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立足本省实际,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动省级集中的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系统一体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的智慧就业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障信息,包括劳动力资源、就业服务、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基金管理、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等等。实施“金保”工程,落实国家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必须重视和抓好有关信息资源整合,以推动和加快实现本地业务和服务的规范化、异地业务和服务的现代化、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科学化的目标,避免网络和数据库地低水平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本文就地市级劳动保障信息系统资源整合问题试述几点主张。  相似文献   

3.
殷文龙 《中国就业》2023,(12):16-17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就业人才服务和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根据人社部、国家档案局和省厅有关“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部署,山东省日照市对市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建立起档案信息数据库和档案材料影像库,将所有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基本实现业务联办、多点受理、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服务为上”工作主线,以“助企业、稳岗位、促就业、强人才”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精心打造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就业人才工作载体,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注重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效能,努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全市就业形势整体向好,就业率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5.
唐艳 《中国就业》2022,(7):20-21
<正>稳就业居“六稳”之首,是保障民生领域的头等大事。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各类劳动群体,涉及技能提升、政策落实、就业援助、扶持创业等与劳动者利益息息相关的服务内容,是人社服务“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服务对象对服务便捷度、水平、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实践为例,呈现提升服务质效和满意度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动”,吸引更多名校青年人才来鲁就业创业,山东人社系统创新开展“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活动,全方位展示山东人才环境、城市风貌、产业特色、文化底蕴,促成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全面提升山东城市群人才竞争力、国内外影响力,开启齐鲁大地“走红密码”。走红密码一:坚持高位推动,打造引才“新名片”。“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活动通过“请进来”,向名校师生推介山东城市发展情况、引才政策和服务举措,活动开启三条主线:一是高标准定位。年初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发文,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研究》2009,(5):42-44
山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于2005年9月组建成立,是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在省级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心组建伊始,就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政府集中采购运行机制作为首要目标,积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确立了“按流程设置、分段管理”的“一二八”业务运行机制,即围绕“三段式”管理模式这一主线,突出规范和效率两大主题,配套实施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监督管理、责任管理、效能管理、手段创新等八项具体措施。这一运行机制体现了四个特点,即职能独立、功能链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为推动政府集中采购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本文通过汲取当前省级广电媒体在管理机制特别是人才发展上的改革创新经验,将省级广电媒体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维度置于新时代的发展背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期形成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参考,助力推动广电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层就业服务工作面临着复杂性和挑战性。山东省烟台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作为首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试点单位,着力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从五个方面发力,全方位助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提升,确保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12,(8):15-15
辽宁省鞍山市人社局努力探索公共就业服务与经济转型、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就业服务发展新路子,创新开展“五进四送”(即:进乡镇、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人才)就业服务活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有化、均等化和均优化。活动开展以来,服务就业困难人员21735人。服务2600多家企事业单位、院校,收集用工岗位信息42924个,实现市场就业10878人。目前,“五进四送”就业服务方式已成为鞍山市推动就业服务发展的助推器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服务品牌,在缓解全市就业结构性矛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一个“权威、高效、开放”的标准信息服务系统,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可以起到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总水平与整体竞争力、推动上海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全市标准化服务综合水平的作用.上海市标准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以“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促进出口、振兴经济”为宗旨,采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手段,向全社会提供上海WTO/TBT通报、贸易技术壁垒预警和标准文献等相关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10,(8):25-27
信息化时代,各项工作离不开信息网络;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做细、做实,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近年来,南通市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总体安排,按照“金保工程”统一要求,以“社保卡”发放为契机,以完善功能、规范流程、强化服务、高效管理为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基本实现了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各项业务的全程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从十六大报告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到十七大报告“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再到十八大报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关于就业的理论不断深化,战略地位逐步提升,目标要求越来越高。这促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仅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而且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立足安康市实际、围绕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大学生就业创业和陕南移民大搬迁这两个重点,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切实做到“群众搬到哪里,服务跟到那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就业服务局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为宗旨,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平等就业制度的工作重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动力,以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标,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提升就业素质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手段,通过开展“三个一”工程,组织“三个十”活动(即评选就业服务系统十大标兵、  相似文献   

15.
网上业务:“金保工程”的重头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保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网上开展社会保险业务、就业再就业服务,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办理各种申报手续,更科学、更迅速、更准确地汇集、加工、传递、运用各类信息,实现业务经办工作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是“金保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服务至上”工作主线,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以党建引领服务,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就业人才服务功能,孵化创业推动就业,不断规范各项公共服务,及时兑现各类优惠政策,在日常工作倾心为民服务,在细节服务中彰显人本情怀。  相似文献   

17.
翟传豹 《中国就业》2013,(11):44-45
淮安市人社局在2011年研发"招工求职E通"的基础上,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施了就业创业信息化便民工程。利用"通讯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互动的就业应用系统,利用电脑、手机、电视和自助机等媒介,从市到村实现了信息网络实时共享、服务终端城乡覆盖,打造了招聘求职“数字直通车”、就业创业服务“充电加油站”、人社基础业务“百度知识库”,建成了“15分钟就业创业便民服务圈”,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中国网通的“创新发展年”,作为我市主导通信运营企业,今年以来,日照网通在重视客户感知方面狠下功夫,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把服务创新当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事来抓。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标准,在全市通信业树立起服务水平领先者的良好形象,深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市网通系统整体建成“省级文明单位”;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通信行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全国诚信维权单位”、“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三十余项省级、国家级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0.
吴启飞 《中国就业》2022,(10):20-2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大有可为”。家政服务业是满足“一老一小”服务需求的民生产业,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朝阳产业。当前,居家养老、康复护理、育婴育幼等家政服务需求旺盛,中高端从业人员普遍月薪过万,但“一嫂难求”仍是常态。江苏省盐城市创新思路和方法,提升发展驱动力、就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推动行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又拓宽了就业渠道、提升了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