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云雁 《商业研究》2006,(23):195-19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两国经贸发展的焦点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随着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产业转移的地理因素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导因素。从产业资本对贸易格局改变的角度,通过对美国、东亚和中国这三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状分析,阐述了全球产业转移中的地理走向因素对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诗雨  唐亚 《商》2014,(9):213-213
产业结构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及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其本身具有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重庆经济水平在直辖后迅猛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人均生产总值高度增长;另一方面,存在着想当严重的产业发展不平衡。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对重庆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产业发展分析,主要是论述重庆产业结构的演变、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第二部分是提出重庆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质量不高;第三部分是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瑞丽 《现代商业》2022,(9):118-120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认识到房地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改善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才能进一步推动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但目前房地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受经济管理体制影响,容易出现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且现阶段自身经济管理水平较低,还存在制度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等相关管理问题,亟需房地产行业针对经济管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区域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却面临着一些困境,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市场化改革因素的影响,缺乏合适的外部环境。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使集群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真正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应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着力发展并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和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主要力量,城乡间的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进行。目前,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受历史、制度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平衡等问题。东北地区要缩小城乡差距,应加强政府指导,建立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发展农村服务业,以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成为各方关注的中心点,尤其是在区域平衡和长久发展方面.针对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区位资源优势、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政策体系等诸多层面着手,从中分析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要素,进而基于总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和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巨额差额一直是影响中美贸易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统计、经济、政治三个层面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首先,中美两国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夸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加上原产地规则存在不合理性以及美对华服务贸易的顺差,会大大缩小中美统计上的差距。其次,两国巨额的贸易差额还有其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中美两国的消费和储蓄结构的差异、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以及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迁移效应都造成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最后,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是双边贸易平衡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和墨西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快速发展,两国双边贸易额持续扩大,但在制成品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阻力。本文利用静态和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和墨西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进行了量化,并对影响双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墨双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程度在下降,墨西哥经济开放程度、两国经济规模程度和双方贸易不平衡程度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程度较大,但是前两个变量的影响方向与经验研究相悖。  相似文献   

9.
王宇 《市场周刊》2020,(16):0074-0076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由于地域优劣势差异、要素配置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贵州区域、城乡、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以及生产力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境保护不充分。基于此,贵州发展要从推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深化经济改革等方面对症下药,以确保促进贵州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世界经济始终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轮回。这种轮回交替发展的实质根源于要素配置和资本运动规律所驱动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具有规律性、长期性和趋势性。这种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加之他们经济内部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使得国别、地区经济不平衡问题凸显。根源于全球化产业转移形成的世界经济结构性不平衡,在多边和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全球化便利的推动下得到强化,其深层的原因是资本逐利本性、国别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不平衡、贸易规则制定权不平衡、贸易福利分配不平衡、区域经济合作不平衡、资金流动不平衡、以及货币定价体系不平衡所共同决定的。美、日在战后的经济变迁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规律对于贸易地位变化和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作用,对中国这种正在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客观分析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认识到这是一种新均衡的实质,进而明白世界经济没有不平衡,不平衡的是中国的内部经济和及其外向型经济。事实上,近几年中国的双顺差是世界经济失衡的结果而非原因,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的同时,必须从市场化改革入手,加大上游管理体制改革与上游政策法规的调整力度,逐步建立起市场调节国际收支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发挥协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合作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数字经济产业聚集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正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根据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的界定,运用空间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围绕“一带一路”沿线67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所构成的8个区域,以各区域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出口额和高科技出口额作为数字经济产业观测变量,从区域不平衡状况、区域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分布特征三个维度,应用泰尔指数法和空间相关性检验分析沿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程度以及总体和局部区域的聚集特征。结果显示,沿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长期极不平衡,且总体处于低聚集状态,而局部不同区域间的聚集程度差异较大。通过格兰杰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沿线数字经济产业聚集程度的变化与沿线区域经济密度、区域人均GDP的增长之间存在“引致变化”关系,虽然这种变化关系总体呈正相关,但局部不同区域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表明“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产业目前已呈现出聚集发展趋势,但由于总体聚集程度较低,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不足。运用经典的OLS模型和空间SAR、SEM模型,对沿线各区域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计量分析发现,网络外部性对沿线数字经济产业聚集的影响并不显著,“本地市场效应”外部性仅对沿线信息通信产业聚集影响显著,而制约“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呈显著负效应的马歇尔外部性、雅各布斯外部性和自然禀赋外部性。“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国家应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跨区域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构建高科技产业生态圈,提升国民“数字素养”。我国在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势下,应重视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对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大循环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把区域数字经济产业的不平衡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让“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方共同获利。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由此,山西省经济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更要注重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文章利用山西省2009—2018年的县域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等多个指标对区域发展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按照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四大经济协作区探讨区内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主要是由晋中经济协作区内部情况所引起。在2009—2014年间,第二产业是导致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2014年之后,第三产业是导致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产业结构方面,产业集中效应是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承接的部分产业与环境、资源相冲突,发展不可持续;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承接转移的产业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过度依赖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受到阻碍等问题,提出了积极承接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提高产业承接质量;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促进产业转移均衡发展;加大服务业转移承接力度,提高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关贸易发展迅速,但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关贸易的分歧焦点。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影响的角度,分析造成中关贸易不平衡的根源来自美国国内经济的失衡,这种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也是影响中关贸易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中方角度,为了缓解中关贸易不平衡应大力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增加国民消费;大力推动高科技贸易;增加进口,减少顺差。美方应深化美国与中国为代表的更多国家的贸易联系;积极参与出口;继续提高经济竞争力;适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各地旅游业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甚至把旅游业作为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在GDP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是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影响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因素,以西部地区为例,并且跟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黑龙江省"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的出台,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由于思维观念、渠道融资、人才资源、经济结构和政策体制等因素,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与其他省份县域相比差距较大、县域个体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和县域创新创造力不够等问题。黑龙江省政府应通过深化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和完善县域重点项目投资,提升县域产业园区的集聚辐射效应,积极争取粮食调出利益补偿政策等措施,加快黑龙江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姚星  王博  王磊 《财贸经济》2021,42(3):145-160
本文利用Eora MRIO数据库中全球180个国家(或地区)25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产业支撑体系中的地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显示:(1)中国服务业整体发展不平衡,各行业与其他国家-产业强支撑和强被支撑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部分行业在全球产业支撑体系的依赖度较高,并且依赖程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产业支撑体系中的影响力较大,并且服务业细分行业对其他国家支撑作用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受到其他国家产业支撑的情形;(3)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产业相对产出水平、产业关联程度、边界相邻、共同语言等因素是中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又是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造成江苏省内经济发展差距巨大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认为除地理区位因素、历史因素、政策和人口因素外,还包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分析发现,在政府相关政策建议的指导下,全省经济飞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改善,但省内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仍然突出。对此,我们应适当调整发展策略,让区域共同发展代替协调发展,并对江苏十三个市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这对江苏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造成我国东西部经济强烈差异的原因除了政策性、区位优势、产业分工因素外,资金不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金融因素。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金融的筹资融资、调节经济与资源配置功能,对西部开发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但省内各区域外贸发展不平衡。影响江苏区域对外贸易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区位因素、人口因素、市场发育程度、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等,为了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缓解江苏区域对外贸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