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伟平 《长三角》2011,(4):18-19
人民币跨境结算,是指境内企业对外开展跨境贸易往来时,使用人民币作为进出口计价和结算货币。跨境人民币业务主要包括贸易结算、贸易融资、跨境融资等。人民币跨境结算方式有助于加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热议的话题.货币国际化需要哪些条件?而我国现阶段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拥有哪些优势与不足?美元、欧元与日元作为国际货币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既有启示又有竞争,人民币怎样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研究》2009,(7):20-20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2009年7月6日在上海启动,标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一)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快速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于2009年7月起步。2009年,我国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仅为35.8亿元,2012年迅速增至2.94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2.06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8764.5亿元。2011年银行办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1108.7亿元,2012年增至2840.2亿元,增长156%。2012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占我国货  相似文献   

5.
浅析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是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已与周边许多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也在香港以及俄罗斯上市,但是人民币作为金融产品的范围还是比较狭窄,市场波动浮动也较大.相对于金融市场的风险来说,国际贸易者更关注如何在贸易中获得更稳定的预期利润,也因此国家进一步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笔者是从货币国际化的历史出发来分析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取得了一些喜人成绩,主要表现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离岸市场建设与资本项目开发等方面。为了保持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国际前景和持续推进,应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鼓励人民币计价融资,争取人民币在2015年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梁珩 《企业研究》2012,(20):156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以人民币报关并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结算,业务种类包括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多种结算方式。从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施现状看,既为我国进出口企业规避了汇率风险,为人民币走向国际自由兑换货币,建设区域货币,改变美元为主导的贸易货币积累了经验,对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或困难,必须认真对待,采取相应对策,为人民币国际化征程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人民币也逐渐走向世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大幅贬值,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今的国际货币体系。近几年,随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推行和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研究,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反两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家,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通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的过程。美国次贷危机后,了迅速发展经济,狂印美钞救市,由此造成美元贬值。这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风险。从国内外的经济现状看,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了一些条件。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国际化条件来探讨国际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基于我国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实务现状分析,指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及相关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支付清算体系、加大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减少出口试点企业名单审核环节、制定出台全面系统的操作规程、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型货币形态,演变成为一种数字化的价值符号,其底层科技具有天然的跨境属性,契合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需要。数字人民币点对点支付特性、数字钱包载体以及可编程模式,既可弥补现行跨境支付模式缺陷,又有利于重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格局,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仍面临法律依据与域外效力确认、货币替代与主权冲突、运行模式与结算标准分散、国际监管与纠纷解决机制缺失等制度困境。为此,应统筹推进数字人民币国内立法与国际规则同步建设,推动国家间货币主权的让渡与货币互换网络建设,加强跨境支付技术标准与规则的国际协同,建构国际监管与纠纷解决机制,补齐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制度短板。  相似文献   

12.
张大龙 《西部财会》2010,(12):52-55
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但也面临许多亟侍解决的问题。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的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正在向纵深推进。对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意义、影响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找出推动跨境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2,(11):18-18
"人民币国际化要三步走。"——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教授日前在广州金融办和越秀集团联合主办的珠江金融论坛现场所阐述的观点。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要按阶段划分,大致上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计价货币;其次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结算货币;最后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各国承认的国际储备货币。"现在中国股市是否便宜不知道,要崩盘时才会进场!"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的发展,令我国数字人民币进展加快。数字人民币直接关系到货币数字化的推进及支付体系数字化的转型、国家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对冲私人数字货币的影响、金融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加快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发展数字人民币具有经济转型和制度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场景、金融科技发展和竞争容错、高质量经济发展和超大贸易规模等机遇与优势;同时也面临市场、技术及体制约束,以及复杂国际环境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完善货币及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数字人民币技术体系、金融生态环境体系、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加强数字货币技术与规则和国际合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的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是综合实力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结果,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一个逐步有序推进的过程。逐步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地区性硬通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在中国经济总量迅速上升的同时,国际市场对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贸易呈现多元化开放格局,世界金融储备体系和世界贸易结算体系的变化趋势,促使全球贸易体系必将趋向调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人民币已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已经广泛流通,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应当是众望所归。我国将以渐进方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汪玲 《乡镇企业科技》2010,(28):151-15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已于2009年七月上旬在上海、广东等四市相继展开,该试点工作对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促进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有着重要意义,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同时具备国际支付结算、国际储备和锚货币等功能,而要实现这几项功能则需要建立境内货币流出机制和境外货币回流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QFII"或是促进境外人民币回流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一枝独秀,国内要求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因经济政治条件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各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一枝独秀,国内要求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因经济政治条件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各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末,我国出台了珠三角与香港地区之间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制度。2009年7月,我国确定了第一批包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的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随着我国与全球经济金融的融合日益紧密,市场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不断上升,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