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营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营口市的发展战略是"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按照"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就是要深入挖掘营口历史文脉资源,不断丰厚营口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培养具有营口地方特色和国内外重要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营口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特色文化集聚区,形成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向文化创意型转化。发展营口的旅游经济,要以文化创意为出发点,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传文化,使文化创意能切合旅游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让文化创意引领带动营口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玉龙 《发展》2009,(6):29-30
一、突出文化特色。找准旅游发展定位 敦煌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研究敦煌历史文化,科学分析敦煌发展现状和特色,提出了“打造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3.
地质公园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于推动地学科普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制约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些困境,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发展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深挖内涵、重视科普、严格保护、整合资源和打造特色等五个方面路径,以期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渔港旅游借力"渔港旅游十周年",串联整合环石浦港休闲旅游、渔港古城民俗文化游、檀头山岛滨海度假游等旅游资源,推出"渔港十周年庆万人谢洋宴"活动,打响"谢洋祭海"仪式、"渔船直供"海鲜展销会、冬季品鲜会等系列海鲜主题旅游项目,传承石浦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吸引省市2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带动辐射周边餐饮业、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象山县墙头镇在成功创建全省首批3A级景区镇基础上,依托"蓝色粮仓"西沪港、城郊精品特色农业、耕读文化等品牌资源优势,通过科学统筹谋划、社会共建共享、深化文旅互动、提质旅游服务等方式,持续释放乡村旅游综合带动效益,于2020年6月入列全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单位,并于同年12月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相似文献   

6.
王旭 《北方经济》2017,(5):49-50
甘宁毗邻地区涉及范围大,人文环境相近,在推进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多"屏障".文章结合甘宁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和协同基础,提出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围绕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和黄河上游沙漠旅游加快协同发展的思路,同时提出需要着力做好的几个方面.通过甘宁毗邻地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带动和促进,加快推进交通、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服务体系等一体化发展,从而为甘宁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快讯     
《中国西部》2015,(10):93
中国雪梨之乡四川金川即将呈现"世外梨园"风光以"世外梨园探东女"为主题的2015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金川"世外梨园寻东女"梨花节于3月18日在金川县世外梨园景区隆重开幕。广大游人可在高原田园上,观赏到万亩梨花倒影在百里河畔的壮美景象。·丝绸之路嘉年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将于3月31日开园嘉年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依托丝路起点城市洛阳,通过洛阳及丝路沿线国家非遗的展示、体验,以及洛阳当地特色文化与旅游产品的展示,打造丝路、非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内乡县衙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充分发挥县衙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承载、旅游带动战略,实现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宣传推介和接待服务四个突破,以文化力驱动经济力,做大做强了文化旅游产业。一:突出特色抓内涵,实现资源开发新突破。内乡县衙作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内乡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县  相似文献   

9.
刘振亚 《发展》2014,(12):41-42
正甘南州夏河县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浓郁独特的藏民俗文化和高原绿色生态资源,构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使得夏河县拥有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在全国范围打响"世界藏学府·中国拉卜楞"旅游品牌,使旅游业在跨越发展、扩大开放、改善民生、富民惠民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打响夏河旅游知名品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2,(7):108-111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诞生了名震中华大地的伟人,这些伟人、将帅和革命烈士的传奇人生和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延续至今。今天,伟人故里将不断深化、拓展,培育全景式的红色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加速实现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带动老百姓发展致富,作为自己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海西州紧紧围绕"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培育文化产业项目,推动第三产业实现新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挖掘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积极打造柴达木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大力推进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能带动加工制造、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多行业的协调发展,更能有效提高特色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与创意附加值,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因此深入剖析当前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河南特色文化发展现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找到影响我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建水县是红河州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项桂冠的占城.近年来,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2004年州政府旅游产业建设现场办公会已把建水定位为红河州旅游龙头城市,确立了"古城古典化,新区特色化"的原则和"发挥名城优势,突出古城特色,展示中原边地文化,构建国际旅游城市,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令人欣慰的是,丰厚无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使湘西州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富区之一。湘西州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发展旅游产业,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本文围绕民族民间文化是湘西州旅游产业精髓这一主题,分析了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如何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夯实湘西州旅游根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2日,2021宁波乡村旅游季暨鄞州艺术振兴乡村活动在东钱湖城杨村启动。活动以"春响大地,乡约宁波"为主题,现场推出17条精品旅游线路、27个重点旅游乡镇、100余项特色主题活动和特色产品,形成"镇镇有品牌,周周有活动"的乡村旅游系列活动,计划持续带热旅游市场、带动农户增收。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下一步,宁波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由规模扩张向精品打造、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全面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绿色高效的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金川自古以来就是尚善之地、礼仪之邦。藏羌回汉聚集一堂,嘉绒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融为一炉。深沉厚重的历史,多姿多彩的文化造就了金川人民纯朴善良、忠诚孝义、勇敢顽强、尚教爱国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近年来,金川县始终坚持把弘扬"孝、善、和"中华传统美德作为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三个倡导"在基层落地的精神内核,把加快推进"依法治县""以德治县"作为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全力打造"孝德金川",让"孝、善、和"成为金川人民的家风导向、道德新风和时尚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月,宁波市全面推进机构改革,新组建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从顶层设计上将文化与旅游进行了有机融合,被网友誉为"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文旅融合后的首个春节长假,文旅消费迎来了井喷。据统计,宁波市七天假期共接待中外游客、市民58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9%;旅游总收入48.42亿元,同比增长20%。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既给文化"加码",更为旅游"赋能",丰富了市民节日文化生活,带动了假日经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以漳溪河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为发展带,以五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为发展核心,着力创建"一带两区"示范,打造山水、田园、人文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富民经济、美丽家园"景观长廊,致力于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养生旅游综合体,打造"放飞梦想、留住乡愁"目的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慕名来到该镇参观学习、旅游的人数达40多万人次。实施"联动五村,一村一策,振兴发展"思路以来,西河镇  相似文献   

19.
桂西北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要重点开发其富有地方特色的喀斯特地貌探险旅游资源、黑衣壮和白裤瑶等民旅风情旅游资源、长寿旅游资源、壮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师公文化旅游资源。桂西北旅游发展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优势发展战略、绝品带动战略、联手开发战略、旅游扶贫战略和旅游促销战略。  相似文献   

20.
加快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旅游产业大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山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和带动全省服务业发展,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十一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