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商》2010,(5):16-16
在投资者的经济学教程中,企业理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核心内容是站在现代企业商品化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利润最大化的假说。这并不是要否定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是要说明企业之“利”并非简单的附加值利润。利润来源不仅有各种投资性收益,主营利润也有多种形态。在主营业务利润来源的差异背后,是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由此可以提出一个新的命题:传统企业一个“圈”,现代企业一条“链”,跨国公司一张“网”。  相似文献   

2.
随着用户购买价值欢的改变与市场“物竟天择”的残酷性加剧,企业获取利润的模式也正趋于既复杂又看似简单,但毫无疑问的一点,“顾客是上帝”。要想获取最大的利润就必须得重塑企业的价值获取观念与模式,构造新型的企业价值链,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有效整合你企业的内部资源最重要的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相似文献   

3.
企业作为“社会人”,其实是一个“多面体”。作为经济范畴的企业,它追求利润空间最大化作为法律范畴的企业,它要当好“企业公民”;作为道德范畴的企业,它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道德要求和企业文化理念,而是企业必须参加的社会实践。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如何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根来  秉成 《中国工商》2003,(3):89-93
企业发展模式是企业发展思路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其正确与否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一些民企来去匆匆,其原因往往不是因为缺钱、缺人、缺政策,而常常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明晰的思路,失之于盲目;或是虽有好的思路,而缺乏具体的运作和实际的贯彻,失之于虚浮;或是思路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失之于偏颇。从而造成企业在发展思路这一重大要害问题上的“缺位”或“错位”。有鉴于此,笔者对“曙光”健步走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调查和思考,并写出了本篇肤浅的文字,目的是给民企界人士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外包思考     
《21世纪商业评论》2006,(5):160-160
尽管在 IBM 之后,无数企业将“思考”作为员工手册上的重要信条,但是一有机会,管理者们还是指望借助外脑来代替自己进行思考。艾琳·夏皮罗对此讽刺道:思考一定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工作,无怪乎一些企业总寄希望于将其外包给一些类似于“企业再造”之类的魔术。  相似文献   

6.
企业总能找到吹捧自身的谈资——产品更便宜、更快,更美味,或更智能。不过,这一点你可能不太愿意听:“我们是老二!”  相似文献   

7.
陈志强 《商界》2007,(9):101-101
企业存活时间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发展阶段能否越过不同的“门槛”.一般来说,起步阶段资金规模处于1000-3000万元的企业,要越过“技术槛”,因为很多企业都是靠技术或者营销发家的。当企业处于2000万元到1亿元规模时,“营销升级门槛”。就迎面而来。而当资金规模处于1-5亿元的时候,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谓“管理槛”。  相似文献   

8.
“蚁族”住房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钱宇州  树友林 《北方经贸》2011,(9):14+16-14,16
“蚁族”住屠制度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蚁族”住房问题的对策是:在公租房制度上给予保障;赋予“蚁族”居住权利;建立相应的“蚁族基金”;各地基层组织要关注“蚁族”;各用人单位要关怀“蚁族”。  相似文献   

9.
要“造船”,也可以“买船”“租船” 施纪鸿:一家企业就好比是一支联合舰队,可以是自己造的“船”,也可以是买来的“船”,还可以是租来的“船”。“造船”指的是做企业自主品牌;“买船”则是收购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租船”指的是买断一些国际品牌的特许经营权,“三船”并驾齐驱。如此一来,我们在做自己品牌的同时,也是国际品牌拥有者,整个品牌份额就不容易波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关》2009,(3):75-75
瑞典轿车企业正面临被“甩卖”的境遇。萨博和沃尔沃已在出售,它们各自的“老板”——通用汽车和福特公司,如今都已是“泥菩萨过江”,再也顾不了旗下的企业了。但两家公司的困境并不相同:通用已近乎垂死挣扎,一度决定要在数周内脱手卖出萨博品牌,却因少人问津而延长了期限;福特的日子相对好过一点,在出售沃尔沃这件事情上还不至于如此孤注一掷。  相似文献   

