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本文认为,我国风景资源产权不明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和风景资源的产权管理存在着法律上的真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不分,导致了风景资源在旅游开发上出现种种弊端。文章论述了如何建立我国风景资源管理模式和风景资源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黄先开  刘敏 《旅游学刊》2012,27(6):84-91
景区的产权状况已成为景区经营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景区的发展及产权对经营效应的影响凸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景区经营权流转的探索.在景区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已经成为实现我国景区经营权合理流转基础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文章在系统构建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基础上,根据评估方法本身特点、方法科学性、所需资料等综合分析出面向不同对象的具体评估方法.主要结论是:①经营权价值评估方法需由途径选择、评估对象分析、评估具体方法选择、指标与参数选择4部分组成;②折现现金流量法较适宜成熟型景区的评估,开发初期的景区在具备详细资料的前提下可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或可采用收益还原法,潜在景区在参考同地区类似景区假设开发的前提下采用收益权益法较合适;③不同方法采用不同的参数体系.该研究有助于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开展,为景区经营权流转、融资、法律担保等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72,自引:10,他引:72  
王兴斌 《旅游学刊》2002,17(5):15-21
本文从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比较分析了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的国际模式,指出旅游服务是为游客提供某种经历、感受与体验,而并非购买风景资源本身,从而提出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管理权由各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旅游经营权可进入市场运行,同时建立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保护体系,实行“四权分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选择了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一组乡村旅游开发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国内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投资主体关系.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由于对乡村旅游开发要素的所有权不同,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化水准不同,投资回报不同,因而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由于旅游资源的国有,土地资源的公有,在乡村旅游投资中,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乡村地区资金的稀缺性,使得外来投资商可以获取乡村旅游投资的主要收益;而乡村地价较低,使得乡村居民的投资往往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5.
探析景区产品的市场化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史晓玲 《旅游学刊》2003,18(6):60-65
景区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它既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又是旅游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当前中国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引发了种种问题和争议,不仅触发了旅游业界的议论,而且也引起了其他有关方面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景区产品特性的基础上,认为景区产品的市场化要依据景区产品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进行,并就景区产品市场化的实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发展背景下遗产资源管理是目前学术界与实践领域争论的一个焦点。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1)遗产资源是否一定要政府管理,政府怎样管理?(2)风景与遗产资源是否可以由市场来经营,怎样经营?究其理论实质,这两种争论实际上是规避公共资源“公地悲剧”的两种模式——政府强权干预与产权明晰化(私有化)的争论。文章在评述近年来国内关于遗产资源管理争论的基础上,认为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解决问题的两种途径,其关键在于合适的制度安排。文章还提出了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一问题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试论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总被引:64,自引:4,他引:64  
钟勉 《旅游学刊》2002,17(4):23-26
本文在对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理论上作出界定,并指出“不可分离”的理论已磊大落后于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分离”的必要性、可行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分离”是保护和开发并重并实现二者良性循环的有机结合点的观点,对实现“分离”必须同时建立起的监管运行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黎洁 《旅游学刊》2002,17(2):35-38
本文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从旅游资源的形态、概念界定与产权、旅游资源的核算与价值评估、旅游资源的交易与可转让性等方面论述了旅游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问题与不可行性,并简要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现有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9.
传统居民旅游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芳 《旅游学刊》2002,17(5):54-57
传统居民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在许多地方都巳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由于其所有权多属于居民,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居民也是一个重要的主体,因此必须考虑居民的参与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休闲经济多为体验式经济,将旅游经济纳入休闲经济的范畴是很自然的事情,休闲经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很多产业都是休闲经济产业。一、休闲经济下的资源新观念过去人们所追求的垄断的、唯—的、第—的资源,虽然是资源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左冰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12,27(2):23-3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权利失败、机会缺失与能力匮乏。对于后两者,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而针对社区居民"无权"和"去权"的权利失败状况,学术界至今缺乏应有的关注。文章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起点,结合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剖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状态及其决定的旅游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在理论上和现实中的矛盾性,提出了"吸引物权"这一新型的产权权利,并指出我国农村社区参与权利失败的制度性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受限制支配、所有权主体"虚位"和吸引物权"缺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土地权利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刘旺  张文忠 《旅游学刊》2002,17(4):27-29
现有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已束缚旅游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和妨碍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变革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试图运用有关产权理论在对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琼  张德淼 《旅游学刊》2013,(12):90-96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学上属于一个集合概念, 在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 但不同属性的旅游吸引物作为个体在《物权法》上的权属性质往往是有法可循的。文章运用物权法理论, 结合新颁布的《旅游法》, 分析几个典型旅游吸引物的权属, 试图澄清几个与此相关的问题, 论证设立旅游吸引物权、为之统一立法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 并进一步提出充分运用《合同法》、《旅游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等现有法律规定, 解决农村土地旅游开发中社区权益保护问题, 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修改法律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旅游权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旅游权利是旅游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旅游权利主张有其深层的哲学背景和典章依据,迄今为止的旅游权利主张主要包括自由旅行权、带薪休假权和友善接待权,这些主张对于确立旅游正当、促进旅游公平和强化旅游责任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过度依赖和强调旅游权利也将使旅游权利自身陷入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15.
孔令学 《旅游学刊》2013,28(7):41-47
公民旅游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延伸,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可分为基础性旅游权和消费性旅游权两大类,旅游保障权、旅游自由权、旅游平等权、旅游资源共享权、旅游发展共享权、旅游消费权和出入境旅游权等七项权利。在我国旅游发展与旅游者权益保护亟待加强的情况下,建议通过相关制度设计构建全面广泛的公民旅游权保障体系,完善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在保险制度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借助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提供公民旅游休闲保障,完善保险制度安排,加强旅游资源保护,进行保险创新,保障公民旅游自由权,加强保险国际合作保障,公民出入境旅游权等。  相似文献   

16.
李鹏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14,29(10):42-50
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典型的旅游资源之一。运用制度科层理论作为工具,通过对从化温泉水权变迁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国有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发现,从化温泉依次经历了"国家代理制""国家-私企双轨制"和"地方政府专营制"3种温泉水权制度。温泉水的管理实体从模糊的国家代理人向明晰的地方代理机构转变。在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从"国家代理制"向"国家-私企双轨制"或"地方政府专营制"的转变过程中,科层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的政治协商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交易成本,正是对政治成本的考量直接决定了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走向。创建新的领地并通过"空间"换"制度"的方式规避政治交易成本,是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论旅游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旅游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旅游产品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的多样性.旅游产品的商业服务特性决定了其创意的不可专利性。面对激烈的旅游行业竞争,旅游经营者可以采用全面的创名牌战略辅之以商标法律保护、著作权法律保护,以及积极参加旅游市场公平竞争辅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措施,维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断专业化配置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手中,各相关利益者互不信任、相互侵权等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深层次根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ocial movements and academic sectors gather information on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se consequences affect the rights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and favour global process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In light of this situation, numerous voices are calling for a slowdown in the growth of tourism. They are even calling for its degrowth. The strategy of the tourism sector has been to put forward discourses and actions aimed at preventing the application of limitations to its activit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 action promoted by the UNWTO: the aim to turn tourism into a human right. First, the text offer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what this idea is based on and the debate it has generated. It then investigates its motives. The work concludes that by legitimizing tourism as a supposed human right, it would allow the debate to centre on a conflict of rights (the right of the citizen as a tourist against the rights of the citizen as a resident of a territory or as a worker). Because a debate between rights always ends up in stalemate. This way, degrowth proposals in tourism would be neutral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