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中国金融市场愈发不能独立于全球金融市场之外。尤其近几年,国际投机资金给我国金融市场安全带来较大影响和冲击,国内学术界基本认同国际投机资金(即热钱)流入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中,国际投机资金主要代表有:宏观对冲基金,如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华尔街几大投行,如高盛集团(GoldmanSachs)。热钱流入推波助澜的造成我国金融市场虚假繁荣;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正常运行;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阻止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加强对已流入国际投机资本的监管和疏导;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等,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3.
郭光 《魅力中国》2010,(23):375-375
本文针对国际投机资本引发金融动荡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入的动因以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化解金融动荡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蒋运 《特区经济》2010,(12):271-27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由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实证研究综述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因。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短期资本流动与中美利差、房地产指数以及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而汇率的变动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不大,汇率的预期变动才是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柏宝春 《山东经济》2013,(3):96-103
随着经济贸易的日益全球化,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日益提高,由此带来具有高风险性、投机性和超短期性特征的国际投机资本在我国大规模频繁流动和炒作,给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并引致一定的金融风险。对我国而言,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短期投机资金流动的监管,加快构建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谨慎稳妥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弱国际金融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6.
张明 《环球财经》2011,(5):101-101
第一季度,中国新增外储1974亿美元,实际利用FDI却仅有303亿美元,这意味着大量的外储增长不能被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所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索罗斯们”是指那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以雄厚的货币资本专门进行投机生意的投机家。1997年5月,以泰铢贬值为导火索,东南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资基金在此次危机中名噪一时。当  相似文献   

8.
一方面,国际短期资本对中国情有独钟,人民币和中国外汇储备在源源流入的“热钱”推动下节节攀升。 另一方面,此前一直高歌猛进的国际长期资本却开始露出疲态,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新设立企业都在一步三回头。  相似文献   

9.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1):B004-B007
尽管年底采取了动用大量外汇储备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的措施,但2003年仍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最多的一年。不过,关于当年外汇储备增加的来源,坊间议论较多的就是国际“热钱”流入所致。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继200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相似文献   

10.
张明 《环球财经》2011,(7):86-86
欧债危机重新爆发不会改变短期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的格局。不过,如果本轮危机的强度足够大,它可能导致短期内国际资本流动的暂时逆转  相似文献   

11.
国际资本流入与国内经济增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际资本流入对接受国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而实际上,国际资本流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在学术上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并对争论所在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国际资本流入、市场环境条件与经济增长三者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并在此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收集117个国家1970~2007年相关指标的数据来验证国际资本流入在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市场环境门限条件。本文的数据支持国际资本流入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存在显著的市场环境门限条件,在此门限条件以上,国际资本流入与国内市场环境在经济增长作用上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且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入其所对应的门限条件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3.
直接法在考虑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常统计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隐藏在贸易、直接投资等渠道中的资本流动进行合理调整,估算出中国金融资本流出流入规模.结果表明,中国正经历着金融资本的双向流动,且隐性资本流动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放松资本管制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升值压力,长期内国内金融市场深化将促进金融资本有序正常流动.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复苏及各国货币政策的双重不同步加剧了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严重冲击。为应对境外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涌入,新兴市场国家被迫采取了各种临时性资本控制措施。本文在文献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因素,对短期资本流动趋势及新兴市场国家实行资本控制的动机、手段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莉 《首都经济》2007,(10):50-54
甘剑平提到.目前教育行业出台的一些政策对于风投公司来说都是一些利好消息.对于进入中国的风投来说.没有什么比政策的稳定和透明更加好了,因此他认为.如果国内的政策能继续保持稳定性和透明性。那么资本和教育约会的故事将会越来越多的上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邵律  沈兵 《上海经济》2014,(10):31-31
9月25日,由华顿经济研究院、正和岛、高思研究机构主办,昆明莲花财富中心承办的“2014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国际资本高峰论坛”在昆明洲际大酒店隆重举行,500余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出席这一盛会。 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中国证监会创新业务部副主任王欧、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等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混合所有制”、“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新常态下的企业应对之策”等重要议题展开研讨,共商企业创新和深化改革大计。  相似文献   

17.
引进外资与失业:新经济地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合了Harris-Todaro(1970)城市失业现象与Krugman(1991)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模型中制造业生产呈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与产品差异化特性,且城市存在失业现象.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引进外资对于失业的冲击.文章指出,随着失业国的外资引进,该国制造业扩张,但是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果引起制造品价格下降,而抑制了制造业部门的扩张;规模经济效果导致资本引进国的城市失业量与失业率同时下降.此结论与Corden和Findlay(1975)在小国开放经济体系关于"引入外资导致该国失业量上升、失业率不变"之发现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FDI流入的决定因素:基于国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罗知 《南方经济》2009,(1):33-41
本文基于1992—2005年我国14个FDI主要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分析了FDI流入我国的原因。无论是在所有国家样本中还是在欧关发达国家样本中,资本来源国的市场规模和双边贸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资本来源国相对劳动成本的提高会增加亚洲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资本来源国贷款成本的相对降低会增加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应否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导言 资本自由流动,是指国内外的机构或个人在无需国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就可将投资资金汇入国内或汇出国外,并可按官方汇率在本币与外币间自由兑换.自1994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允许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方面的人民币与外币的自由兑换,但人民币还没有实行完全的自由兑换.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中国是否需要或应当何时允许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我们将通过利用有关的经济学研究结果,特别是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来分析资本自由流动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益和代价.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institutional defects in the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irregularities in social security funds revealed in the Audit Report by the China National Audit Office. The author divides the irregularities into fiv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fund u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titutional root cause of the irregularities lies in the unreasonabl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hich currently faces man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risk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imple rhetoric about strengthening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annot help to reduce illegal practices, or to realize risk control. The only solution is to reform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pecifical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regulate the administrative cos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behavior of its agencies, through legislation, reform the investment regime to increase rate of return of pension assets, and adjust and reshape the exist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o as to elevate its pooling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