11.
一直 《农机市场》2008,(2):54-55
事实上,一些中小型企业在与大企业的博弈中,已经探索出一种新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即,避开大企业锋芒,集中优势“兵力”,打赢“局部战争”,这种典型的区域战略思想在理论上符合“二八定律”,即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沈祎 《国际市场》2007,(12):22-24
毋庸置疑,过去的10多年,“中国制造”的足迹遍及世界角落。虽然,出口每年递增,但人们却发现,在巨大的国际产业链中,中国只分到了很少一杯羹。被指为“洪水猛兽”般的中国产品在一些国家造成了就业压力,一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中国产品,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或动辄以“反倾销”相要挟;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工工资水涨船高,出口商发现,生产越多,出口越多,利润却在不可逆转地下滑。竭泽而渔的结果是资源趋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危害国家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成为“木桶定律”,“木桶理论”或“木桶效应”,本书中则统一称之为“木桶定律”。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只有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所有木板比最低木板高出的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要想增加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宇 《商界名家》2006,(2):24-28
在很长一段时间.跨国公司的一种现象令人十分不解和沮丧。许多跨国公司及大企业在进入中国后,不是用他们先进的“国际惯例”影响和改变中国企业的行为向良性转变.而是迅速让自身“异化”:不是靠公平竞争获取市场.而是靠行贿“寻租”搞“攻关”摆平政府或领导;出了麻烦时(例如产品质量出了问题等),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先找“上面”疏通关系;虽经营利润相当丰厚.仍采用各种方法逃税漏税:甚至有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时,也不像在国外那样重视消费者利益.而是采取沉默.回避、不予补偿的等消极行为。  相似文献   

15.
68元悬赏设计一张个性名片;300元征集一个FLASH片头,两天内完工;“悬赏”1000元为公司的电子产品命名……在生活或工作中,如果自己没有好的点子,在网上挂出自己的要求,也许只用花几十上百元就能得到最满意的答案。只要肯花钱,就可以完成自己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你利用的是网上千千万万的“外脑”资源,而帮你办事的人你甚至永远都不会见到。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初,“非典”开始在广州蔓延。为了给家里消毒,市民们常在各大超市排起长队,抢购白醋和各种醋饮,有些商店的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什么不开家“醋吧”呢?小林在心里盘算着它的成功率有多大:现在国内几乎没有一家“醋吧”,不存在竞争;因为出售的是“健康”和“时尚”,利润空间也很大,比如每瓶原汁贵妃醋18元,能配出10杯醋饮料,一杯醋饮中加冰块、果品,就可以卖18~20元,每杯至少获利15元。  相似文献   

17.
这世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就是路。路在文言里面就是“道”。于是,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世上本没有什么道理,大家实践多了,自然就会总结出一些道理来。 道理的存在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给后人提供经验,避免犯错误,争取更进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是必然的规律,这对于人是这样,对企业也是如此。就眼下中国的企业界而言,如何总结经验无疑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固步自封走向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3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而立,对企业来说是从创业期步入成熟期。本专栏问世的目的就在于跟诸位看官切磋一下中国企业界的真知灼见,八卦巷议。以便对中国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道”。并希望这些“道”会对而立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所裨益。 好,开张!  相似文献   

18.
罗晓  程科 《农机市场》2006,(7):17-20
今天,如果中国仍然陶醉于“制造大国”的地位,那么就无法成为明天领先的“创造大国”。走创新型国家道路,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企业要学习的重要功课,就是如何从变化中保持“应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企业的理念与使命。“应变”的是市场的创新与突破。因为,创新与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及企业领导人受尊敬程度的新一把尺子。 在中国收获机械制造业领域,几年来保持“三分天下有其一”行业地位的一拖收获机械公司。为了使企业摆脱产品市场的价格厮杀和无序竞争,不断开拓“蓝海”商机,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创新思维,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紧紧把握住可以大有作为的中国收获机械产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自主创新,努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取得了无愧于国家、社会和时代的斐然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驱动下,企业仅仅靠产品质量已经难以留住客户,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在短时期内复制出同样的产品并推入市场,这样一来,产品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要保留住客户,“服务”才是一个关键因素。那如何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呢?这就要求企业对客户的需求可以及时响应。客户关系管理正是以此为目的的一个新型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20.
《商业企业》2005,(2):4-4
“以人为本”是近年来企业管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组。道理也显见,企业管理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与人打交道,垂直上下、纵横平行,无论何种管理模式,总是离不开“人”。人的心理活动作用于管理、影响着管理。企业管理提倡以人为本,就应该重视应用一点心理学。研究和把握人们的心理活动,并采取恰当的丁作方法,引导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取得企业管理的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