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哈代的小说人物画廊中,苔丝是一个极富光彩的女性形象,她的美在她的悲剧中熠熠生辉。本文试将苔丝的悲剧放入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多丽丝·莱辛以细腻的笔调描述了《到十九号房间》中女主人公苏珊的悲剧故事。苏珊矛盾的性格、角色间的冲突,揭示了她的婚姻历程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哈姆雷特》中的女配角乔特鲁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善变轻浮、不忠贞甚至淫荡的人物形象,这种看法把她的性格特征简单化了。其实,她受克劳狄斯蒙蔽利用又遭哈姆雷特拒绝、排斥,是个悲剧性人物。她是自身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受害者,是被男性主宰的社会所吞噬。在她身上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现实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女主人公苔丝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是作为被害者的她最终却被送上了绞架。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所描绘的麦克白夫人是一个阴险毒辣的、没有人性的恶女人。为了追逐权利,她唆使丈夫麦克白进行谋杀国王等一系列罪恶活动,因而被人们称为莎剧中"最恶的女人"。麦克白夫人的恶女人形象是现实的反映;她具有多重性格。文中也论及了其必然灭亡的、可耻的下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人物的命运悲剧、环境悲剧、性格悲剧三方面分析了哈代的悲剧小说,展现其小说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为研究哈代及其小说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哈代对于性格与环境的理解、诠释,形成了哈代式的悲剧。他笔下的人物都饱受无情的环境和不可预知的灾难的折磨,人的力量和生命变得渺小、脆弱,无法凭个人的力量去对抗命运和周围的环境。以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代表作为切入点,以对"性格与环境"的独特理解,在哈代构造的特定的时空背景中去体会作者的"悲剧情结"以及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贾宝玉具有女性化性格倾向,还兼有叛逆与顺从的三重性格。"天才"浮士德身上体现出追求感性体验的自由个性和勇于践行生命终极价值的创造个性。跨越时空的界限,贾宝玉和浮士德性格有相似之处,都追求最高生命价值,都有过无法摆脱的矛盾和痛苦,最终都获得了精神的解脱。他们的悲剧经历和悲剧命运都表达出人类对实现自由与超越的热切渴望,表现了对人性和人格和谐的无限向往。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浮士德的个性更积极主动,更具创造力。从两个悲剧人物个性中可以看出中西民族性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理论早期杰出代表,《诗学》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理论,是西方悲剧学说的开端。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和性格论出发。对赛珍珠作品《大地》中的女性人物阿兰的个人命运悲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一个有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创作正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生活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抒写着生命悲剧和女性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人们都在研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多面性和其形成原因,众说纷纭,有正面的评论,也不乏对哈姆雷特性格的负面讨论。本文将从人性的角度,从哈姆雷特的行为表现的合理性方面来探讨解读哈姆雷特的性格及形成原因。首先就作品的悲剧方面做详细定位,以"人性"的观点深入分析哈姆雷特的各种性格表现,表现的合理性及其成因。同时结合时代社会特征和时代文化性格以及文艺复兴时的各种社会价值观,系统的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做辩证的分析,肯定哈姆雷特的智慧,并阐明其性格的时代价值所在,展现哈姆雷特性格的矛盾而又合理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嵇康和何心隐虽相隔千年,但二人的人生悲剧及其原因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拟从他们的性格、思想和人生观、个人魅力等方面对其人生悲剧及原因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作品《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形象分析,力图深刻地揭示哈姆莱特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形象,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性格特征,揭示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现实之间的矛盾.说明哈姆莱特的性格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阶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张居正出身平凡,却勇于抗争,最终问鼎首辅宝座。因主持万历新政,挽救明朝于危亡,万历皇帝称其"功在社稷,泽被苍生"。然而,他最终也未逃脱"靡不有始,鲜克有终"的改革家命运。近些年来,学者们分别从政治体制和个人性格等方面出发,探讨张居正悲剧的原因。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着重分析张居正在命运、事业、伦理、性格方面体现出的以抗争性为核心的悲剧精神,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张居正及其悲剧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品《伤逝》的主人公子君是一个痴心的为爱而奋斗而牺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但是盲目的爱显示的巨大的力量,随着旧势力的反扑、失业的打击、人性弱点的膨胀和性格缺陷的彰显而逐渐降低消散,并终于导致他们的家庭破裂。曾经相爱的两个人从此走向陌路,子君在父亲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中走向了坟墓,最后在无爱的人间痛苦地死去。她的爱情悲剧是当时的社会所造成的,但是与其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格格的人生悲剧具有多重性。她的悲剧,既是一个叛逆女子的悲剧,也是一个聪慧女子的悲剧,痴情女子的悲剧。这几重悲剧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使大格格这一艺术形象在叶广芩家族系列小说众生相中格外引人注目,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7.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古希腊著名悲剧,剧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传统评论认为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他的悲剧命运是他性格中的悲剧性缺陷导致的。但是,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其弑父娶母的原因,可以证明俄狄浦斯是无罪的,是一位无辜的受害者,是一只集体迫害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8.
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性格复杂的悲剧女性——爱碧,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武则天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低等动物,母爱是天性。虎毒不食子,作为母亲,杀死自己的孩子,她们是可恨的,但是在当时特有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她们又是可怜的,不能简单地批判她们离经叛道、心狠手辣、蛇蝎心肠,其实她们是男权社会的反叛者,是残酷现实社会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其中对悲剧性格作了相当充分的论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能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创造出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在文学史上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兔子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困境。兔子的性格弱点以及社会现实决定了他的悲剧不仅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他的自我悲剧。他自身心理人格存在的弱点也是他成为悲剧性人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