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国家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2.
企业自主创新 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积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任重道远。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积极进展(一)研发经费较快增长,工业企业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活动投入的主体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的国家,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合理等是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性因素。因此,要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采取一系制度性措施,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基础。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资源的…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战略呼唤创业投资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是我国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自主创新战略呼唤创业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晓姝 《辽宁经济》2009,(11):16-17
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国家采取各项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企业受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根据各自的情况对其自身发展进行再规划?在国家的调控政策下,由于各企业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差异,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有差异的。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存在着风险,只是风险的种类和大小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合理等是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原因。只有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用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完善财税制度、建立科学核算体系和环境治理监督体系激励机制以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制度的创新,才能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把提...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培林近期撰文就一些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误区问题进行了澄清。 不能简单地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判别增长方式的优劣 经济增长有三种源泉: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加强微观管理和改善要素配置: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的不同组合,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构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基础李姚矿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经济学家常常运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分析的均衡分析法建立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现代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理论,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生产率的变化来划分各个国家或某个国家在不同时...  相似文献   

10.
张锐 《改革与开放》2005,(11):21-23
<正> 构筑创新高地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纳入到了"十一五"规划的战略大盘之中。而支撑这个大盘的就是国家、社会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摆脱传统桎梏中阔步走来的中国经济不断破解着前行中的一系列重大发展命题。在近期视察时,胡锦涛总书记将自主创新说成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和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他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科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国家与区域间相互竞争的焦点。首先综述科技人才及聚集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和聚集性,参考人口聚集模型,设计科技人才聚集度模型;最后以安徽省16个地市的截面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测算了科技人才的聚集度,分析了科技人才聚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安徽省科技人才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丽  李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4):21-25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2011—2019年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不佳,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有所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提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处于低等耦合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而其中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定位。本文在参照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建刚  王健  李红 《特区经济》2012,(5):192-194
特色经济就是在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依托比较优势,以技术创新或特色工艺为支撑、以特色优势产业为载体,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绿色、高效和富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利用区位优势以及当地的资源优势,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不断提升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而形成极富区域特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促进西宁地区特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吕思佳  罗岚 《科技和产业》2022,22(9):106-114
低碳城市建设是国家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需求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创新-环境-能源”的评价体系,计算全国228个地级市的低碳发展质量,依据发展质量得分将其分为高质量城市、中高质量城市、中低质量城市、低质量城市4种类型,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主要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质量大体符合东高西低的地理特征,但西部也存在个别高质量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科技创新依次是中低质量城市、中高质量城市、高质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科技创新与社会公平是制约城市低碳发展的表达层主要障碍因素,科学研究等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是指标层障碍因素。城市低碳建设应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关注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而对于高质量城市应额外注意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张婧  何敏  彭大敏  曾婷 《中国西部》2020,(1):101-109
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人才强国战略确定为国家战略。四川省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但相比沿海发达地区,仍存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政策落地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顶层设计、构建“技术经纪人”人才服务体系、优化科技创新人才机制体制、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开放、合作和交流等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创新链全覆盖”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日益加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增强我国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梁瑞敏  高鹏 《科技和产业》2014,14(9):125-129
科技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对科技创新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至关重要。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DEA评价方法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山西省科技创新活动十年的相关数据,获得各年份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并绘制了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动态发展趋势图。结果发现,山西省科技绩效发展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山西省的科技绩效平均水平较高;非DEA有效是由于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智力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及核心变量,通过门槛模型实证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智力水平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R&D)随智力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产出(TIM)在智力水平超过23.656 1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产出(PCP)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智力水平提高先增强后减弱;当智力水平超过23.656 1时,R&D、TIM和PCP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实现智力与创新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扩大、国际性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是技术创新给予了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以最强有力的支持。在美国,由中小企业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过了大企业,尤其是那些掌握尖端技术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近几年问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构成和实际状况与日本的中小企业相比存在着差异,因此,对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构成和实际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