写,从主题上,解构了男权话语;从人物形象上,颠覆传统阐释,发掘了被掩盖的小青形象和被理想化的白素贞形象;从女性意识上,灌注了现代都市女性意识。李碧华的这种女性抒写试图打破男权中心文化中的"想象女性"的女性异化形象,还原女性真实的生活面貌,在解构中重塑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命运。  相似文献   

18.
两性话语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是男权中心社会意识的产物。在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下,女性要求与男性平等话语权。在家庭,夫妻之间说话也应讲究礼貌策略,保持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话本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 ,指出该话本在戏谑的喜剧面纱下隐含着女性个体意识对封建男权意识形态 ,以及民间市井文化对封建官方文化的深刻的双重解构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民间集体智慧产物的"白蛇传"传说,往往带有不可规避的男性中心视角,而李碧华的中篇小说《青蛇》对民间传说"白蛇传"的重写,从主题上,解构了男权话语;从人物形象上,颠覆传统阐释,发掘了被掩盖的小青形象和被理想化的白素贞形象;从女性意识上,灌注了现代都市女性意识。李碧华的这种女性抒写试图打破男权中心文化中的"想象女性"的女性异化形象,还原女性真实的生活面貌,在解构中重塑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