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提到农村,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青瓦土墙、圈舍遍布、泥路纵横、尘土飞扬的画面。但在重庆南川,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走进南川乡村,就如同走进一幅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风情画卷。灰瓦白墙的农舍规划有序,整洁干净的道路延伸至每家每户。南川大手笔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追求村容整洁"外在美"的同时,不断提升以社会新风为核心的"内在美",形成了一村一景、百村百态的乡村风韵。  相似文献   

2.
鲁宁 《走向世界》2014,(33):42-45
久居在喧嚣的都市里,有时会迷失自己,想找一处宁静、田园又充满温馨和浪漫的地方。这时,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浮现在脑海里:石屋、石墙、石板路掩映在青青的竹林里,古巷幽深,小桥流水,浮光倒影色彩单调但古朴典雅、意境悠远。这不是梦境,在临沂市沂南就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竹泉村。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们奉命考察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村”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走进华西村,那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场景奇迹般地映入眼帘:“中国华西”大楼巍然耸立,龙凤阁昂首蓝天,空中长廊商市繁华,村居楼房整齐划一,游乐场所设施齐全,锦绣江南移步成景,华西公园风光迷人。行走有环村长廊避风遮雨,空中有如盖绿树掩映,工厂机声隆隆欢唱,田园成方沟渠成网……说它“远看象林园,近看象公园,细看是农民的乐园”一点不假。  相似文献   

4.
<正>9月28日,宁波市首个田园综合体——达人村正式运营。达人村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北郊片区,是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俗表演、农家美食、农趣玩乐、田园夜色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于去年9月底试运营。一年来,达人村吸引了50多万名游客前去"打卡",门票营业额突破1500万元,已成为宁波新晋"田园网红"。在正式运营前,博得良好口碑的达人村已被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甬江街道北郊片区曾是宁波老城区内最大的蔬菜基地,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监管,盘踞了大量的农业设施用房,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落后的  相似文献   

5.
<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冬已至,万物萧瑟,若能在这风雪漫天的时节里浅酌一杯陈酿老酒,岂非人生一大快事!国人善饮,川人善酿,四川自古盛产美酒,而美酒又是文人骚客们满腹华章的最佳催化剂,才子与美酒,为四川这片充满仙气的土地增添了无尽的豪迈之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专项旅游等产品体系,增加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山环水抱,青瓦白墙,门庭花香……近年来,走进重庆乡村,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情画卷徐徐展开。各区县把发展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加强旅游与农业、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支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争创精品民宿。  相似文献   

7.
正3月27日,"在江北享江南"2016宁波"都市休闲四季游"精品线路发布仪式在洪塘鞍山村举行。"春之花""夏之恋""秋之韵""冬之味",四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篇章,构成了一张江北全年的"旅游地图"。在这"地图"中,15个江北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基本涵盖了江北赏花踏青、农事采摘、度假休闲、年节年味等多个主题,为市民出行休闲提供  相似文献   

8.
王雨晴  陈立民 《魅力中国》2011,(11):232-232
春意涌动,田园家居装饰风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从家具到家饰到墙纸,无一不弥漫着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田园的美,美在一种唯美洁净的自然气质。卧室里,用清新自然的布艺打造出田园风格;客厅里,到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和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就算不能真正身处乡村或田园,也能让人得到一种完全放松的体验,使内心充满宁静和舒适。  相似文献   

9.
《走向世界》2013,(27):26-29
<正>"银滩碧海绕青山,沧海酝酿出诗篇;琼浆玉液醉人处,晶莹汗珠化醴泉……"当你随着阎肃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优美歌声,踏入仙境烟台、美丽港城的大地,那一幅幅由蓝天、白云、碧海、阳光、海鲜,美人、美酒、美食所组成的漂亮画面,会不断涌入你的眼帘。那可真是美不胜收,酒不醉人,人自醉!到了烟台,与沙滩、海水亲近,与时令水果、海鲜接吻,那是一种融入大自然的享受,而舌尖这里的美食、美酒,那真是一种少有的潇飒、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田间屋舍灰墙黛瓦,错落有致;乡村公路平坦整洁,路灯整齐;产业基地硕果累累,生机盎然,俨然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图景,不同时节,前来赏花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作为重庆十强特色微企村、最美乡村旅游度假村和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9,(8):109-109
位于北京柏悦酒店65层的北京亮酒吧绝对拥有京城所有酒吧中最佳之景观,作为一个私密的、充满现代气息的经典红酒与鸡尾酒吧,客人将在此伴随着爵士音乐,在云端品味美酒与生活。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青龙村有9个村民小组,1886户,5425人。1935年11月9日发生在这里的青龙场战斗被朱德总司令称赞为"天芦战役中的模范战例"。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各方面的关心帮助下,青龙村重建了5个聚居点,1个古镇核心区,并创造了聚居点"自管委"模式,走出了一条深化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全村围绕新村布局产业,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生态观光农业,种植称猴桃1000亩、葡萄300亩、黄栀子和蒲公英等中药材460亩,着力构建田园镶嵌、汇水聚核、产村相融、田居相连、田园相依的生态自然田园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悠久的古樟古道、古色古香的休闲公园、悠然惬意的田园风光……走进象山东陈乡樟岙村,一幅古朴精妙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展开。作为东陈乡名副其实的"第一村",樟岙村位于东陈乡中部,建村已有730余年,由原樟岙村、南堡黄村、普陀何村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022户,3000多人,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近年来,樟岙村坚持环境为先、建设为要、文化为魂发展思路,着力打好生活宜居、生态宜游、生产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组合拳,村  相似文献   

