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大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从发挥经济政策体系合力的要求看,应当对三类企业入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以抑制企业资金股市投机行为,引导企业积极扩大实物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水平与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国民经济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也在扩大,而且这种趋势至今还没有改变。从投资的角度,运用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资因素是江苏区域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扩大落后地区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民间投资等,以尽快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上看,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约束条件日益增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同时,经济改革的关键还要在稳定投资和出口的同时扩大消费,实现消费快速增长,从而形成内需主导型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应该是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的发展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扩大内需 ,启动市场 ,实现国民经济的适速增长。为此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力度 ,增加居民收入 ,以刺激投资和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确立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入手 ,就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了论述 ,并提出发展教育产业的若干措施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教育产业观 ;建立起教育内在的投资与收益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理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教育办学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大力兴办科技产业和校办企业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吸引社会对教育的投资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扩大教育规模  相似文献   

6.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以及提高工业增长质量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所面临的基本主题。所谓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规模扩大的实现方式看,可以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积型。从经营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方式则可以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类型。所谓经济整体素质,则是一个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整体质量的概念。即包括:一是国民经济结构质量,包括产业结构、就…  相似文献   

7.
1998年下半年以来,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给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稳健的货币政策.4年来,从两大宏观政策配套调控经济发展的效果看,科学性和艺术性大大提高,调控能力明显增强,调控的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运用得当,为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影响,政府果断采取措施以图振兴经济。从2009年来看,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但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仅靠投资拉动是完全不够的,也是不合理的。当前,民间投资增长较慢,出口下降明显,扩大消费需求应当可以成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效手段。结合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从不同方面着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消费,确保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社教 《西部金融》2001,(10):28-30
一、固定资产投资较好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 近年来,为扩大投资需求,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和逐步加快的态势,与消费和出口相比,扩大投资对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支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九五"期间,陕西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0亿元,是"八五"时期的2.4倍,年均增长18%,大大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9%的水平.2000年,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0亿元,增长17.9%,比上年加快4.2个百分点,尽管比1998年减慢10.6个百分点,但从整个"九五"时期以及与全国的对比看,陕西省投资增长速度仍是比较快的.(见下图)  相似文献   

10.
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这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启动力量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必然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内在的巨大影响。从而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但投资在一定的时期内其数量总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安排投资布局,以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宏观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合理投资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挥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后地区共同发展;有利于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沿海与内地的差别;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它在扩大就业、发展区域经济、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如何发展中小企业也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请看来自北京市经贸委主任脚毓秋先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体现了教育投资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我国生均教育投资额较低,初、中、高三级教育的投资分配存在着对义务初等教育的投资比例过低,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过高的问题。另外,从分地区的教育投资规模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距逐年扩大,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投资和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长期以来,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已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消费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不能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应适当提高消费率.政府应适当增加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量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探讨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实现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的路径依赖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第三产业,实现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发展有机农业、低碳工业和生态服务业。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关乎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制度变迁中,区域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利益冲突不断加剧,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区域经济和谐的角度就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扩大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政策层面来讲,就是构建促进消费的长期政策体系。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首次破8,这与三驾马车的驱动乏力有着密切关系。投资过热一直我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月盈则亏",投资放缓势在必然;而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恶化。因此,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扩大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针,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应注重把握好投资与消费、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消除消费障碍,努力使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同步双向启动;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培育融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抓住调整经济结构的机遇,制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近期经济增长与长远经济发展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8.5%。从各种经济活动的内在发展趋势看,目前我国经济似已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宏观经济结构中的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和走向,明确是否适合投资,在经济增长的确定性判断基础上找到受益行业,再从中发掘龙头企业进行投资,是选择股票投资品种的基本思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在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又重点扶持了支柱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而且为投资者指明了投资的方向。通过对十大振兴产业的多角度分析表明,以扩大内需发挥稳定作用和通过振兴实现战略性重组的产业,存在中短期交易性机会,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起引领作用的产业,则存在中长期战略性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从一般意义上看,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这是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特殊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体制改革、产业结构问题、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我国失业人口膨胀,失业问题严重。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必须从多角度着眼,从扩大就业需求、健全劳动力市场、疏通就业渠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元化转移几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