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晓 《广西经济》2007,(12):52-53
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2.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今,人类面临着自然生态和工业文明发展严重失衡的危局,这就意味着人类生存安全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自然生态、工业文明和人类发展的和谐共生?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不仅是全世界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应当从发展战略高度、管理制度、市场机制、法律法规、经济与能源结构、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合理、科学、和谐的生态秩序,既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维护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秩序的形成必须借助政府的管理力量和有效的管理机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不仅是农村经济要得到新的发展,农民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富裕,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体制得到完善,生态意识得到提高。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制度缺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为此,必须从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方针政策进行了详尽阐述,体现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李俊彦 《发展》2009,(10):124-125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人在向自然界获取利益过程中,生产和生活方式欠缺生态化的问题。因此,不断提高人的生态环境意识,使之形成生态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这是我党生存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纵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何龙娥 《特区经济》2021,(2):152-154
生态文明建设的走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基础性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生态思想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明确树立科学生态思想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各个时期生态思想观念的异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持续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百年来,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而如今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并在构建美丽中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鹏飞 《发展》2014,(2):33-35
正甘肃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北方荒漠和沙漠交汇处,是黄河和长江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具有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环境净化、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多重生态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甘肃,对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西部边疆稳定、民族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生态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十分脆弱。一是受人类开发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受人定胜天控制自然和有人就有一切等人类中心主义影响,全国人口迅速增加,各地盲目开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论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2,(12):79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二、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公众生态意识淡薄,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现代化转型。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定位现代化城市发展、完善城市生态动能区及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在我国的众多领域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农村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生态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准确掌握生态农村的内涵、创建生态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当前农村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有效的生态农村构建措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建宏  张龙生 《发展》2010,(4):17-18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总结历史、顺应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过去我们片面追求GDP至上,结果造成自然破坏、生态恶化、人被物化现象显著。现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要把重点和全面结合起来,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二是要把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物的尺度,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来衡量经济增长方式和我们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9.
郭振宁 《发展》2010,(7):28-2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笔者认为要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相似文献   

20.
齐齐哈尔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和发展道路:立足得天独厚的嫩江自然生态,把鹤城创建为高品位的边疆生态型城市;坚持制度保障,积极构建生态鹤城治理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科技创新,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着眼于社会自然生态一体化,打造绿色鹤城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