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践中,大量劳动纠纷发生在劳动合同解除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完善了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可是,企事业单位在如何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合法应用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方面还是有很多困惑。文章通过分析劳动合同解除举证责任分担、规章制度和过失性解除、行使解除权与离职管理等问题,探讨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风险及如何防范劳动合同解除风险。  相似文献   

2.
哪些情形用人单位需举证 在劳动争议仲裁及诉讼实践过程中,需要用人单位举证的情况比较多.笔者从劳动争议发生概率较大的案件中,归纳出若干情形,以供参考借鉴: 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严重违反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解除的;  相似文献   

3.
2000年11月30日,汕头市召开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会议,对全省理顺劳动关系政策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进行全面部署。该实施意见共11条,明确规定下岗职工是指离开工作岗位但仍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从去年起.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不再安排进中心,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原已进中心且协议期满的。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满(含期满后没有及时终止)的,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按解除劳动合同理顺。依法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应  相似文献   

4.
Q 某公司因工作需要,给每个员工都配发了上网设备,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在上班期间私自使用QQ进行网聊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可以据此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2015年12月,张小姐接到公司解聘通知,理由是张小姐无视公司劳动纪律,在上班时间多次使用QQ进行私人聊天.同月,张小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裁判公司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赔偿金.  相似文献   

5.
杨爽 《人力资源》2006,(9):64-65
近年来,劳动合同纠纷的案件每年以40%的增幅不断上升, 其中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劳动争议尤为突出。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情形作了规定,但尚不完善,这使得员工与企业“分手”往往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6.
虽然劳动法律法规对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给予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终究不可避免. 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分为过失性解除与非过失性解除.过失性解除,企业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劳动者、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非过失性解除,企业需要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实践中,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科情形: ●因责任不明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依据"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解除合同,却无法界定责任或责任不明;依据"被追究刑事责任"解除合同,却不依法区分刑事责任、强制措施与行政责任等.  相似文献   

7.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劳动者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就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本文以一起职工因违纪被用人单位开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为例,探讨如何正确认定职工的违纪行为是严重违纪。  相似文献   

8.
Q 前段时间,我公司有一名员工多次无故旷工,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该员工不服,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不久,仲裁裁决公司败诉,理由是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法,且未依法告知员工.请问,确保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相似文献   

9.
罗湖区劳动局在最近召开全区的劳动工作会议上向全区用工单位发出通知:为完善劳动合同管理,推出“三书一条”新举措:凡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要向对方发出书面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对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员工,用人单位要向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对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经鉴证的用工单位,劳动行政机关要出具《劳动合同签订、鉴证证明书》。凡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要坚决执行“各执一份”的规定,并互相在附印在对方所持那份劳动合同书后的《劳动合同收执收条》上签名,以证明已经各执一份。之所以统一推出《通知书》是因为,经过调查:80%以上的劳动争议都发生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这个最后环节上。解除劳动合同带随意性,只用口讲,不用书面通知,多不依法操作。当有关部门接受员工  相似文献   

10.
【案情】王某系某国有集团公司职工,2009年7月该公司以王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王某不服,向当地仲裁委提起申诉,以公司规章制度未告知本人为由,要求撤销解除劳动合同决定,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很多企业由于对于条款理解不正确,使企业招致法律风险。因此,尽快走出法律误区对企业十分必要。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订立、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环节存在误区和应对方法进行分析,建议企业正确看待《劳动合同法》、制定实用有效的企业规章制度及真正落实人力资源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管理学家》2021,(2):54-56
企业以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企业用工自主权的体现,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劳动者的行为是否达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是裁审难题。通过对劳动者行为的客观评判,可以归纳出评价劳动者行为是否构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原则,以期引导企业在制定规章时有据可考,为裁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十、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分类及基本原则的规定,即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相似文献   

14.
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企业按违纪解除劳动合同,极易引发劳资双方产生对抗情绪。为了使企业切实完善劳动合同的管理工作,依劳动法规办事,努力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使其不走向仲裁,企业必须规范操作,正确处理好劳动关系。下面归纳出企业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案例,供企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案例]刘某2004年7月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从事企业营销工作,当时与单位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聘任书。在聘任书中,公司明确了小刘的职责、待遇、期限等。2005年3月,公司更换了总经理,新任经理以聘任书不是劳动合同,公司与刘某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与刘某解除劳动关系。刘某不服,上诉至劳动仲裁委,仲裁委裁定,聘任书可视为劳动合同,企业解除与刘某劳动关系不妥。[评析]本案中涉及单位与刘某签订的聘任书是否算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赋予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以保障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但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企业用工管理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也是司法实践中企业最容易败诉的环节。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过失性辞退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况。本文针对过失性辞退和无过失性辞退这两种情况,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为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制定应对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指的是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对劳动者来说非常重要,劳动合同一旦解除,意味着就是丢掉工作。因此,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设计符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实际要求的、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我国当前实施中的《劳动合同法》要完善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从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功能、价值、意义等方面来阐述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谈论中提到某某被老板“炒鱿鱼”了,或者是有人说:我们公司老板太不够意思,我把老板给“炒”了。职场里人们常讲的“炒鱿鱼”,即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订立以后,在还没有全部履行之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只有在生效以后,才存在解除的问题,无效合同不发生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解除主要有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关系即自行终止,也就是说,一旦解除了劳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息     
劳动合同报盘管理系统投入使用珠海市劳动信息网络建设又结硕果,该市劳动局计算机中心开发的劳动合同报盘管理系统日前投入使用,解决了企业在办理劳动用工合同中数据录入量大和项目不规范的问题,方便企业签订和解除劳动合同,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普遍欢迎。据介绍,新开发的劳动合同报盘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包括系统设置、职工资料、合同报盘、查询报表四部分。该系统提供了规范的数据代码和友好的操作界面,为建立职工的基本资料、签订和解除劳动用工  相似文献   

20.
《上海小企业》2008,(2):31-31
新年伊始,由闵行区企联承办的《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培训班在区委党校大礼堂举行,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人力资源管理课题组周波、冯玉英二位老师以”劳动合同的订立、期限、解除、劳动合同文本制作”及”规章制度作用地位、内容、合法性、制定程序、操作提示”为主题,对到会企业经营者和分管领导作了精彩的宣讲,引起了企业的极大关注和踊跃参与,600人的会场,实际出席有800余人,晚到者只能加座和在过道上听课,场面相当火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