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与人格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国 《发展》2011,(4):141-14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较高层次的“素质”。那么什么是最基本的“素质”呢?我觉得最基本的素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素质,及人格素质。人格素质可以分为精神世界的均衡和人格建构的完整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企业发展需求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阐述当前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概念及内涵,探讨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意义及其途径,主张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企业管理方面的素质拓展活动,加强结合素质选修课教学提升人文素养,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与培养等。  相似文献   

3.
梁兆光 《发展》2008,(9):99-100
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就以学分制方式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所具有的新特点,给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以及以学分制的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需要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在理论和实践昙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对高校共青团在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方面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钱峥丞 《魅力中国》2010,(35):245-245
艺术素质教育是通向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够促进大学生青年人格的完善和提升,还能够启迪大学生在科学学术方面取得突破和进步、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论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素质的价值与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承军 《理论观察》2005,(6):124-125
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而非智力因素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大学生的高质量的情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6.
郭秀 《黑河学刊》2009,(6):126-127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文明的可靠保证。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让当代大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迎接生活的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于洋 《黑河学刊》2010,(9):104-105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处于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同时又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危险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常常面临一些困惑。由此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从而养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曹鸣喜 《魅力中国》2011,(5):280-281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审美能力。人们常说“书如其人”,是指一个人所写的字与他的人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书品乃人品”,通过书法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从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做一理性思考,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从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做一理性思考,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开始,湖北省将投入1、4亿元,从农村本地青年中选拔1.86万人,接受“全免费”的大专学历教育,到2010年可实现“一村一名不走的大学生村官”。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对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暴露出了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和“不实用”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实证分析表明,影响“末代80后”大学生幸福指数较低的因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特别是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尤深。提高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措施主要是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三方要形成合力,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自信而稳定的人格品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董蓓 《理论观察》2023,(5):72-75
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课程内容,能够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系统课程体系对现代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形成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民族性格、红色品格,以及“理想人格”。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展开论述,从教学实践层面提出实践方法,以期与更多教育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恶劣的环境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低落,心理健康素质下降;良好的环境可优化大学生的心境,塑造健康的人格,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崔红丽 《理论观察》2014,(12):159-160
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伟大目标。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目前处在偏低的状态:缺少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较弱、不具备创新人格。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期应试教育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等都是导致大学生创新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可以从提升教师创新素质、利用第二课堂、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创新实践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16.
郑向辉 《新西部(上)》2009,(12):126-126,111
文章论证了对大学生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的必要性、作用、方法;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阐述了高校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在校大学生管理力度、消除高校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全市70多万名大学生中开展带薪学农、学工、学军等社会实践活动,此举被称为“新上山下乡”,引发舆论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8.
邓梅 《西部大开发》2011,(3):74-74,79
新时期的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社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而大学生的思想政冶工作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保障,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级高校领导的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有用人才目标的思想保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石蕾 《发展》2013,(2):93-94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高、玄、虚、浅、散”等现象,制约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工作方式,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同时塑造理想人格,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饱含生活元素、凸显人文色彩、富有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出现诸多社会适应不良症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代大学生个人人格修养的欠缺和不完善,缺乏理想、科学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和文化人格。就此,本文在分析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理想人格修养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和一个完善自我修养的办法,希望以此帮助当代大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