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钱摩"走出去"可反映出台州企业"走出去"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宏观上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微观上把握"市场"、"技术"、"品牌"等要素转型升级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钱摩")是"国有性质、民营机制"的大型企业,通过"走出去"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市场占有方式、核心技术、品牌内涵的转型升级。2005年10月,成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Benelli,开创了中国摩托车本土品牌跨国收购的先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宁波保税区充分发挥保税功能优势,积极探索"保税+文化"发展模式,培育保税文化等新兴产业,搭建文化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平台,打造"文化保税区",着力推动区域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各类文化企业80多家,初步形成了文化产品保税展示交易、进出口加工、仓储物流、金融支持等较为完善的保税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发挥园区优势发展保税文化依托功能突出保税优势。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  相似文献   

3.
5694号提案主题词:环保外经贸提案内容摘编环保产业"走出去"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的客观需要,是推动绿色转型、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新的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推动我国对外投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拓宽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带动国内环保产业升级、反哺国内环保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为推动环保产业走出去,建议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4.
2020年12月17日,"科技璧山创新璧山"新闻发布会举行.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部分",璧山区凝心聚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璧山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率先走在前列注入了强大动力."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创新的基因根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城市——璧山.  相似文献   

5.
对南京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改革与开放》2011,(2):73-74,76
站在"十二五"起点上的南京,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从国际、国内背景环境,以及自身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南京在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拥有新的机遇,新兴产业发展是南京下一步发展必须抓住的良好机遇。南京在未来发展中就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财税、土地、资金等方面制定对应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结合南京发展实际,选择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实现重点突破,推动新兴产业尽快做大做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开发区正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外向型依赖、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从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多功能的综合型园区转型,开发区的产业、城市、社会三者之间已具有较高的关联度,需要构建内涵更为丰富的创新体系,走一体化转型发展之路,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创新驱动、集聚领先"为目标,推进产业转型。当前,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项目支撑不够强、新兴产业发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与<上海经济>首席经济学家沈晗耀进行了讨论,沈晗耀认为,上海的产业升级可走两条新路:一是上海的既有产业走"首钢道路",走出去升级;二是上海没有的产业走"尚德道路",直击世界级新技术、新产业,引进来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本届科博会上,"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转型"的主题更加引人注目,更是突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两大主线,各地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携大批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重装亮相。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12,(12):34+37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瞄准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接轨社会和市场需求,坚持"产业牵引、创新驱动、科教支撑、政府促进"的原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创新链,利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探索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促进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做出了积极贡献。营造政策环境,加快科技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当前,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县域经济必须抓住契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智慧人才建设,形成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发展智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催生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解决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以此引领经济发展形态转向"智慧经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长远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一、内蒙古形成创新发展的背景观点 (一)新产业革命驱动下,创新是引领内蒙古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 针对我区经济主要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的现实,突破传统规模化扩张思维,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乃是推动全区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新产业革命是这轮结构调整的根源.因此,就内蒙古而言,重塑发展动力,优化产业结构,破解"新常态"下的战略难题,必须以第四次新技术与产业革命为背景驱动,将创新作为引领全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尽早主动付诸于我区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中,积极探索创新型转型升级路径以及与战略新兴产业交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产能利用率等指标标准来衡量,东北传统支柱产业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重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历史性根源、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滞的体制性原因、政府投资驱动发展模式的政策性原因、世界性经济周期的直接原因等。化解产能过剩的措施主要有:继续深化东北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东北传统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东北经济结构以营造国有企业市场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化解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  相似文献   

13.
《港口经济》2016,(4):65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全国各地积极行动、务实响应、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引领中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港口如何"走出去"?如何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港口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港口经济》杂志将在国家商务部推出的"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项目下  相似文献   

14.
林素燕 《特区经济》2012,(6):269-271
"走出去"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它给企业带来全新的环境从而导致风险加剧,有效内部控制是全面防范企业风险的有力保证。作为内部控制要素之一,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COSO①委员会于2009年提出了有效监督模型。企业通过"走出去"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更复杂的不确定,从建立监督基础、完善监督程序、及时评估报告监督结果三方面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是"走出去"企业风险控制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5.
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关键在于深化细化和组织实施,努力使产业集群示范区成为全省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庄峻 《宁波通讯》2013,(3):28-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宁波抓住战略发展机遇,抢占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高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否定与肯定、自我修正与超越的过程。"十二五"国家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设"两型"社会、走节能低碳之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主动承担起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下,安徽全省上下加快"走出去"的紧迫性共识逐步形成,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共同努力下,"走出去"的潜力逐步显现,"走出去"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成为"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外经贸发展的突出亮点。随着安徽经济发展,"走出去"在安徽商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高,并成为稳定增长、调整结构、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由此,"中国制造2025"成为经济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中国制造2025"被认为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基于此,本期以"‘中国制造2025’的六重玄机"为主题,约请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六位知名学者,就"中国制造2025"与传统制造业相关政策的差异、"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点、"中国制造2025"背景的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中国制造2025"条件的创新与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业商业模式转型、"中国制造2025"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等问题展开研讨,探讨我国制造业升级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与基本路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机制中,技术的创新是其核心,而技术、市场、政府、利润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其中,技术、市场、政府是外部驱动因素,利润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内部驱动因素。由此可得到这样一条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驱动机制,即:内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技术创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是由技术创新的内外部五种驱动因素驱动的,下面来分析这五种驱动因素是如何驱动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