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可 《北方经济》2006,(10):77-78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理性分析并全力推动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必将给中日两国带来“双赢”局面,时整个亚洲的经济腾飞同样意义深远。本文对现阶段中日贸易状况及相关要素进行全面考察与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 《北方经济》2006,(20):77-78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理性分析并全力推动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必将给中日两国带来"双赢"局面,对整个亚洲的经济腾飞同样意义深远.本文对现阶段中日贸易状况及相关要素进行全面考察与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梅波  方紫琼 《亚太经济》2020,(4):70-79+150
长期以来,中国与澳大利亚在贸易、投资等经贸领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中澳关系提升为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双边经贸合作领域、合作力度不断扩大,中澳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托关系增强。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等逆全球化浪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澳经贸关系的发展,中澳双边经贸合作自身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为此,中国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解决中澳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中澳经贸向更紧密、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包括加快双边贸易结构转型、扩宽经贸合作领域、创新经贸合作方式,以及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等。  相似文献   

4.
上海与日本有着长期的经贸合作关系。期间,上海对日贸易发生了迅猛的增长,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本企业在上海的直接投资不仅投资量大幅增加,而且投资面也在不断扩大,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往来给双方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正呈现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是,对于近期在日本出现的一些观点和动向也必须加以关注,日元持续贬值也有可能会给今后上海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综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区位选择理论等现点,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上海与日本经贸合作,不仅是良好的愿望,而且也具备了实现的条件,将会形成一种新的经济互补、合作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欧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00年10月中欧领导人共同提出了"欧盟早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但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欧盟在环境、卫生、安全、劳工等方面设置很多技术壁垒,对我产品大量实施反倾销,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和核泄漏复合型大灾难重创了日本经济。震后日本经济出人预料地迅速恢复,但仍面临着灾后重建、核事故处理、电力不足、日元汇率居高不下等难题。加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不稳定等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缓慢。日本政府已出台重建财政、提高消费税、制定新能源战略以及参与TPP谈判等解救措施,但这些政策措施是否奏效,尚需时间的检验。日本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投资对象国之一,其经济前景及政策走向,必将对日中两国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关系发展紧密。2003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台湾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日本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进口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截至2006年,日本是台湾地区的第一大投资国、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和第八大进口来源地。目前,台湾地区对日贸易出现严重赤字,双方存在出口商品的结构差的问题。日本通过对台投资,主导双方经贸关系。同时,近年来日台间的经济行为的政治化不可忽视。双方经贸关系仍有很大的空间,但基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双方的经贸关系发展将会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8.
日本与吉林省经贸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为我国和吉林省的近邻和亚洲惟一的发达国家,与吉林省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但总体上看,吉林省与日本的贸易与投资规模偏小,发展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吉林省产品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缺乏名优产品,民营企业少,国企比重高,其投资环境还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对日经贸关系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推动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9.
闽台经贸关系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毅 《亚太经济》2003,(4):52-55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趋缓,经济文化交流迅速恢复和发展,福建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对台经贸合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闽台经贸合作不仅在福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促进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30年间,双方的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也发生过摩擦和纠纷,但笔者认为,两国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经济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中国需要日本的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日本需要中国的劳动力、土地、市场、能源和原材料等.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两国在经济方面加强相互依赖、发展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在概括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得以紧密发展的动因,进而对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与东盟贸易关系的发展及其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40年来,日本与东盟一直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双边贸易额剧增,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日本在出口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从东盟进口的初级产品比重减少,制成品进口比重迅速增加。但这只是资本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下,部门内非熟练劳动与技术交换的垂直分工形式,并不能说是水平分工。东盟仍是日本重要的资源供应地、生产基地和工业品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中日经贸摩擦的增加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在中国整个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双方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90年代后期以来,中日经贸摩擦不断,使中日经贸关系在总体上陷于停滞甚至后退状态。双方应认识到彼此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并不乐观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加工贸易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朝日双边经贸合作的步伐开始加快,2000年以前,日本一直继中国之后为朝鲜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可是从2002年开始,由于“人质绑架”和“朝核危机”等问题影响的扩大,双方间的经贸合作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且一直呈继续萎缩趋势,但从长远看,随着“人质”和“朝核”问题的逐渐解决和朝鲜经济的复苏,朝日间的经贸合作的前景还是较为乐观,但道路会很艰辛和曲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双方付诸积极的努力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和印尼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与之紧密相连的环境压力。以投资为主要纽带的环境保护合作,不仅可以带动双方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能够有效减缓与绿色壁垒有关的贸易摩擦,推动双方贸易的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18.
刘洪愧 《改革》2020,(3):40-52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贸易模式,数字贸易将对未来的贸易方式、贸易产品、贸易参与者、贸易规则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微观市场主体、市场效率以及全球贸易发展新动力等角度来看,数字贸易都能衍生出积极的经济效应,有望进一步提高贸易参与者的福利。但也正因为其全新的生产和交换属性,数字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体系还未有效构建,各国数字贸易监管规则和重点也不同。鉴于此,我国需要从国家层面提高数字贸易战略地位,探索形成数字贸易发展新理念,并着力推动在WTO框架下完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中加强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同时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数字贸易背景下新的产品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ervices trad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rowth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Both economies are export-oriented and actively cour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to advance their economic objective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usal linkages between inward FDI and the country's engagement in services trade in bi-variate and tri-variate VAR framework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for Singapore show evidence of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between inward FDI and the total trade volume in services (i.e. the absolute sum of payments and receipts) as well as between FDI and services imports (in the tri-variate specification). This may reflect her relative open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and free trade regime in services. For Malaysia, the evidence of causality is weaker and uni-directional, from inward FDI to services imports.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penness attained by the two sample countries, and they provide useful background for trade and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