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的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讲究的是戏曲的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戏剧舞台美术的运用,很好地体现着戏曲的这些特点.道具,是戏剧舞台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戏曲舞台上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地方戏曲更是生机勃勃,深扎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相似文献   

3.
王战备 《魅力中国》2013,(19):146-146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张绪霞 《魅力中国》2010,(3):370-370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势。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艺术。表演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在艺术比上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族艺术,是世界戏剧的一个分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与文学历来联系紧密.《聊斋志异》的戏曲传播一直是其非语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传统的“聊斋戏”又显现出与时俱进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黄敬 《魅力中国》2014,(11):90-90
历史反复证明,中国戏剧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戏曲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在舞台上展现的是斑驳陆离的生活图景,刻画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描绘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表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爱情、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憧憬,再现的既是生活的真实又是美的观赏。正因为此,从先秦的原始歌舞到宋、金时代戏剧形成,以及元杂剧的兴盛、明清传奇戏剧的脱颖而出,显示出浩浩荡荡的庞大气势。清代中叶,地方戏更是如雨后春笋、似烂漫山花遍布神州大地。经过近千年的不断发展、更新,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说,从始至今,还没有一种文学形式比戏剧更接近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感到欣慰和满足。  相似文献   

7.
王好文 《魅力中国》2013,(14):80-80
传统戏曲做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其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色彩缤纷的地方风味汇成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然而。戏剧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民间戏剧还是文人戏剧,它是我们这个时代、大众传媒时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科学发展戏曲电视化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戏曲艺术是行动的艺术,它是以表演为中心,载歌载舞,是程式化的舞台艺术,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使观众可获得多方面的艺术享受。身段是舞的体现,是戏曲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9.
董莉平 《魅力中国》2014,(19):116-116
戏剧就要遵从戏剧的规律,围绕人物塑造,把剧情铺陈好,把矛盾处理好,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好。人物是关键,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借人物刻画来完成故事结构和思想表达,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戏剧创作的成功与否。通过长期的戏曲实践,我就农村题材戏剧创作中的女青年形象塑造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伟 《魅力中国》2013,(14):81-81
戏剧是以人的动作、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的。人物形象是剧本和舞台艺术各部门的创造中心,而服装、化妆是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精神气质的有力因素之一,是演员塑造舞台形象最直接的辅助手段。本文对戏曲人物造型艺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邵桃云 《魅力中国》2009,(36):181-181
艺术创造力离不开一个戏曲演员的文化素养的提升与感悟能力的强化。一个戏曲演员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演技娴熟的艺匠,不能满足于人物塑造的一般性理解与认识。如果把唱、念、做、打这一整套复杂繁难的表演技艺,称做戏曲演员的物质手段的话,那么在剧本文学中所规定的独特性格、真实的感情和鲜明的任务创造,则可以看作是这些物质手段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它是戏曲演员表演二度创作的依据和任务。在所有戏剧表演形式中,戏  相似文献   

12.
张宪春 《魅力中国》2013,(10):74-74
中国戏曲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很深厚的民族特点。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在世界戏剧文化中独树一帜。戏曲舞台美术的设计应该融入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进行意象化的设计,充分的展现出戏曲的特性,让戏曲艺术更好地保持其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车强福 《魅力中国》2013,(28):106-106
戏曲艺术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对当代戏曲的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较为宽泛宏观的命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来论述。然而,在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和全球范围普及应用的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中。探讨其传承和发展,却又有着实际的现实意义。这或许是一种“文化自觉”的最根本的表现吧!  相似文献   

14.
郑兆雨 《魅力中国》2013,(28):114-114
戏剧是人类恒久的精神需求.是人类最具魅力的创造。研究戏剧的价值内涵,对于中国戏剧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中国戏剧的价值建构,首先是重新认识传统戏剧及其经典作品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自觉担当中国戏剧传统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其次是更客观地评价戏曲与话剧相辅相成的关系,强化对剧种特色的坚守。  相似文献   

15.
一、戏曲是演员的艺术中国戏曲,印度戏曲,希腊古典悲剧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剧种。东方戏剧和西方欧洲的戏剧,侧重点不同。古希腊悲剧注重的是剧本创作,戏剧评奖时,都是奖励剧作者,而不奖励演员的表演。  相似文献   

16.
实验戏剧《一夜一生》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小剧场戏剧,在北京的繁星戏剧村上演近百场,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分析该戏的艺术创作手法,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运用,剧场想像空间的激发,创作遵从演员中心等戏曲特有的传统创作观念,是其票房成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向鹏 《魅力中国》2014,(7):122-124
可表演性是戏剧翻译中颇具争议的话题,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看法。从中国古典戏曲经典化、案头化,中西戏曲文化传统差异以及戏曲文本与戏曲演出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古典戏曲外译的过程中,译者翻译的重心是解决语言和文化隔闽,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戏曲文化,而不是考虑让中国古典戏曲如何用外语在舞台演出,故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可表演性。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朝戏曲在全国范围内最为兴盛时期的经典之作,无论从文学性、思想性来看,还是在戏曲表演、声腔发展方面,在中国戏曲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4,(7):48-50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是宁波民间戏曲活动的主要力量,作为地域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代表性组织,其与人民群众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文化渗透力。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得到了充分发展,正逐步成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夺期文化视点选取一个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民间剧团宁海蕾蕾(平调)越剧团以及一位本地著名业余戏剧表演人士钱后吟为典型,带领读者近距离了解活力与实力并存的宁波民间戏曲团体。  相似文献   

20.
戏曲音乐是以集中表现戏剧内容、体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情境氛围为形式而产生的,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戏曲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变革,而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又改变了戏曲艺术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