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不是很显著。许多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以及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途径上找原因。认为利率尚未市场化、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滞后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要解除这些制约因素是个长期过程。信贷渠道仍然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1998年初我国取消银行贷款规模限制也使得信贷渠道的传导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本文将结合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传导途径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的目的是在于试图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或短期的名义利率,从而达到影响产出和就业等经济实际变量的结果。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会通过货币传导机制的渠道来影响产出。在货币政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由流通中货币和银行准备金组成的基础货币供应量,例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分析和说明货币政策的实施如何诱发和影响徽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置发生变化的机制.其途经可通过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货币幻觉纳入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并利用2000年9月到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经过HP滤波处理后采用Almon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出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我们发现在考虑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一方面,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且利率对投资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储户不存在货币幻觉并且利率对储蓄的调控作用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社保制度的缺位增强了储户的安全性动机以及投资渠道的不完善导致了储蓄的利率刚性。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非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外汇占款不断增多、受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制约、处理历史坏账和体制转轨的压力、商业银行超额储备不平衡、金融市场欠发展等。中长期看,我国必须加快金融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稳步、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巧妙、逐步地抽回市场多年积累的流动性。在近期,我国应按照市场原则,相机抉择,推进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配合政府其他部门的政策手段,继续贯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程成 《湖北经济管理》2014,(16):124-12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方式的逐渐转变,利率政策不仅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构成,更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实表明,我国利率政策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有助于为如何提高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更加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90年代以前日本的货币政策为传统的利率诱导型 ,90年代以后 ,为了克服经济萧条 ,日本银行采取了大幅度放松银根的政策。1 995年在再贴现率降低为 0 .5 %的历史最低记录后 ,日本将作为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 (无担保银行隔夜拆款利率 )依次下调 ,1 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8月间采取了所谓的零利率政策。日本银行想通过降低中长期利率来拉动总需求的增加。但是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并不理想 ,其原因之一是货币乘数下降。本文以 90年代为中心 ,考察日本货币乘数为什么下降 ,并探讨如何使其货币乘数上升  相似文献   

8.
9.
信贷投放、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政策中介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广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和GDP序列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信贷投放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决定了在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中,信贷渠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于货币渠道.  相似文献   

10.
宗强 《中国经贸》2011,(12):102-103
在我国现有银行业监管架构和采取信贷规模管控的调控方式下,调控行为、监管行为和监管目标会明显影响信贷规模进而影响银行业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可能在基础货币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引起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动。因此,研究宏观调控行为、监管行为及其所指向的目标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是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完成货币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的。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和演进起始于1911年IrvingFisher提出的直接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和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时期、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时期、货币主义的货币供给传导机制时期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时期,并对每个阶段的理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的.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和演进起始于1911年IrvingFisher提出的直接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和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时期、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时期、货币主义的货币供给传导机制时期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时期,并时每个阶段的理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是人民银行最终实现其政策意图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西方经典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非有效性的现实,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和传导途径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视野内,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这有赖于应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讨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几个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疏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传导偏差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占据着核心地位。尽管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但研究表明,由于金融市场尚欠发达,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供给者的间接融资仍占据主导地位,主导着我国信有资金供给。自1998年以来,围绕着社会信用资金调控问题,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信贷政策实施以及商业银行管理上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本文从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的存在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的原因,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提出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宏观经济的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以房地产价格为例,对我国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显著的;利率和汇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不显著的;短期内房地产价格对产出有正向冲击作用,但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史存治 《北方经济》2008,(12):73-74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现状是以信贷传导为主渠道,随后分析现有商业银行体制对信贷传导的制约,最后指出通过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才能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