14.
村土地利用规划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乡村复兴等背景下产生,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对连云港市赣榆区3个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被调查村庄的基本情况,对当地农民进行结构式问卷访谈,充分了解他们对村中土地利用与规划的真实意愿与需求,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针对实地调查结果,利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明确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农民的意愿与需求,文章提出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以漳溪河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为发展带,以五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为发展核心,着力创建"一带两区"示范,打造山水、田园、人文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富民经济、美丽家园"景观长廊,致力于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养生旅游综合体,打造"放飞梦想、留住乡愁"目的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慕名来到该镇参观学习、旅游的人数达40多万人次。实施"联动五村,一村一策,振兴发展"思路以来,西河镇  相似文献   

16.
7座山岭6条大沟横卧的范家门村,是河南省登封市的一个干旱缺水村。2008年,在搬迁扶贫政策扶持下,范家门村群众整体搬入了乡政府所在地的玉溪社区。范家门村村支书范占标说:"现在群众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原有的山区田园,决不能弃之不管,如何开发建设山区,造福于村民,造福于社会,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投资建水利搬迁出来的当年,范家门村村干部就自费到北京、四川等同类地  相似文献   

17.
“姑溪枯溪,木板当墙,番薯当粮,有女莫嫁姑溪郎。”过去,在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姑溪村流传着这样的一句民谣。如今的姑溪村,叮咚溪水唱欢歌:林木葱郁、果园飘香、牛羊成群、鸡鸭欢歌……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山水美景。这是省民政厅扶贫工作组情倾小山村,用真挚的情怀和辛勤的汗水扶出了小山村一片新天地。短短四年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800元,迅速猛增到2003年的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零直线上升为9郾2万元。姑溪村地处赣江源头、大山深处,远离县城60多华里,真可谓“山高皇帝远”。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  相似文献   

18.
看世界     
《走向世界》2013,(21):12-13
<正>日本稻田画Japanese paddy ield images4月份是种水稻的季节,而日本青森县田舍馆村的农民却在为一年一度的"稻田艺术节"做准备。农民们将几种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插在预先标记好的位置上,待到7月底,人们就能观赏到一幅幅绝佳的稻田画了。图为日本田舍馆村的稻田画。荷兰郁金香海A loral sea of Dutch tulips5月,数百万  相似文献   

19.
悠游新西兰     
新西兰是个适合让你优哉游哉地去享受她的国度。这里四季景色怡人,仰首但见蓝天白云,满目尽是嫣红翠绿。延绵辽阔的沙滩和湖泊、苍莽的丛林、青葱的田园、幽幽的深谷峻岭,宛如一幅幅不假修饰的风景画,教人怡然神往。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里民风淳朴,处处弥漫着平和的气息,置身其中,多少有点找到世外桃源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正每逢周末,福建省武夷山下的南源岭村都会迎来一批批自驾车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其中不少游客是慕名前来,他们住在农家,漫步七彩田园,亲手采摘葡萄,品尝乡村美食,不少游客流连忘返。村民的日子也因此过得红红火火。而就在几年前,南源岭村很多农民还在为生计发愁。2005年,由于武夷山世遗保护二期工程、宁武高速公路建设、303省道拓宽、大红袍山庄等项目建设的需要,南源岭村1.35万亩土地被征用,有三分之二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虽然他们获得了不同程度经济补偿,并陆续搬进统一规划的新居。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