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中国面临“能源危机” “电荒”“煤荒”“油荒”“水荒”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几种极不安定因素,而且也无情地改写了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历史标签,中国的能源底牌因此大白于世。  相似文献   

2.
“电荒”、“煤荒”、“油荒”、“水荒”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几种极不安定因素,而且也无情地改写了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历史标签,中国的能源底牌因此大白于世。  相似文献   

3.
2003年“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能源形成了“瓶颈”,我国作为一个能源并不富裕的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能源综合利用与节能降耗工作,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增长新模式,实现特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永续利用,打破传统经济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利用,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模式,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在第35个地球日到来前夕,零点研究集团在北京召开的石油战略地区合作国际研讨会议上,公布了与美国莱斯大学贝克中心最新合作完成的<中国市民对能源开发的看法>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能源发展已是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公众想更多参与能源产品的定价,而对中国政府加强能源的多边国际合作方面,九成城市居民表示赞成.该项调查是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于2003年底合作利用SuperCATI电话调查系统针对京沪穗三城市842名18岁~60岁的城市居民进行的随机抽样电话调查.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2.12%.  相似文献   

5.
众多能源投资机构从尚未结束的“油荒”、“电荒”中嗅出了机会,替代性能源中最具备商业化条件的风能发电,在走过多年曲折道路后,开始迎来春天。  相似文献   

6.
<正> "电荒"、"油荒"、"煤荒",成为近期媒体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能源饥荒,正逼近中国,对生产、生活以及国家安全都将会产生重大挑战。去年三大支柱能源同时告急2003年,刚刚走出夏季"电荒"的上海、广州、湖南、江苏等21个省区,又迎来了一个缺电的冬天。对此,去年12月  相似文献   

7.
廉春慧 《浙江经济》2005,(21):32-33
近两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大面积持续发生“电荒”、“煤荒”和“油荒”,三大支柱性能源几乎同时出现大范围紧缺,给我同的经济运行和白姓生活带来了很大冲击。于是有人认为,我国已陷入“能源危机”,也有业内著名人士不赞成“能源危机”的提法。他们认为,当前出现的电、煤、油的紧张,是阶段性、地区性、结构性的“能源短缺”。笔者认为,到底是能源短缺还是能源危机,不应是讨论的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四大能源问题挑战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油荒"、"煤荒"、"电荒"这样的能源紧缺问题,引发了大家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忧虑。中国加入 WTO 后,开始步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向重型化发展,结果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单位产出能耗持续增加,开始频频受到能源瓶颈问题的困扰。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6,(2):66-67
能源短缺将长期存在 目前,我国能源短缺是个不争的事实。近来,西安、重庆、郑州、乌鲁木齐等地先后拉响“气荒”警报,各地分别采取减少汽车用气或工业用气、重新启用燃煤锅炉等应急措施保证居民生活和取暖。对于眼前的“气荒”和去年的广东“油荒”,再加之近几年的“电荒”,看来我国能源短缺并非危言耸听,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大懋认为,我国能源短缺局面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启动以来,中国陆续遭遇“煤荒”、“电荒”、“油荒”及“气荒”等能源危机。与此同时,社会对能源的关注越来越多,国家对能源产业越来越重视。2006年,3月14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获得通过,中国的“能源新政”全面启动。而《中俄联合声明》和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的胜利竣工,则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石油外交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1.
夏秋之交,记者采访了位于广州闹市区的国土资源部广州改样地质调查局金庆焕院士。金院士今年70有一,一生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适逢珠三角最近发生所谓“油荒”,对国内能源问题极为关注。他打开笔记本,上面收集了一系列关于国家能源政策、中央领导的讲话以及各种数据。他说,最近的油荒并不是缺油造成的,但是,这确实说明着一定的问题。我这儿有这样一组数据,2004年,中国用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8%的石油、45%的水泥,生产出来的GDP只占全世界的4%。这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式经济,是一种恶性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5,(7):24-26
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会议原则通过了《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国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8条意见,其中作为首选的措施就是节能。2004年11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颁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则意味着创建节能型社会、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已经成为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之后公认的“第五能源”。2004年11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节能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中国必须建设节能型社会,节能也应像“计划生育”一样,成为基本国策。戴彦德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2003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能源成本。2003年我国能耗已达17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耗的13%。在我国,每千克标准煤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6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美元。所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将最终会被证明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并且高能耗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引发前所未有的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这在根本上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3.
能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节能与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第一阅读     
《中国经济信息》2007,(23):12-12
我国首个《中国能源企业绿色指数》出台;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发布了中国能源企业绿色评价体系(简称“绿色指数”)。这一指数的出台,为能源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切实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度量方法,对推动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我国“煤电油运”全面告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煤荒、电荒和油荒,随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矿难事故不绝于耳、触目惊心!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包括你我,“没电了”,能行吗?然而,我国的能源供需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我国"煤电油运"全面告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煤荒、电荒和油荒,随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矿难事故不绝于耳、触目惊心!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包括你我,"没电了",能行吗?然而,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却日见突出:一方面,能源供给十分有限,人均电力装机只有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刚性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等因素致使能源需求大幅上升,客观上加剧了能源约束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高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能源消费,中国这一特有经济现象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本文先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然后利用数据探讨了其原因: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等等,证实了中国这几年的低能源消费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并不是虚构的。最后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能源政策——“主攻”节能和洁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中国的华东、华南正经受“无油”煎熬的时候,8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案”,使之正式成为法律。这项法案,不仅能令美国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更能使企业使用再生能源和无污染能源,家庭和个人也会更多使用节能、洁能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研究所专家戴彦德认为,欲达到“十一五”的节能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从3E模式(经济、能源、环境)到4E模式(经济、能源、环境、效率)最后到3R模式(循环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易全 《中国经贸》2007,(11):82-84
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为主题,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发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等五方权威机构联合研究发表的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简称“蓝天榜”)上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九届高交会面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