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19日,山东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挂帅”改革创新试点任务的通知》,济南市济阳区被列为省人社厅“揭榜挂帅”“人社服务暖1℃”改革创新项目试点。为此,济阳区人社局对标最高标准、最佳实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探索“人社服务暖1℃”的科学路径,以“人社服务暖1℃”带动民心暖1℃,做足人社服务“加法”贡献度,为建设美美与共的温暖之城贡献人社力量。高标准谋划“暖1℃”,走在前、开新局。为做好“人社服务暖1℃”项目,济阳区将抢抓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机遇,将其打造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可复制、可操作性的“人社服务暖1℃”特色亮点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擦亮人民满意的“温暖人社”暖1℃服务品牌。工作中,济阳区人社局将聚焦“人社服务暖1℃”项目“一体化”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2.
2021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社局积极搭建简单实用、绿色高效的招聘平台,持续开展多种类型的招聘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用工服务“专员招聘”组建企业用工服务队9支,专员125名,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及劳动者的求职需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发布企业岗位信息,通过牵线搭桥、信息对接等方式,解决供需矛盾问题,让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多渠道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相似文献   

3.
《山东劳动保障》2023,(8):44-45
<正>2022年以来,泰安市人社系统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立足职责定位,以精准服务企业作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市切入点,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人社助企作用有效发挥,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聚焦“用工服务”,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组织各类招聘活动553场,提供岗位需求16.1万个,达成意向2.6万人。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人社局被山东省人社厅列为“揭榜挂帅”“人社服务暖1℃”改革创新试点单位,济阳区人社局坚持数据赋能,打破部门、层级、区域限制,依托网络数据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建立以场景应用授权为基础的数据共享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举全区之力推动“人社服务暖1℃”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深入实施,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位居第一,5人晋级“练兵比武”省级大赛,1人被评为“山东练兵比武能手”,总分位列济南市第二名。  相似文献   

5.
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必须着力改善营商环境,重点培育市场主体。为着力推进人社领域营商环境优化,2021年,湖北省宜都市人社局积极走访调研全市企业,从人社工作职责出发,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有的放矢,开展"三增"带动营商环境"三优"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根本遵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以2021年《纲要》为指引,充分认识营商环境法治保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聚焦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努力为企业发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为响应济宁市人社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1"专项招聘服务活动的要求,建立现场招聘与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相结合的"1+1"就业服务新机制,近日,梁山县人社局在人力资源市场成功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旨在解决2014年应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参会企业共57家,提供就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力稳定潍坊全市经济运行,潍坊市人社局立足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工作要求,抢抓招聘求职“黄金期”,深入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以优质高效服务助推稳就业保就业。健全机制稳就业措施加速落地为保障企业用工,潍坊人社部门不断畅通用工求职渠道,提升稳岗扩就业服务水平。全力打好稳岗政策组合拳。深化“服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0+行动”“稳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一稳三促’24条”等政策措施,深入落实稳岗扩岗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2.28万家企业返还资金2.19亿元,惠及职工71.91万人。东方大酒店行政人事部郭娜娜说“东方大酒店是一家服务业企业,去年,市就业中心为我们发放了稳岗返还资金13万多,惠及职工400多人,用真金白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7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撤市设区。站在新的起点,2021年,面对海门区委、区政府"聚力‘三个高质量’,实施‘五大新工程’的战略部署",海门区人社局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大局,创新实施"三三"工作法,通过提升就业服务新内涵、搭建人才招聘新模式、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等核心举措,切实帮助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发展转型过程中的招工用工、职业培训、人才引进等问题,为海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20,(1):38-39
降低企业负担,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一系列惠企便民举措精准发力,助推企业轻.装上阵、稳健发展。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人社局聚焦市场主体和企业需求,大力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努力当好企业的“店小二”,用真情诠释初心、用实干担当使命,全方位、零距离服务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坚强基石,是为民服务的重要保障。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指出,“作风建设,讲的是政治,为的是民生,检验的是党性,体现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在作风上下功夫、求实效。近年来,济宁市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干部作风提升行动为抓手,倾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服务过硬、纪律过硬的干部队伍,推动全市人社事业发展取得新业绩、实现新突破。济宁市人社局荣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5日,由济宁市政府主办、济宁市人社局和济宁市中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市第二届创业政策项目宣传推介暨人才招聘大会在济宁市市中区举行,济宁市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同日正式启用。省人社厅和济宁市有关领导出席。  相似文献   

13.
<正>在济宁太白湖新区吾悦广场,琳琅满目的商铺和熙攘的人流中,坐落着一间小小的“创贷之家”。济宁市人社局结合招商营商的网红商圈、黄河滩区迁建居民、退养渔湖民群体、高校毕业生等需求,精准选择开设地点,分别在吾悦广场商圈、任城区网红酆街、微山湖渔船、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太白湖新城、大学科技园等地建设了“创贷之家”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身边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马君蕊 《乡镇论坛》2014,(11):45-45
2月11日上午,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政府、人社局、共青团、妇联等在人社局组织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寒冷的天气没能阻挡8000多名应聘者的热情。笔者在现场了解到,半数以上应聘者与60多家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本质上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济宁市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前3位,2021年、2022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尤其政务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法治对营商环境的保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可进一步提升。立足于对济宁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入调查研究,拟从理论上分析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法律实质,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当前济宁市营商环境法治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唐山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携手组织的2011年“春风行动”正式启动一当天共有102家用工单位进场招聘,22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17.
<正>潍坊市人社部门以提升劳动力市场活力为出发点,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为着力点,以服务劳动力市场主体为落脚点,在就业质量、劳动关系、政务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形成了优化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的“潍坊模式”。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为根本,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提升就业质量是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必要条件。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新冠疫情影响下,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个基本盘,更需要人社部门点面结合,  相似文献   

18.
五莲县人社局围绕民生就业主题,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通过上门收集用工信息,免费组织招聘,免费开展培训“一上门两减免”,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工求职开辟“绿色通道”,较好地解决了用人单位“招工难”。1—7月份,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6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159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90.8%和99.3%。  相似文献   

19.
<正>截至2021年,沂源县共有参保企业2208家,参保人数84132人,数量较多,高峰期窗口工作压力较大,大厅常常排起长队,依靠现有人员力量和过去传统“面对面”窗口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高效率、便捷化的服务需求。沂源县人社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借助“互联网+人社”政务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小企业》2023,(1):35-36+34
<正>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市场主体数量的增长,印证了青岛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截至2022年底,青岛全市实有市场主体突破200万户,达到205万余户。在这座常住人口超1000万的海滨城市,相当于每5人中便有一位老板,这或许也间接回答了为什么青岛拥有全国优秀企业家的数量在各个城市当中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青岛“顶格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通过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个领域,优化完善联系服务企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