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 新加坡于1959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经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后于1965年再次独立。针对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十分贫乏的国情,为了发展经济求生存,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加坡早期在炼油、航运、金融等领域设立了许多国有企业,使得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地得到了增长。可以说,新加坡的发展实际上是靠国有企业起家的。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国企改制存在高额的交易费用,其中一部分属于制度缺失造成的资源浪费。本文旨在对降低这部分交易费用作出有益的探讨。在对吉林省国企改制进行调查研究,并得到一定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机会公平,以降低公众质疑费用;执行合理程序,以降低改制过程扭曲费用;并对制度的设计原则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制既关系着国有资产又联系着企业发展.同时又牵涉众多国企职工的切身利益.可以说“牵一发而动空身”,其中以下八个亟待解决的财务问题,尤其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曾任慧 《企业研究》2011,(11):66-67
国企改制所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是困扰改革发展的焦点问题。清产核资作为国企改制的首要环节,观念上要摒弃三种错误认识,从国企改制的实质变革高度,认识清产核资的重要及现实意义;制度上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以确保清产核资质量;实施过程中,突破难点环节,做好国企帐表的财务审核和国企资产的清查管控。才能搞好清产核资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国有权益,为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企业通过改制可以实现企业体制变更的需求,同时通过改善和置换股权的质量来盘活资产,也可以借机改善资本结构获得财务杠杆效应。但是事务发展具有两面性,国有企业的改制为企业的发展提高了良好的契机,也必然会带来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制所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是困扰改革发展的焦点问题。清产核资作为国企改制的首要环节,观念上要摒弃三种错误认识,从国企改制的实质变革高度,认识清产核资的重要及现实意义;制度上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以确保清产核资质量;实施过程中,突破难点环节,做好国企帐表的财务审核和国企资产的清查管控。才能搞好清产核资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国有权益,为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持有一部分股份,也就是MBO(管理层收购),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甚至有人断言2003年为MBO年。然而,前不久,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说,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做决定。日前,财政部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暂停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审批工作。MBO赞成者如是说对于未来个人能否购买国有股权,李荣融在6月上旬作出肯定回答,并认为时间不会太久。他续称,现在个人受让国有股权很多地方已经在进行,只是问题出在不规范上,规范后就不怕乱也不会乱。在我国,一般认为,MBO主要用于解决"红帽子"民营企业的产权虚置和传统公有制企业的转型。据了解,在财政部暂停审批之前,我国有许多大型国有企  相似文献   

9.
外部收购并不能解决MBO中存在的问题,甚至会出现比MBO更坏的结果 最近,国资委明确表态,禁止国有大型企业施行MBO,中小企业的MBO也必须按照合法程序规范进行。而关于国有企业MBO运作的法规文件,国资委正在制定,预计将在2005年"两会"之前正式出台。到  相似文献   

10.
<正>与外资并购的风起云涌、民营企业的风光无限相比,国有企业MBO一经出现就备受争议。由于具有“内部人”交易的性质.管理层有可能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信息不对称影响收购的合法和公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面临的偿还压力会使管理层做出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从而损害企业以及其他股东的利益;而且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不利于管理层的优胜劣汰和更新换代.从长期看可能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MBO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在经历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之后,2005年4月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办法》给中小企业MBO提供了规范和依据,标志着对MBO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镇企业》2003,(8):14-14
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着重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建立起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张国宏 《企业活力》2005,(10):18-19
<正>2004年可以说是国企改制跌宕起伏的一年。从年初TCL在深交所挂牌上市、TCL产权改革完成,到年中郎成平质疑TCL产权改革、海尔集团“曲线MBO”拉开“郎顾之争”序幕,乃至年底国资委明确表示大型国企不能搞MBO,中小企业可适当探索,并提出五条禁令,其中各个事件无不是当前国企改制中热点问题——国企产权改革问题的缩影。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创新,MBO也是有益的尝试之一。但是,其中以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的一系列问题也亟待解决,否则,必将影响这一有效工具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非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逐渐被认为是可以改变"国进民退"的现状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力武器,而完整系统地识别并购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规避方法无疑会对并购双方规避风险、提高并购成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上海家化开启了"日化业并购第一案"。曾经被视为"资本+产业"完美结合的国企改制案例,如今却变成了"资本+产业=决裂"的反面教材的平安家化并购案引人深思。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以平安家化并购案为例,按照并购过程发生的阶段顺序,对特定并购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分析。通过着重分析平安并购家化案例中并购前的战略风险、并购中信息不对称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得出了一些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MBO概述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指本企业的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所组成的团队.通过各种方式融资收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权.从而达到从所有权上控制企业。实现对企业的完整拥有或者实际上的绝对拥有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后,经济效益得到有效好转,但是改制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建设却依然困难重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是改制国企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中化智胜有限公司为例,对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一定探索,并就完善改制国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后,经济效益得到有效好转,但是改制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建设却依然困难重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是改制国企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中化智胜有限公司为例,对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一定探索,并就完善改制国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文献的回顾,并结合优先股理论,形成了基于不参与累积优先股模式的国有企业改制框架。笔者认为改制的目的应该是采取不参与累积优先股模式,在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国有资本的合理定位,政府成为改制方式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享受优先股股东的监督权或者公司章程约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之初,在国退民进的背景下,国有企业MBO浪潮席卷了全国。2005年4月,国资委正式出台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该文件明确指出: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所属从事该大型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全资或控股  相似文献   

19.
国企改制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东开 《民营科技》2010,(2):108-108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涉及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的系统工程,针对改制中的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等关键问题,应从转变企业人观念、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评价机制、调整分配机制等方面入手,实现国有企业的真正改制。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制的五种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改制操作实践中,对改制模式的选择是改制方案设计的关键与核心。选择怎样的改制模式,即意味着选择了怎样的改革方向、改革前途,决定着改制中相应的利益调整方式、法律风险,奠定了改制后企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因此,对改制模式的选择,极须谨慎。作为一种审慎而经济的办法,改制企业及其委托的方案设计中介机构毋需急于直接撰写改制方案,而应首先致力于对本企业改制模式的研究与选择。不同的改制模式对各涉利主体(出资人、主管部门、经营者、职工、债权人等)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影响皆不同。因此,拟订、变化使用甚至创新出几种较为适用的改制模式,经过各涉利主体的充分交流,其中最为可行的便是最好的改制模式。本文选取几种重要的、典型的改制模式,以样本案例的形式进行展示,同时分别分析其适用条件及操作要点,以助于改制企业对改制模式的研究与选择。——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