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论森林生态服务的经济补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生态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有效供给,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经济补偿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所做的一种制度安排。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如何补偿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以免导致“政府失灵”。文章从补偿的额度、范围、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业中介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中介组织在本质上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有关交易主体为了节省交易成本而选择的一种与市场、企业和政府组织互补的“制度安排”或“行动集团”;农业中介组织有准市场、准企业组织和准企业、准政府组织两种基本类型,但以准市场、准企业组织为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分别是不同阶段农业中介组织的主导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市场“柠檬”问题的存在,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优质农产品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农产品市场“柠檬问题”的形成机制,并从组织和政府两个层面探讨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思路及其为解决农产品市场“柠檬问题”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对“公司+农户”的内涵、历史成因、制度特征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公司+农户”作为一种内涵宽泛的制度安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这种模式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市场及管理优势,可以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但是与合作社相比,缺乏与农民利益的紧密结合,因此今后可能作为一种竞争性制度安排与“合作社+农户”模式并存。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结合的角度说明,一个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既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也取决于组织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性。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制度环境(如宪法秩序、政府政策框架、意识形态等),而且还包括经济组织运行的资源环境、产业特性及其市场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观点看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多年来情况来看,中国的政府机构越是改革,越是膨胀,越是问题多。为什么机构改革会如此困难重重呢?这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是会重蹈覆辙,还是会另辟蹊径闯出一条新路呢?现代社会政府的功能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保证市场交易顺利进行,减少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或成本,政府就必须不断提供有效的市场规则,即政府是市场制度安排提供者;二是政府必须保证这些制度安排有效执行,即对市场规则执行的监督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三是政府必须保证个人的财产不被掠夺,在一个个人财产不受保护的地方,个人是没有激励努力进行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7.
农业投资中政府制度因素效应分析--以山东农业投资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农业大省山东农业投资为例,分析了农业投资中,政府制度安排的以“调控效应”和“拓展效应”为基础的“综合制度效应”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结论:农业投资中的政府制度的综合效应与农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而总量意义上的农业投资对农业产出并没有绝对的正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不仅要重视稳定的增加农业投资总额,还要重视通过政府制度安排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农业投资中的政府制度因素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要根据放开的商品市场的需求,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自由进入要素市场,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而政府则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推动这一进程。所以凡是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配置优化的产权制度即是合理的制度安排,从这一思路出发,谈一下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两个问题。 一、社区型股份合作经济是农村社区合作组织改革的方向。 我国农村的社区合作组织是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它是由原来的“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组织形式演变过来的。在世界上象这样将社区与合作组织合二为一的组织形态比较少,而且即使有,它们与我国的社区合作组织也有一定的差别。差别主要表现在:1.我们的社区合作组织是一种囊括了农林牧副渔各种经济活动、工商建运服各种产业形式的混合体,而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化中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是两种互为补充的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政府对市场机制“拾遗补缺”的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发的内在要求。但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又不能夸大,政府作用同样存在许多缺陷。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在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政府角度安排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技术产业化的顺利进行。如果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化中的功能定位适当,则政府就可以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如果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化中的功能错位,则政府就可能成为阻碍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占硕 《农村经济》2004,(6):66-67
现行金融制度对小企业,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的融资壁垒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强位弱势”的发展现状而言,融资壁垒表现为制度安排上的不对称和金融体制改革中的融资政策歧视。但就其实质而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种市场失灵,对其治理也只能依靠政府看得见的手的理性调节,即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有利于政府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价格。在目前我省财力比较紧张、拿不出更多资金用于调控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面向社会征收价格调节基金作为财力的补充,有利于政府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价格。只要做到价格调节基金征收范围、规模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日积月累,基金就能办政府想办而财政又无力去办的事,解决财政预算没安排而遇到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价格异动事件时政府又非去解决不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资源经济特性的分析,指出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上失灵的原因。比较分析了几种配置水资源的制度安排,认为“多中心”的制度安排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较好选择。实践中出现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就是这种多中心制度安排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温州模式”以其独特的实践获得了理论界的肯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范式,温州经济模式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的区域扩展意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温州经济也面临看如何继承与提高的问题。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和有关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温州经济模式发展的机制优势、非制度安排优势、资金优势及其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本文认为,应通过产权制度、管理制度、产业层次和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创新构建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从而寻求一条温州模式继承与提高的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低水平上分散的一家一户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即半自然经济。建立在半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制度的需求同计划制度安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能靠别的什么制度安排,只有靠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实施“五位一体”建国方略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如何有效地组织区县经济的运转和建立一定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对于本地区金融秩序的稳定、增加值提升质量和企业绩效的进一步提高关系极大。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改革开放20年前,我国的经济是政府本位经济。政府本位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行政化、集权化。在这种管理体系和制度中,有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各种安排,都是由政府作出的,造成企业利润低位运行、金融机制僵硬、财政策略单一、增加值提升缓慢的痼疾。为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进一步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多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诸如成立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运作和经营上的商业化、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等,旨在克服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强化对于“三农”的金融服务。但是,中国农业投入资金短缺、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难问题仍较突出。其根源在于严厉的金融管制和半封闭的金融环境的存在,政府是金融制度的主要供给者,这些措施均是政府从金融供给角度对农村金融市场所做出的制度性安排。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属于一种强…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上海失业预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几乎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时进行。八十年代,上海市对传统的“统包统配”指令性计划的劳动用工模式进行了初步改革,开始探索推行劳动合同制,搞活企业的用工制度,在就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初步培育了上海市劳动力市场。九十年代,上海市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将企业内富余人员逐步引导到市场进行就业,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目前,上海的劳动力市场仍处于“政府诱导型”,即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政策,诱导劳动力转向市场就业。但随着我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种“政府诱导型”劳动力市场已经落后于…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制度安排与中国农地制度创新(二)──制度选择及变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三、中国农地制度创新:需求与供给关于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的理论分析以及对1979年以前中国农地制度安排历史总结的现实意义,在于寻求一种新的土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李菁 《中国农村经济》1995,(2):48-51,36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题李菁一、土地制度建设的外延拓展我们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建设应当包括三块,即耕地使用制度安排、非耕地使用制度安排和小城镇及工业小区建设用地制度安排。以往的土地制度建设,大多侧重于耕地使用制度安排。“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主要是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