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品牌的接触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接触品牌的面有很多层次,每一个层次的体验都会有所不同,要让这些不同变成一种核心利益的共同感受,就是品牌接触点管理的中心内容。品牌接触点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虚幻景象;消费者只能看和听,还接触不到。这个层面的品牌大部分都是通过企业一个单一角度传播出来的产品信息,他们往往把所有的益处与利益,用夸张的描述传达给消费者,然后让消费者去想象,去体会,去迎合。第二种层次是产品的实质接触阶段;消费者带着品牌传播出来的种种梦幻要素去实际体验这种场景,大部分消费者在消费时,会体验到企业宣传时的品牌意境;有时也有可能没有体…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消费者体验。品牌要真正做到不同凡响,就要建立一种与消费者的联系。如果品牌不仅与消费者建立了理性的关系,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情感联系,那么品牌创建就能取得成功。在产品功能、品质、服务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要靠附加的情感联系来区分不同的品牌,更多的时候,只要掌握了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情感需求,就能左右他们的消费。建立品牌个性正是这一情感的主要体现,建立品牌个性就是建立一种象征,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品牌体验是其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作用的心理过程和结果,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建立关联关系是体验进行的基础。研究以关系依恋、品牌体验和重购意向分别作为前置、中介和结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关系依恋对品牌体验各维度和重购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该过程是一个部分中介模型,品牌体验的感官和关系维度对重购意向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从理论上扩展了顾客体验的消费者心理过程研究,对市场营销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品牌竞争时代,消费者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品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过体验使消费者全方位了解品牌内涵、加深对品牌的认识已经成为品牌塑造、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验营销是品牌个性的表现手法,也是品牌在创意及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本文将以台州地区饭店为例,来阐述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品牌传播,从而揭示体验营销在饭店业品牌传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陆继芬 《企业经济》2003,(1):101-102
每个人、每个家庭或其他每一个消费单位在购买商品时都有一定的品牌偏好,同时也会对一些品牌产生排斥甚至是抗拒,这种品牌取舍的建立可能是若干次和企业不经意的接触积累而形成。由此看来客户和企业的接触既可能成就一个品牌也有可能毁掉一个品牌。而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个良好的知名品牌是他们所全力追求的,企业创建一个品牌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有时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一、品牌意味着什么到底品牌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从消费者来说,它或许代表着品质优质的某个产品实体,如一双耐穿的皮鞋,也…  相似文献   

6.
以品牌在网上的虚拟品牌体验活动为主题,研究品牌创新感知在品牌体验与品牌忠诚度间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产品类型对品牌创新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品牌创新感知能作为中介解释虚拟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并确认品牌体验能有效引起消费者的品牌创新感知;(2)产品类型调节品牌体验中的感官体验、思考体验与行动体验,通过品牌创新感知起到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当产品类型为享乐型产品时,感官体验、思考体验与行动体验对品牌创新感知的正向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以品牌心理所有权为中介变量,检验了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感官体验、品牌情感体验、品牌思考体验、品牌行为体验均对消费者品牌心理所有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者品牌心理所有权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的四个维度(承诺、亲密感、满意和自我联结)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在品牌体验对消费者承诺、亲密感和满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自我联结没有直接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科学设计体验营销,通过影响品牌心理所有权,提升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8.
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获取产品及服务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休闲服产品的同质化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需要利用品牌的情感价值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本文针对休闲服市场特性。  相似文献   

9.
郝洁 《企业活力》2001,(4):38-39
从产品到"个性化"品牌 创建世界性品牌是许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中,消费者日渐成熟,品牌也就成为影响购买行为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产品是保证消费者认可度的前提,科技创新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优秀的服务品质是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维系.因此,企业必须坚持客户至上,重视客户感知,把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作为最高追求,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以更高的服务品质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和满意度,为品牌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