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凌云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3):88-89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的重要渠道,对实现审计全覆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论文从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培训交流等实现路径出发,提出了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发挥合力,提高审计效能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审计监督全覆盖背景下,当前国家审计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能将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有效补充,那就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联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构建一套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以期促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化升级,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在上升.本文试图从国有企业角度,对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进行比较具体的研究,并结合数字化、区块链、云技术等新兴技术对该实现路径做进一步的优化,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体系,助力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府向现代责任政府转变的重要支撑.是构建更高水平审计监督框架的阶段性新要求.围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审计监督进一步创新全面审计的组织模式、审计管理方式方法,满足国家深层次、基础性改革领域的监督需要. 相似文献
6.
7.
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之间的矛盾是国家审计全覆盖实现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信息化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手段,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成效地对公共管理活动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审计,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达成.本文以调查问卷方式搜集我国国家审计全覆盖现状信息,以此为依据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全覆盖机制,将国家审计全覆盖管理机构体系和国家信息数据库体系的设计作为重点,制定各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一支生力军,作为高校内部审计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理应做到审计全覆盖.在当前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提高任中审计比例、树立监督关口前移意识、拓宽审计内容范围、加强审计质量监控、强化审计成果运用等举措,进一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质效,实现内部审计\"防未病\"的重要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协同,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形成审计监督合力,已成为缓解当前审计任务过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探讨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同的可行性入手,分析了当前三者间审计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同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全覆盖,要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做到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走到哪里,审计就跟到哪里,不留死角.促进内部审计的全覆盖,能够维护国有资本安全,改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实现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审计全覆盖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它聚焦审计工作的量与质,旨在推进审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审计监督提升至更高的政治站位.本文正是基于审计全覆盖的大背景,研究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首先阐述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基于此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得出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的可行性.接着,引入了国际上较为成熟的PSR模型分析审计全覆盖下的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的机理.最后,文章基于审计全覆盖的实施现状构建了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应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审计署关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健全与内部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象、范围和内容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4.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办、国办在《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明确要求\"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审计全覆盖的范围包括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新时代赋予了高校内部审计新的任务.但高校内部审计普遍存在审计力量薄弱、审计缺乏独立性以及审计方法落后等问题,内部审计外包应运而生.内部审计外... 相似文献
16.
17.
反腐败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审计战略部署的重中之重,对我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塞贝利斯(Tsebelis)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只有内部审计的一级监督机制和出资人-内部审计的二级监督机制博弈模型,探讨什么样的机制设计和奖惩制度能更好地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进而完善对国企经济责任人不敢腐、不能腐的监督治理体系。研究发现,一级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容易偷懒从而纵容腐败的发生,所以在审计全覆盖要求下,有必要建立健全国企出资人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再审计的二级监督机制,并通过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惩罚力度、适当调节出资人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奖励力度、减小对经济责任人腐败的惩罚力度,进而降低经济责任人腐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陈治彰 《财会研究(甘肃)》2023,(8):61-66
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不但拓宽了国家审计的范围,同时也对国家审计工作的后续开展有更严格的要求。审计全覆盖理念,在新形势的推动下得到进一步明确,并赋予了国家审计新的内涵与使命。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审计模式的转变,非现场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并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大数据背景,在“审计全覆盖”理念指导下,结合非现场审计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国家审计工作中非现场审计相应的优化对策,为未来国家审计、政府审计实务工作的程序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